发布时间:2014-01-06 12:14 原文链接: 藻类变燃料只需一小时降低成本开发新能源

  如何节约能源一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意的不断迸发,二者相结合的新型节能产品也层出不穷,如何能让汽车不再燃烧地球上有限的汽油资源,如何让绿色出行变得轻松简单……这些都成为科学家的一道道难题,同时,每当有了答案,也意味着铸造出人们解决生存难题的一把把金钥匙。

  汽车 开发藻类潜能量

  油费的价格让每次去加油的车主们在埋单时都感觉到隐隐的压力,同时,有限资源的持续被开发,也让能源危机的阴影笼罩着地球。不过,车主们的福音到了,在不久的将来,由藻类加工而成的燃料便可替代汽油,变为新能源。而这要归功于一个新的技术转换过程,它可以将海藻转换成汽油,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小时。

  藻类变燃料只需一小时

  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已经研究出一个产生原油的化学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可持续。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将如同稠豌豆汤一样的青翠海藻粘贴物进行技术分析,几分钟后它便产生出汽油。现在这个原油技术已授权给犹他州的Genifuel生物燃料公司,公司正在建立试验工厂,以便能够批量生产这种新型燃料。

  一旦系统开始运行,像泥浆似的湿海藻被泵入化学反应器的前端,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原油、水和磷就产生了。通过传统精炼技术,粗藻油可以被转化成航空燃料、汽油或柴油燃料。再对废水做进一步处理,其还能产生可燃气体和物质,如钾和氮,从而使藻类得到充分利用。

  降低成本开发藻类潜能

  其实,藻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生物燃料来源,但原有的生产技术成本太高,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技术则利用了藻类的潜能量,有效运用一些方法来减少生产藻类燃料的成本。

  “成本是开发藻类燃料的大障碍。”实验室研究小组组长道格拉斯说,“我们相信自己的创造将有助于藻类生物燃料变得更经济实惠。”事实也的确如此,该研究小组保持了海藻高效能的优势,并结合多种方法降低了成本。

  目前的大多数制造工序都需要大量能量,新工艺使用的是含水量达80%至90%的藻浆。不必晒干海藻是这个过程的一大创新之处,也因此削减了大量成本。可以从水中提取可用气,然后回收剩余的水分和养分,以便帮助种植更多藻类,这无疑再次降低了成本。一些机构已经开始用湿藻类生物进行类似的燃料研究,但大部分工作都只能是一次生产一批,而非持续利用与生产。在道格拉斯领导的实验室,反应器每小时能处理约1.5升藻浆。这虽然并不多,但这种持续处理系统更接近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需要。

  可持续技术仍有待完善

  道格拉斯说,虽然能量在转换过程中的成本被有效降低,但这种可持续处理系统的建立却并不廉价,因此,这也成为该技术的一个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复制地球要用数百万年将藻类转化成油的过程。”道格拉斯从事水热技术工作近40年,他把专长应用到各种各样的物质中,包括木屑和其他物质。他曾开玩笑地说,他的实验室有时闻起来像一只脏袜子,而臭鸡蛋和木材烟尘的味道也到处都是。

  Genifuel生物燃料公司总裁James Oyler说:“制造出能与石油燃料竞争的生物燃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节能科技

  自行车 车轮电机支援你

  骑车途中不仅能欣赏沿途风景,还能锻炼身体,可以说是一项有益又健康的出行方式。不过,当我们遇到道路不平或陡坡时,骑自行车便会让人头疼,骑行者必须使出全身力气,双腿不停交换使劲,让自行车持续前进,同时还要保持平衡以免摔倒。相信很多有过爬坡骑行经历的人都体会过那种艰辛。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麻省理工学院SENSEable城市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自行车车轮,那是一个带有红色内圈的自行车后轮,可以与原有自行车后轮替换,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仅知道你何时在挣扎,还会启动一个内置电机,及时支援你,把你从费劲的体力消耗中解救出来。

  这个轮子被称为“哥本哈根轮”,轮子的轮毂内安装有一台计算机、充电电池和监测传感器。骑行者可以通过蓝牙将其与智能手机连接,车轮可以测量出你骑行的距离和路面的高低角度,并激活一个马达随时做出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地形。骑行人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随时调节,并实时掌握自己的骑行距离及时间。

  车轮的发明者之一Assaf Biderman表示:“车轮的内置电机可以与骑手的运动达到无缝结合。这就像有一个同伴和你一起骑车一样,它让骑自行车变得更容易、更简单。”

  “哥本哈根轮”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一个骑手以37英里/小时的速度前进。不过,开发商已经将限制车速的软件安装在轮子里,以便严格遵循交通法规的要求。现在,1000个“哥本哈根轮”正在通过网站热销,购买一个需要花费699美元,而根据最新统计,目前至少已有810个轮子被买走了。

