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7-24 01:55 原文链接: 7月23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南北极的极光可以不对称

  新的证据表明,通常认为北极光(发生在北半球)和南极光(发生在南半球)是互为镜像的观点并非总是正确的。极光的确往往同时在北极和南极区域出现,其出现的地点由地磁场线连接,这种联系预计也许会将两个极光的图案、位置和时间关联起来。2001年5月12日,两个地球观测飞船“IMAGE”和“Polar”处在对两极同时进行观测的较好位置,当时对南极来说是黄昏,对北极来说是黎明。此次观测获得的图片现已得到分析,它们所提供的清楚证据表明,两个极光可以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可能是由因导电性差异而产生的半球间电流引起的,但以前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证明。本期封面图片上部为北半球,下部为南半球。

  成熟精子中核小体的作用

  在精子发育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与DNA结合、将其包裹进染色质中的组蛋白大部分被交换成鱼精蛋白,后者是形成正常精子功能所需的紧凑DNA结构的小蛋白。于是,核小体(染色质中含组蛋白的重复单元)在精子中非常罕见。虽然罕见,但根据一项利用高分辨率基因组技术来定位人成熟精子中所保留的核小体的研究工作,它们却有潜在重要性。保留下来的少数核小体所含具有极为重要发育功能的基因显著增多,而且具有鲜明的组蛋白修饰模式。这一发现提出一个可能性:它们之所以被保留下来,是为了在胚胎中执行一种表观遗传功能。

  p53和miRNA之间的联系

  p53肿瘤抑制因子是一种具有很多生长抑制目标的众所周知的转录激活因子。p53功能的破坏在多数癌症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根本性事件。微RNA(miRNA)已成为肿瘤抑制中的重要因子,在这项研究工作中,p53和miRNA之间一个出乎意料的联系被发现。作为对DNA损伤的反应,p53能增强几种生长抑制性miRNA的转录后成熟过程,其中包括miR-16-1、miR-143和miR-145。这表明,p53调控miRNA生物生成的能力可能会有助于提高其致癌潜力。

  “土卫二”上存在液态水的新证据

  自从“卡西尼”探测器图片2006年显示出从土星卫星“土卫二”喷发出的水蒸汽柱和冰粒以来,寻找这种水的来源的工作就一直在进行。这种水的可能来源包括冰壳下的液态水和受到加热作用影响的冰。喷出物的化学组成可以为它们的来源提供线索。“卡西尼”探测器2008年10月9日掠过时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合这一目的的数据集——迄今所获得的具有最好信噪比的质谱,其信噪比之好足以让研究人员识别以痕量存在的化学物质。Waite等人利用这些数据显示了喷发柱中氨的存在,这是表明至少存在一些液态水的有力证据。喷发柱的总体组成表明,它既来自一个液态水库(或来自从这样一个水库形成的冰),又来自含冰挥发性物质所挥发出的气体。

  量子理论的经典解释

  量子力学理论自其近90年前建立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它的预测已在无数实验中得到证实。然而,并不满足该理论之公理的很多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求用一种经典理论来对量子物理预测作出一个解释。经典模型的一个直观特征是“非情境性”:即任何一个测量结果都有独立于同时完成的其他可比测量结果的一个值这样的性质。理论表明,“非情境性”与量子力学是冲突的,而且用光子和中子所作实验似乎也支持这一点。然而,这些测试要求产生特殊的量子态,存在各种不同的漏洞。Kirchmair等人用束缚的离子作了一个实验,该实验克服了这些问题,并且不能用“非情境性”来解释。因此,“情境性”是一种自然性质,不要求特殊量子态或量子纠缠的产生。

  超越衍射极限的纳米透镜

  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内在受限于阿贝衍射极限。不管一个成像系统在光学性能上怎样接近完美,它都无法分辨超过这一自然极限的两个物体,该极限取决于所观察到的光的波长及其角分布。几种方法曾被用来超越衍射极限,但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深奥的激发方案,所以都还不实用。Lee等人正在研究超越这一极限的一种新方法,他们所采用的是纳米尺度的球面透镜,这些透镜由被称为“杯芳烃”的杯状有机分子由下向上自组装而成。以这种方式产生的透镜有非常短的焦距,可以产生超过衍射极限的近场放大效果,使特征分辨率达到200纳米的数量级。这些透镜可被随意放在一个表面上,而且还可用来减小深紫外光刻特征的大小。

相关文章

《自然》:压榨学生,论资排辈?亟需更新学术贡献体系

对于在读博士而言,论文数量经常是检验能否毕业的标准之一,但层出不穷的论文「挂名」、「造假」情况经常会冲击一些学者,甚至学科的名誉,并为年轻研究人员带来巨大压力。而有了贡献却没有署名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自然》发表人类遗传变异体大型数据库gnomAD

英国《自然》杂志及其子刊27日在线发表了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团队的系列研究论文,介绍了研究人员对这个大型数据库的多方面分析,其结果有助人们深入认识人类基因功能,提升对罕见和常见遗传病的理解......

继3篇《科学》后,浙大团队又添1篇《自然》!

浙江大学关联物质研究中心和物理学系袁辉球教授团队首次在纯净的重费米子化合物中发现铁磁量子临界点,并且观察到奇异金属行为。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铁磁量子临界点不存在的传统观念,并且将奇异金属行为拓展......

315项获奖!2019年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

近日,各高校陆续发布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名单,小编从网络获知教育部授奖文件,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正式公布文件为主。2019年度全国315项(人)获奖,其中自然科学一等......

《自然—方法学》发表媲美基因组测序速度的组装算法。

10年前,Illumina基因组测序技术进入市场时,前所未有的庞大数据量淘汰了较早开发的测序分析工具。历史总是重演。如今,第三代测序技术已经达到低成本群体测序规模的临界点。12月10日,《自然—方法学......

同日两篇《自然》:基因突变可能抑制癌症?

今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两篇来自日本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一系列遗传学的手段,找到了溃疡性结肠炎背后的常见突变基因。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些基因突变,看起来似乎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2019年自然指数排名公布!一大批地方高校成功上榜

近日,自然指数网站更新了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8.10.1—2019.9.30)。中国高校整体表现依旧强势,各高校排名相比上一期略有变化。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

Nature:2019年中国成“化学第一大国”美国被远远甩在身后

近日,据英国《自然》杂志12月12日发表的评估,中国在2019年首次成为“化学第一大国”,美国被挤到了第二位。具体而言,中国的“自然指数”为6183.75,同比增长了17.9%,超过日本、韩国和印度这......

《自然》子刊:癌症患者血液中一半以上突变来自于白细胞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和GRAIL联合研究团队,今天带来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这项由MSKCC实验病理学主任JorgeReis-Filho和临床医学科学家PedramRazavi共同领导的......

《Nature》150年“科学关键词”大梳理,科研面貌在变化

《自然》发表特刊,从其150周年历史上发表的40余万篇作品中梳理出科学关键词。科学研究有哪些变化趋势?关键转折在何时?英国《自然》杂志于11月6日发表其150周年特刊,独家分析考察了从1900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