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29 10:34 原文链接: 我国科学家主导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起航

  1月28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英文简称IODP349航次)从我国香港起航。这是新十年(2013~202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首航,也是我国时隔15年后第二次在南海实施大洋钻探。  

  据悉,IODP349航次由美国深海钻探船“决心”号执行,将历时62天,计划于3月30日在我国台湾基隆港靠岸。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春峰、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林间联合担任该航次首席科学家,共有13名中国科学家上船参与科考。  

  中国科学家将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科学家合作,计划在南海水深4000米左右的深海盆完成三个钻孔,总进尺约4000米,如同在海底打下三根“金钉子”。他们将首次钻取南海形成时期的玄武岩样本,以揭示南海的形成过程和特色,确定南海形成的准确年龄,检验引发南海扩张的各种科学假说,并分析相应的地质构造运动。  

  据了解,作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前身,“大洋钻探计划”(ODP)于1968年始于美国,是地球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我国于1998年作为“参与成员”加入该计划,并通过竞争赢得了1999年春季在南海实施首次大洋钻探的机会。由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等中国科学家设计、主持并担任研究主力的ODP184航次的成功实施,使我国一举进入深海研究的国际前沿,开启了南海深部探测和资源勘探的捷径。  

  时隔15年后,南海大洋钻探再次出发。汪品先表示,与15年前的ODP184航次相比,此次钻探的深度和难度更大。“当时是在两三千米的海底钻进几百米,而这次要在四千多米深的海底钻进近两千米;当年钻取的是‘软性’沉积岩,而这次要钻探‘硬性’火成岩;当时的目的是研究南海3000万年的气候环境历史,而这次不但要确定南海的形成年龄和形成历史,还要研究深海底下的微生物。因此,新一轮南海大洋钻探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  

  他同时强调,将地球表层与地球深部结合研究“行星循环”,是地球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次南海大洋钻探,正是试图探索“南海深部与表层的关系”,并将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深部生物圈”。“通过国际合作进军深海大洋,可能是我们较快地走到地球科学前沿阵地的捷径。”  

  李春峰则表示,南海二次钻探的实施不仅是一次科学意义深远的考察,对于深海资源勘探、深海科技能力建设、海洋人才培养、环境与减灾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在南海赢取国际科技主导权的有效手段,将极大推动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据了解,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从2013年底正式启动。从今年起,中国成为该计划的“全额成员”,并在该计划科学咨询机构所有工作组享有代表权,在每个航次拥有两个航行科学家的名额。

相关文章

南海海洋所两项成果获2021海洋科学技术奖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获悉,近日,该所两项成果荣获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其中,林间牵头完成的成果“大洋板块俯冲动力学机制及对南海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获特等奖;喻子牛......

我国自主制作的无线电气象传真覆盖南海海域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岸电台与广东省气象台联合启动南海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服务,并于当日10时起正式对外播发。该项服务填补了我国南海海区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的空白。南......

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期进展研讨会举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牵头组织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期进展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据悉,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该项目顺利推进及保质保量完成结题......

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研究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谭烨辉团队在研究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学杂志-海洋》(JournalofGeophys......

专家:美军在南海坠毁F35若打捞失败或将飞机残骸炸毁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郭媛丹】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科比表示,美国海军正在F-35C战机失事现场开展工作,相信能够将飞机打捞上来。但专家认为,在南海打捞飞机残骸难度非常大,如果无法打捞上......

一文解释海温异常带来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李振宁、复旦大学教授温之平、浙江大学教授吴仁广和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谢尚平等,发现热带西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可引起横跨北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

海温异常新研究,可进一步解释冬季厄尔尼诺效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2/471232.shtm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李振宁、复旦大学教授温之......

又一海洋生态重点研发项目完成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海重要岛礁及邻近海域生物资源评价与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本年度综合航次任务。该项目组织实施完成了最后一批砗磲、珊瑚、海藻和海草等固礁护礁生物在......

“雷伊”加强为超强台风18日凌晨将移入南海东南部海面

据海南省气象部门16日介绍,今年第22号台风“雷伊”已于16日上午加强为超强台风级,预计其将于18日凌晨移入南海东南部海面。受“雷伊”和冷空气共同影响,17日~21日南海南部、中部海域将有强风雨天气,......

中科院研究员李松海:扎根南海研究海洋哺乳动物

建立首个南海鲸类动物资源数据库、首次发现海南西南海域存在中华白海豚种群、揭示齿鲸动物声呐系统相关的发声、听觉机制及噪声影响……作为中国科学院引进的海外人才,李松海自2012年起带领团队“深耕”南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