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2 13:05 原文链接: 生态中心等在土壤植物系统砷污染控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砷是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威胁着世界各地的数以千万计人的身体健康。人体主要通过饮用含砷的水和食用砷污染的食物来摄入砷。对于东南亚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大米食用是人体摄入砷的最主要途径。如何阻控砷进入水稻籽粒是一个控制砷环境健康风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到目前为止,植物根系是如何吸收砷,以及砷在茎叶中的转运和转化机制已经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对于砷是如何进入植物种子、并在种子中积累的相关机制却仍不清楚。已有的研究表明韧皮部是植物籽粒中砷积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韧皮部装载机制比较复杂,研究比较困难,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关研究的报道。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永官领导的团队与德国和美国合作,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证明肌醇通道是植物韧皮部砷装载的主要通道。拟南芥有3个肌醇通道基因,其中AtINT2和AtINT4主要在韧皮部的伴胞细胞膜上表达。当他们将这两个基因分别表达在酵母和蛙卵中,均能显著增加酵母和蛙卵中砷的积累,并显著降低酵母菌对砷的耐性。AtINT2或AtINT4突变能使植物韧皮部和荚果中的砷浓度显著降低,特别是种子中的砷浓度能减少约一半,但对木质部中砷浓度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肌醇通道能装载砷到韧皮部,是调控拟南芥籽粒中砷积累的关键因子。

  该研究填补了植物韧皮部中砷转运机制研究的空白。目前,植物籽粒中砷积累过程得到了比较完整的表征(如下图):木质部将砷转运的植物维管束组织,肌醇通道将维管束组织中的砷转运到韧皮部,并进一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系统转运到种子。如果水稻肌醇通道同样是水稻韧皮部中砷的装载门户,那么肌醇通道可作为培育低砷积累水稻新品种的分子标记,这对于降低大米砷积累、控制全球性大米砷污染而造成的健康风险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Nature Plants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相关文章

新研究有助揭开水源砷污染之谜

近年来,砷污染及砷中毒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遭受砷污染的饮用水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砷是如何借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进入水源的。这对于预测砷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砷是俗称的......

新研究有助揭开水源砷污染之谜

近年来,砷污染及砷中毒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遭受砷污染的饮用水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砷是如何借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进入水源的。这对于预测砷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砷是俗称的......

全球两亿人的心声:请给我一杯无砷水

“全世界约有两亿人的饮用水砷含量超标,东南亚地区、拉丁美洲国家的砷污染很严重;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可能有近2000万人饮用有健康风险的含砷地下水;此外,英美等发达国家也都曾发生过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砷......

过度开采致美加州地下水砷污染

 图片来源:《自然—通讯》本报讯一项模型研究显示,在2007年至2015年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河谷地下水超采可能导致水源中砷的浓度上升了。相关成果6月5日发表于《自然—通讯》。加州中央......

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的地下水存在广泛的砷污染

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的地下水存在广泛的砷污染:研究人员报告,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的地下水存在着广泛的砷污染,它对依赖该水源作为饮用水的约5000万至6000万人构成了重大的健康危害。经常饮用含有高浓度天然......

生态中心等在土壤植物系统砷污染控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砷是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威胁着世界各地的数以千万计人的身体健康。人体主要通过饮用含砷的水和食用砷污染的食物来摄入砷。对于东南亚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大米食用是人体摄入砷的最主要途径。如何阻控砷进入水......

地下水砷污染危及近2000万国人 新疆等3地为重灾区

孙贵范在检查砷中毒患者病情中国地下水砷污染风险地图2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孟克哈日根嘎查47岁的村民吴智强带着一身“怪病”,跑遍了当地和北京的十几家医院。他手掌上长着密密麻麻、大小不等像老茧一样的肉刺......

外媒:砷污染饮用水危害近2000万中国人健康

瑞士《20分钟报》8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饮用水中的砷瑞士和中国研究人员周四在瑞士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遭受砷污染的饮用水正在危害近2000万中国人的健康。该研究成果还发表在著名的《科学》杂志......

德啤被砷污染 但“仍处低水平”

德国啤酒享誉世界,每年产量达100亿升,其中相当部分销往国外。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些德国啤酒因生产中使用的过滤物质被砷污染。但研究人员同时说,啤酒中砷含量不高,“不太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德国慕尼黑工业......

干旱区盐碱土砷污染控制难题被攻克

经过7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研究室主任潘响亮和他的团队,利用微生物控制技术,成功攻克了干旱地区盐碱土砷污染控制的世界性难题,并能有效修复解决其他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