  ■延伸阅读

  狗语翻译器

  狗主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扰——我的宠物究竟想说什么?很多狗主人也都渴望能及时了解宠物想表达的内容,从而实现和爱宠的互动与交流。“No More Woof”(不再吠叫)就实现了狗主人们的心愿。它是一种使用大脑扫描技术探测狗思维方式的头箍,能分析狗的语言,并将我们听到的吠叫转换成为人类的语言。

  目前,开发商北欧创发会社已经确定了简短的短语,如“太好了!”“别管我”“我很累”“你是谁?”“你们为什么离开?”等。这项发明结合3个不同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脑电图传感、微电脑技术和大脑-计算机交互软件。开发者表示,当前他们仅设计了一个工作原型,公司一直强调的不是急于将产品上市,而是将这一项目继续进行开发。研究人员表示:“这个产品的原理并不复杂,只是使用了现有的技术。”利用脑电波,专家可以捕捉脑部传出的特定信号,例如疲惫感,就意味着“我累了”。一些最容易检测神经模式是“我饿了”、“我累了”、“我很好奇那是谁?”、“我想去厕所”。值得指出的是,狗的思考方式不同于人类,这就意味着研究人员需要真正用狗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不是作为人类去理解它。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将“No More Woof”进行个性化设计,使其能够区分更多的狗思维方式,翻译出更多的思维内容,例如“那个女人是谁,她看起来很漂亮!”他们也希望利用这个装置,让残疾宠物能控制假肢或其他器具。“双向沟通是神圣的,它可以连接到人类,然后给狗儿们翻译我们人类的思想。”

  昆虫饲养场

  食用昆虫正在从一个完全令人反感的概念变为很多好奇者的新鲜尝试。那么,如何让昆虫成为人类的一个可持续食物来源呢?设计师Mansour Ourasanah设计出一款家用昆虫饲养机“LEPSIS”,这是一个昆虫生长、收获装置。

  奥地利设计师Katharina Unger称,黑水虻幼虫是最有效的蛋白质转换器,它含有42%的蛋白质,含有大量氨基酸。LEPSIS几乎是完全自我维生,它使人们有了新的获取蛋白质的来源,到了2050年,人口的增加将会要求肉类的生产量不断增长,甚至增长到现在的1.5倍,而LEPSIS刚好适应了人类的这一需要。

  开水水龙头

  为了在厨房使用热水,我们常常会选择安装热水器,日前,GROHE发明了一款开水水龙头,它可以直接流出滚烫的水,不再需要等待热水器,并且这款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GROHE红色系统可以将三公升水进行过滤,并一直将水加热保温,保证热水可以立即使用。这款水龙头还另外有混合热水和冷水两款,方便顾客选择。现在,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立即冲泡美味的咖啡或茶,无需再等待水壶煮水了。

相关文章

海洋所盐田藻类生物碳汇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完成的关于盐田藻类碳沉积的成果。该研究聚焦嗜盐藻类与嗜盐菌协同促进高盐生态环境中碳酸盐的......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问世

12月1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完成验收。甲醇作为船用清洁燃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获得性,受到全球航运市场的广泛青睐。船舶甲醇燃......

融资超5000万美元!生物基聚氨酯新技术,到底用在了哪儿?

生物基能源与材料获悉,近日,美国植物材料科学公司Algenesis开发了全球首个由Soleic技术制造的生物基聚氨酯塑料(bioPU),原料来源于植物和藻类,具有可再生、高性能、完全可生物降解、还可后......

一氧化碳电解制乙酸的新策略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523组)汪国雄研究员和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一氧化碳(CO)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提出了通过构建金属—有机......

我国完成首次超大型油轮锚地液化天然气加注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3日,我国首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广州港锚地,成功为全球最大吨级双燃料超大型油轮提供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标志着我国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产业步入世......

培养藻类制造生物燃料未来可期

据《日本经济新闻》最近报道,今年4月,总部位于日本川崎市的千岁实验室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藻类培养设施,旨在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生物燃料。该公司的目标是在用培养藻类制造生物燃料时,将其成本控制......

中外学者合作对5亿年前寒武纪一种化石重新鉴定为藻类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中外学者合作研究的古生物学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对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一种之前鉴定为苔藓动物的化石进行重新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化石为藻类,而非动物。这项研究结果挑战了人们对......

我国首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面世

中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1日在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能源)举行产品下线仪式。SOFC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是一种在高温下直接......

这台设备把二氧化碳变燃料

2.1立方米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燃料电池技术团队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5千瓦级CO2电解及其可逆一体机样机近日在浙江宁波下线,该设备每小时可转化1.5立方米至2.1立方米CO2。近日,记者从中......

人造叶子水上“产能”

 漂浮在剑河上的人造树叶。图片来源:VAndrei一片利用阳光生产“燃料”的人造叶子足够轻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通过一种合成过程模拟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