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27 13:58 原文链接: 中国有望绘出首张南极陆地“景观图”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26日对记者说,中国科研人员将在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首次大范围测量南极地表冰雪、岩石和土壤的光谱,为绘制全球首张南极陆地“景观图”提供数据支持,这张“景观图”有望在今年年底问世。

  科考人员说,尽管目前世界上有多种版本的南极地图,但还没有一个国家或组织绘制出呈现整个南极洲各种地物分布的精确地图。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晓牵头制作的全南极高分辨率遥感地物分类图,将首次全景展现冰雪、裸岩、土壤、沼泽、湖泊、冰裂隙在南极洲的分布情况。

  据介绍,由于运用了从美国获取的1073张卫星遥感图片,这张南极陆地“景观图”的精度可达15米,这将大大提高人们对南极地理环境的认识。

  作为程晓副院长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博士生王显威将在此次南极考察期间,携带先进的野外光谱辐射测量仪对南极地表实施大范围光谱采集,从而对正在绘制的上述南极陆地“景观图”进行精度验证。

  参加此次南极考察的研究者说,全南极遥感地物分类图将包含中国自主掌握的首批关于南极洲的重要科学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图将为从事气候系统模型预测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准确的地面参数,如冰雪区和无冰区的面积及分布等,也可为科研人员长期监测南极地表类型的变化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遥感技术是进行大范围地面制图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中国近年来在南极科考和研究中广泛应用这一技术,在南极海洋、大气、冰雪、生物调查以及测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果。程晓说,将遥感技术用于南极环境科学调查与研究,不仅能促进对南极环境整体变化的认识,而且有望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更多阅读

  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揭开序幕

  中国历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相关文章

再次出征!武大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与中国南北极科考

武汉大学17日举行出征仪式,为即将随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的杨元德、丁曦、陈亮宇3名队员送行。据悉,杨元德长期从事卫星测高和重力领域研究,先后3次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丁曦、陈亮宇分别从事极地环......

巴西新建南极科考船拟于2025年投入使用

为了推进南极科考行动,日前,巴西海军正式签署造船合同,一艘新的南极科考支持船将正式投入建造。该科考船的建造地点位于巴西东南部的圣埃斯皮里图州。船只设计长度为93.9米,宽度为18.5米,最大吃水深度6......

性骚扰困扰南极科考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近日发布报告称,该国南极科考基地长期存在性骚扰问题。该报告还发现,在南极工作的人很大程度上不相信雇主会认真对待骚扰投诉、保护受害者或惩罚肇事者,而且有些群体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李航:南极科考的700个日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6.shtm冰雪覆盖、极端寒冷——在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上,充满了......

我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17.shtm今天(4月26日)“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

在南极科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近日,在距离祖国一万多公里的南极中山站,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全荣辉顺利完成全部科考任务,结束一年多的南极生活,启程回国。  我国在南极科考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这背后离不开那些辛......

在南极科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月4日,在距离祖国一万多公里的南极中山站,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全荣辉顺利完成全部科考任务,结束一年多的南极生活,启程回国。我国在南极科考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这背后离不开那些辛苦付出的科考队员。在......

张青松:我的四次南极科考

中国是南极考察的后来者。从1882年至1883年第一次国际极地年算起,至今,国外开展极地考察已近140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两次国际极地年(1882年至1883年、1932年至1933年)和国......

去南极!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里看得最清晰?答案是南极。生活在大气“海底”的人们,为了看到尽可能真实的星空,到处寻找大气清澈、宁静的观测点。近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位于南极最高点的冰穹A是世界上最......

中国南极科考队内陆队经受强烈地吹雪考验

南极内陆12月21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两支内陆考察队——泰山队和昆仑队向南极内陆腹地行进时,21日遭遇强烈地吹雪。队员们在风雪中加固物资绑扎,10个新雪橇经受地吹雪考验。当天上午8时,内陆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