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25 09:45 原文链接: Nature封面:两篇文章解读至关重要的Y染色体

  科学家们对多种哺乳动物的Y染色体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Y染色体进化初期的确出现了大量的基因流失,不过在现存物种中Y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当稳定。

  哺乳动物的XY染色体被认为来自于同一个祖先,只是Y染色体出现了快速的基因流失。这一Y染色体退化理论得到了一些果蝇研究的支持。在本周的Nature杂志上,两个研究团队(Bellott等人和Cortez等人)向人们展示了Y染色体基因演化的大量证据。研究显示,尽管在Y染色体进化早期出现了快速退化和基因流失,但自那以后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的保守基因就非常的稳定(包括鸟类的W染色体)。这些数据体现了进化动力对性染色体的作用,为Y连锁基因在物种间的功能一致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Y染色体一直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大难题。尽管早期的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包括了雄性基因组,但Y染色体上的数据常常被忽略,因为它富含重复序列和回文序列。Bellott等人将目的DNA区域克隆到细菌的人工染色体中,获得和装配了四种胎盘哺乳动物(大鼠、小鼠、公牛和狨猴)和负鼠 (有袋类)的Y染色体DNA序列。随后,他们将这些数据与另外三种已测序的胎盘哺乳动物(恒河猴、黑猩猩和人类)进行比较。研究显示,大约三亿年前性染色体祖先上的184个基因,只有3%在上述哺乳动物的Y染色体上存留下来。

  这意味着,哺乳动物Y染色体的进化早期的确出现了大量的退化和基因流失。不过,一旦基因在这场淘汰赛中胜出,就能够在Y染色体上稳定的存在下去。研究人员还发现,上述动物XY染色体共有的36个基因,在过去的两千五百万年中稳定存在。此外,袋鼠(tammar wallaby)、袋獾和负鼠共有的十个基因,已经在Y染色体上稳定存在了七千八百万年。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自然选择是如何起作用,使Y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得以保留。

  Cortez等人关注的是,只在雄性中表达在雌性中不表达的RNA分子,并证实编码这些RNA的基因的确只存在于雄性基因组。他们由此在10种哺乳动物中鉴定了134个Y染色体基因,并追溯了它们的进化。这项研究包括了鸡(雄性ZZ染色体,雌性ZW染色体)和鸭嘴兽(XY染色体各五个的单孔类动物),为人们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性染色体进化图。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发现胎盘哺乳动物、鸟类和单孔类动物的起源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可以比对它们Y(或W)染色体的基因流失模式。

  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性染色体的进化,还提供了XY停止重组并发生分离的时间点。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它们起源不同,但最古老的胎盘哺乳动物、单孔类动物和鸟类的出现时间相当接近。

  研究显示,对于性染色体来说剂量敏感性是很关键的。对剂量不敏感的基因,只需一个拷贝就能达到最佳功能,它们大多是X或Y染色体所特有的。如果剂量敏感性基因需要两个拷贝才能保证健康,那它们很可能同时存在于X和Y染色体上。举例来说,涉及基因转录调控的基因(例如转录因子的编码基因),一个拷贝通常无法功能完全。这可能就是Y染色体保留转录调控基因的原因。

  Y染色体上富含转录调控基因,可见它远不只是雄性的决定开关。实际上,Y染色体能够影响整个基因组的基因调控,可能对于所有组织的生物学功能都很重要。可以说,我们基本上才刚刚开始理解雄性和雌性之间的分子生物学差异。

  人类Y染色体上的个体差异水平比较低。不过,Y连锁的序列改变能影响整个基因组的基因表达,进而放大男性之间的差异。研究显示,虽然成熟Y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对稳定,但其DNA序列比X染色体演化得更快。由此看来,Y染色体也有潜力介导快速适应性的显著进化改变。

相关文章

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唤醒”沉默的基因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遗传发育所克隆出小麦新型广谱抗白粉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病害之一。当前,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主要任务。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

基因编辑一针“剪”血,助力角膜新生血管治疗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教授雷和田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王勤美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VEGFA基因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家蚕表达外源丝蛋白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NASNexus在线发表了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教授谭安江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构建多种家蚕丝腺表达体系,实现了蜘蛛和袋蛾丝蛋白等在家蚕内的......

8年恋爱、4篇论文,他们为科研“吵了无数次”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配文为“这一秒钟科学不重要”。配图则为一篇新上线论文截图,她和丈夫薛瑞栋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情人节,这个系列的朋友圈再次“更新”。此次的配图为一篇Natu......

基因编辑技术揭开海洋硅藻密度感知的谜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揭示了海洋硅藻对种群密度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杂志》上。陆地和海洋中的动物会通过......

基因组系统解析工具开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包振民团队开发国际首个整合宏观/微观进化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的综合分析工具(PanSyn,https://github.com/yhw32......

遗传发育所揭示水稻RNA识别结构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系统。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筛选OsEI......

Brain:科学家识别出参与阿尔兹海默病中神经元易感性发生的关键基因

神经变性疾病早期阶段的特征是离散脑细胞群中蛋白质的积累以及这些脑细胞的退化,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这种选择性的易感性模式是无法解释的,但其对于病理性机制或许能提供重要的见解。阿尔兹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