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0 10:32 原文链接: Nature揭示常见儿童肿瘤的推手

  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华盛顿大学儿科癌症基因组项目的科学家们,鉴别出了迄今为止报道的室管膜瘤(ependymoma)最常见的遗传变异,并证实这一变异驱动了肿瘤形成。相关研究发表在2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展新的研究以改善这一第三大最常见儿童脑瘤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此外,新研究也将有助于了解和干预治疗包括成人肿瘤在内的其他癌症。

  新发现的遗传变异与一个叫做RELA的基因有关。RELA基因在调控炎症的细胞信号系统——NF-κB信号通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在许多的成人肿瘤中NF-κB信号通路被不恰当地开启。这项研究是科学家们第一次在脑癌中发现存在于这一信号通路中心部分的一个基因变异。

  新研究发现,70%前脑有室管膜瘤的年轻患者都携带有RELA变异以及少数其他的遗传变异。在大脑其他区域的室管膜瘤中则未发现有这种变异。

  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St. Jude综合癌症中心主任Richard Gilbertson博士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第一次证实,存在于NF-κB信号通路中心的一个频发突变足以将正常脑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并驱动肿瘤形成。这应该有助于我们了解异常NF-κB活性驱动癌症的机制,以及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来阻断这一活性。”

  这一变异使得在一个称之为易位的过程中RELA与另一基因C11orf95发生融合。易位导致生成的异常蛋白在小鼠体内快速地引发了致命性的脑瘤。这些肿瘤与人类室管膜瘤相似。

  论文共同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Richard K. Wilson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发现,其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罕见且尤具有破坏性的一种儿童脑癌的生物学,并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可以有效地治疗它。”

  St. Jude现正领导一项国际研究一确定C11orf95-RELA易位是否可能有助于预测室管膜瘤患者的结局。St. Jude还开发了一种测试来鉴别携带这种易位的肿瘤。共同通讯作者、St. Jude病理系主任负责领导这项工作。

  St. Jude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名为CICERO的分析工具在鉴别出这一易位中起关键作用。共同通讯作者、St. Jude计算生物学系准成员Jinghui Zhang博士领导研究小组开发了CICERO。

  研究人员通过筛查包含41名年轻室管膜瘤患者肿瘤完整遗传密码和正常DNA的2460亿个遗传信息片段发现了这一易位。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77个室管膜瘤的RNA。通过测序DNA和RNA,科学家们可以看到哪些基因被开启并在形成诸如RELA易位一类的异常产物。

  利用CICERO,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RNA异常由此引导他们揭示出了C11orf95-RELA易位。当定位在11号染色体上的C11orf95和RELA基因发生断裂并错误地重新组装到一起时便生成了这一融合基因。

  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在脑肿瘤中最常发生的易位之一。研究中的41个形成于前脑的室管膜瘤有29个存在这种易位,并生成了RELA融合蛋白。“发现这种变异导致了一些异常的蛋白质,这一事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治疗靶点,这对于室管膜瘤具有重要的意义,”Gilbertson说。

  研究人员现正致力于了解这种融合蛋白导致癌症的机制。有证据表明,C11orf95通过改变RELA穿过细胞执行正常功能的方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涉及其他基因的易位似乎也驱动了室管膜瘤。

相关文章

2项新冠研究入选,2020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克星”基因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过揭示Xa7高抗、广谱、持久、耐热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机制,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长效防控奠定了基础。白叶枯病是我......

中国专家学者取得基因编辑治疗研究创新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该病愈后易复发,并成为导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该病既无疫苗可用,也无药物可根治的现状困扰着医生和患者。记者12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

感染新冠病毒的癌症晚期患者,肿瘤奇迹般消失!

新冠对于癌症患者威胁尤其大。一方面,癌症患者往往身体状态不佳,被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大,另一方面,新冠显著影响医疗系统的正常工作,很多患者被耽误治疗。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感染新冠病毒也不一定总是坏......

中国科学家成功鉴定水稻氮高效基因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获悉,该所储成才研究团队通过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及地区的110份早期水稻农家种在不同氮肥条件下进行全面的农艺性......

改变一个基因杨树不再“飘雪”

  杨树在全球广泛分布,是主要的造林用材树种之一。但是杨树飞絮为自身带来了不少“差评”,严重制约了杨树产业的发展。通过克隆控制杨树雌蕊和雄蕊发育的基因是实现不飞絮、少花粉杨树品种培......

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据在线发表于《自然·通信》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美国科学家已成功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编辑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关,即艾滋病的病因)。这一突......

科学家获得首个两型结实植物基因组

  地上/下两型结实是被子植物中一类独特的结实方式。被子植物中13科24个属存在两型结实现象,两型豆为豆科两型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常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山坡,分布于中国......

中美学者研发新材料搭载化疗药物

 12月2日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中美两国研发人员最新制备出一种可以搭载化疗药物的新型纳米材料。这给实现高效低毒的肿瘤治疗带来新希望。“这种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好比一个尽职的‘纳米搬运工’。......

肿瘤靶向药物成像的未来发展PI与MALDI成像相结合

摘要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从研究植物代谢组学到发现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再到开发新的疗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成像技术已成为这些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MALDI技术通过提供对治疗化合物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