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19 15:11 原文链接: 锤炼抗癌的利器——双管齐下

  二十世纪初期,医生们发现一些癌症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体内的肿瘤得到了抑制。人们将这些攻击肿瘤的天然病毒称为溶瘤病毒。后来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溶瘤病毒的巨大潜力,开始尝试利用这些病毒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训练免疫系统对癌症发起有效攻击。

  让免疫来帮忙

  溶瘤病毒不仅能够直接杀死癌细胞,还能训练免疫系统将癌细胞视为威胁。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是其应答机制的核心。在与病原体经年累月的接触中,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更新。人们在这一机制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疫苗(低风险的病毒),让免疫系统学会识别和处理类似的病原体。天花就是这样被消灭的,麻疹、小儿麻痹、带状疱疹等儿童感染也由此得到了控制。

  溶瘤病毒能够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症。从本质上看,肿瘤是一大块过度生长的“自身”组织,因此免疫系统对它们的识别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溶瘤病毒感染癌细胞之后会将其裂解,释放出其中的炎症因子、癌症蛋白和致病性残渣。这时免疫系统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应答,并在炎症消除后清除剩下的病毒。同时,免疫系统也会牢牢记住这次战斗的对手,癌细胞和病毒。

  利用这一机制,人们可以将溶瘤病毒开发成为癌症疫苗。参与癌症疫苗合作计划的一些机构,已经构建了由溶瘤病毒和非溶瘤病毒组成的混合疫苗,其上覆盖着常见的癌症抗原NY-ESO-1。他们用这种疫苗帮助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做出抗癌应答。研究显示,免疫细胞对NY-ESO-1的应答越强,治疗效果就越好。其中,先接种牛痘疫苗后接种禽痘疫苗的患者活得最长。

  除此之外,溶瘤病毒还能重新唤醒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在癌症手术之后。在大型手术之后,机体往往会关闭所有非必须的系统(包括免疫系统),将能量投入到修复过程中去。这就给漏网的恶性组织提供了活化、生长和扩散的理想环境。而溶瘤病毒可以克服这样的免疫缺陷,这些病毒的出现能够激活免疫系统,推动免疫细胞成熟并使其恢复功能。尽管还不清楚这一现象的具体机制,渥太华医院研究所的Rebecca Auer团队已经成功使用溶瘤病毒Maraba和牛痘病毒,在小鼠肿瘤手术后成功激活了免疫细胞,恢复了它们分泌细胞毒性分子和抗肿瘤细胞因子的能力,阻止了癌症的复发。

  在抗癌斗争中得到免疫系统的帮助,将大大提高药物对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免疫细胞几乎能到达任何地方,经过溶瘤病毒的训练,这些免疫细胞能够有效识别和摧毁转移瘤。举例来说,将溶瘤病毒注射到小鼠左腿的肿瘤,也能对右腿的肿瘤产生治疗效果。人们在用T-VEC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研究显示,注射溶瘤病毒能够成功缓解受到感染的肿瘤和未受感染的转移瘤。

  双管齐下的免疫疗法

  传统的免疫疗法,主要通过活化刺激通路或者失活抑制通路来调节免疫系统。Provenge是首个面世的这类药物,它于2010年被FDA批准用于前列腺癌治疗。Provenge包括载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P)的树突状细胞和一种细胞因子,能够刺激患者机体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应答。之后,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又批准了首个激活免疫系统的单克隆抗体——ipilimumab,这种药物旨在激活黑色素瘤患者体内的T细胞。

  时至今日,免疫疗法正在逐渐成为抗癌研究的主流。举例来说,NIH的Steve Rosenberg团队从患者肿瘤分离免疫细胞,将其活化并在体外扩增,然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以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宾夕法尼亚大学的Carl June团队,正在通过基因工程构建能识别癌症靶标的免疫细胞,用来治疗B细胞淋巴瘤等液态瘤。

  溶瘤病毒本身也属于一种免疫疗法,需要依赖免疫系统来释放全部的抗癌潜力。将溶瘤病毒与传统免疫疗法结合起来,有望大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获得更好的癌症治疗效果。纽约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他们将溶瘤病毒与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更好地控制了转移性的黑色素瘤。此外,数学模型也告诉我们,溶瘤病毒和免疫疗法联用的确可以提高抗癌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是癌症药物取得长期疗效的关键。如果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训练,像识别病毒感染一样有效识别肿瘤,我们就会进入癌症治疗的黄金时代。溶瘤病毒能够将肿瘤与感染性刺激联系起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癌症。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包括溶瘤病毒的联合疗法,在癌症患者中起到了长期的治疗作用。

  能帮助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的,并不只有病毒。一些细菌不仅能够增加肿瘤对病毒的敏感性,它们本身也可以引起抗癌的免疫应答。可见,病原体将成为机体的好朋友,帮助免疫系统击败癌症。

相关文章

Nature: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揭开病毒对抗细菌CRISPR免疫系统的全新方式

噬菌体(Phage)和其他可移动遗传元件(MGE)对细菌施加了巨大的选择压力,作为回应,细菌也发展出了广泛的防御机制。其中最我们熟知的就是——CRISPR-Cas系统,这是一组在细菌中广泛存在的RNA......

Cell:我国科学家在几种小型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病毒跨物种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

JACS:挑战常规!化脓性链球菌心磷脂SpCL1可在人体引起免疫反应

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是一种导致链球菌性咽喉炎和其他感染的细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化脓性链球菌制造的一种分子可能有助于解释几个长期......

我国冷冻电镜再发Nature三维结构解析免疫机制

10月2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一项关于免疫系统如何发挥作用的重要成果。通过海量的实验与计算,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解析与原核短Ago系统相关的高分辨......

我国冷冻电镜再发Nature三维结构解析免疫机制

10月2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一项关于免疫系统如何发挥作用的重要成果。通过海量的实验与计算,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解析与原核短Ago系统相关的高分辨......

复旦大学最新Cell

蝙蝠、啮齿动物和鼩鼱是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来源。然而,病毒在它们之间的进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2023年9月20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Hosttraitsshape......

发现摄入几丁质会激活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

谁能忘记“幸存者(Survivor)”节目的参赛者为了赢得一百万美元奖金而被迫吃下脆皮昆虫和其他难吃食物的令人反胃的时刻?在大胆的烹饪挑战中,该电视节目的参赛者们在观众不适感的观看下展现了美食勇气。消......

病毒ADP核糖转移酶将RNA与宿主蛋白偶联在一起

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RNA和蛋白只是在细胞过程中发生短暂的相互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细菌病毒---也称为噬菌体---在发育周期中......

中国维持无脊灰证实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维持无脊灰证实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会议于8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维持无脊灰证实专家委员会委员赵铠院士、梁晓峰教授和申昆玲教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维持无脊灰证实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宇研究员参加本次会......

武汉病毒所:邓增钦团队非洲猪瘟病毒药物靶点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邓增钦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yo-EMstructuresofAfricanswine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