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8 10:11 原文链接: 某种罕见肿瘤中的一个常见的嵌合体

  据一项新的报告披露,科学家们可能更进一步地获得了对一种影响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的罕见肝癌的分子发病机制的理解。纤维板层肝细胞癌,或FL-HCC,是一种侵袭性的肝癌,针对这种癌症除了手术之外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对其分子发病特征了解甚少,其部分原因是因为该肿瘤是如此罕见,而采集足够数目的肿瘤样本来做基因分析一直是富有挑战性的。Joshua Honeyman及其同事对来自10个FL-HCC病人的肿瘤DNA以及其相邻正常肝组织的DNA进行了检查,他们在特异性地寻找会产生嵌合RNA转录物及蛋白的异常融合基因的证据。这样的融合基因——它们也在其它类型的癌症中被发现——含有来自2个在正常情况下分开的基因序列,它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活性不受调控的蛋白产物。

       研究人员在所有10个肿瘤样本中都发现了一个一直存在的但在正常组织中阙如的奇特现象:一个因DNA删除而产生的新的基因,它有着 DNAJBI基因的“头”及一个叫做PRKACA基因的“身体”。后一种基因尤其有趣,因为它所编码的是蛋白激酶A的一个催化域, 而蛋白激酶A是一个强力的信号传导分子。研究人员确认,该嵌合DNAJBI-PRKACA基因被转录成为一种嵌合的RNA,并接着被翻译成为一种在肿瘤中有着高度表达的嵌合蛋白。随后对另外5个FL-HCC肿瘤样本的分析揭示了同样的嵌合体证据。相同的融合基因/转录物在每个肿瘤样本中都存在的证据提示,该融合基因/转录物在驱动肿瘤生长中起着某种作用,但还需要做许多研究工作来确定它是否会有这样的效果而且是如何做到的。研究人员现正在对由这一基因改变所激活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更为仔细的观察。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癌症的分子诊断测试;然而,如果进一步的研究加强了DNAJB1-PRKACA嵌合体在FL-HCC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某种作用的证据,那么该嵌合体就可能变成一个治疗的标靶。(注:本文的2位作者为患者。)

相关文章

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唤醒”沉默的基因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少见、罕见驱动基因靶向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

成功识别少见靶点为肺癌患者等带来了希望。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15日表示,精准识别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尤其是那些少见的靶向基因,是治疗的关键。周彩存教授表示:“尽管这些基因的发生率低......

遗传发育所克隆出小麦新型广谱抗白粉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病害之一。当前,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主要任务。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

肿瘤治疗新突破!复旦团队发现全新免疫检查点

4月12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员许杰课题组发现CD3的首个配体CD3L1(或ITPRIPL1),揭示了CD3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与睾丸免疫豁免中的关键作用,表明CD3L1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全新靶点,有......

基因编辑一针“剪”血,助力角膜新生血管治疗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教授雷和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王勤美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VEGFA基因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家蚕表达外源丝蛋白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NASNexus在线发表了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授谭安江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构建多种家蚕丝腺表达体系,实现了蜘蛛和袋蛾丝蛋白等在家蚕内的......

研究首次揭示骨髓增殖性肿瘤新的致病因素

4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小彤,教授程涛、肖志坚,主任医师张磊等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GADD45g基因沉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新......

湘雅三医院新疗法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新选择

4月3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海扶中心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聚焦超声消融技术(FUAS)治疗一例复发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这一创新性疗法成功实施为复发和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薛敏教授术......

8年恋爱、4篇论文,他们为科研“吵了无数次”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配文为“这一秒钟科学不重要”。配图则为一篇新上线论文截图,她和丈夫薛瑞栋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情人节,这个系列的朋友圈再次“更新”。此次的配图为一篇N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