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6 23:30 原文链接: 曾为上万名患儿开刀,是他们“过命的朋友”

12月25日,北京儿童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张金哲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4日17时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儿无痛,母不悲!”这是小儿外科大夫张金哲一生追求的夙愿。

张金哲从医70载, 曾为万余名儿童操刀手术。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曾获得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

然而,张金哲从没把自己当成别人的救命恩人,在他眼中,自己只不过是和病人一起,共同与疾病斗争的朋友。这也让他对待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父亲”般的仁爱之心。他在出诊时,总是搓热双手,捂热听诊器,才去触碰患儿身体。也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让张金哲和小患者们成为了“过命的朋友”。

拿女儿试刀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的小儿外科几乎一片空白。1946年的一个夜晚,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张金哲正在值班,遇到他的中学老师怀抱着一岁的孩子来看病,孩子得了白喉,眼看就要喘不上气。

想要救命,必须马上做切管手术。这个道理,张金哲知道,其他大夫也知道。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做手术?打多少剂量的麻药?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小儿外科,没人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也没人敢诊治。

最后,张金哲眼睁睁地看着老师的孩子一点点失去生机,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这段经历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当年,被白喉、猩红热等疾病盯上的患儿只能到成人医院治疗,而成人外科医生对小儿外科手术不熟练,治疗的后遗症和死亡率都很高。相关资料显示,最惨烈的时候,我国新生儿的死亡率达到了五分之一。

这只是张金哲遇到的第一道关口。

1948年,婴儿皮下坏疽在全国大范围流行。新生儿一旦感染长脓,两三天内就会扩散到整个后背,死亡率近乎100%。

张金哲再次遭遇关口,“眼睁睁看着孩子死去却无能为力”。

这一次,他没有退缩,而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抢在感染大面积扩散前,切开皮肤把脓血排出来?”

张金哲的这个想法在当时可谓“离经叛道”,无论是医生还是家长,都不愿轻易尝试,让孩子冒这个险。

就在张金哲无比焦虑的时候,他出生三天的二女儿也感染了皮下坏疽。生与死就在张金哲一念之间。最后,他说服了妻子,在自己女儿身上试刀。

“不试只能等死,试了就有希望。”切开皮肤、排出脓血、缝合,然后是焦灼的等待和煎熬,一点点地敲打着这位身为医生的父亲,他心里也没有底啊。幸运的是,张金哲用自己的果敢和医术挽救了女儿的生命。

这既是中国第一例通过手术使感染皮下坏疽的婴儿存活的事例,也让张金哲“早期切开”的方法迅速传遍全国,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1950年开始,我国婴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从之前的100%逐步降到了5%以下。

从此,张金哲正式走上小儿外科这条道路。

双头婴活了

1950年,在张金哲等一批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北大医院小儿外科在摸索中建立起来。

之所以是摸索,因为那时我国正面临着西方从经济到科技等各方面的孤立封锁,人才、技术、器械奇缺。即使西方已经有了先进的麻醉、插管等技术,但张金哲他们根本拿不到。

只有5张病床的北大医院小儿外科也遭受着患儿家长们的质疑,谁也不想自家孩子被大夫开刀。

无人问诊的情况持续了三四个月后,转机出现了。

一天,张金哲的工友在收拾屋子时,听到污物桶里有啼哭声,居然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只是这个孩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有两个“脑袋”。

张金哲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因为新生儿出生后的怪异模样,家长既害怕又无助,医生也束手无策,加上孩子半天不喘气,家长以为孩子已经死了,就扔到了污物桶里。

“这是脑膜膨出,不是两个脑袋,开刀拿掉就行了。”张金哲亲自操刀,手术很顺利,术后孩子就在北大医院小儿外科住下了,也成为科室第一个小患者。

一个星期后,孩子一切指标都正常。很快,这则被称作“双头婴儿”的离奇故事就传遍了北京城。

尽管如此,对于具有较大风险的手术,张金哲开始都是拒绝施行的,仍由内科常规保守治疗。他希望新建的小儿外科尽量减少手术死亡病例。

张金哲在当时重点诊治少数几种有把握的疾病,逐渐形成了北大医院小儿外科“八种病”之说,即:幽门狭窄、脑膜膨出、疝、阑尾炎、肠套叠、肛门闭锁、皮下坏疽、直肠息肉,个别病情严重的病例,必须经过抢救,有所好转才动手术。

一年后,北大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总死亡率从30%下降到9%(包括急症),不过还是比当时成人手术的死亡率高一倍。第二年小儿外科手术总死亡率下降到5%,北大医院小儿外科的威信和声誉也逐渐建立起来。张金哲和同事摸索出一套“基麻+局麻”的方法,让小儿外科手术得以在全国普及推广。

1955年,北京儿童医院建成,张金哲调任儿童医院临床外科小儿外科主任。新建的儿童医院外科从门诊病房的敷料、引流、器械到手术室的棉球纱布、无菌措施,要求全部从零开始。

年仅35岁的张金哲一方面自己在业务上要成长,另一方面还要为儿童医院培养人,异常忙碌。

比如,纱布剪下来的时候容易掉毛,所以叠的时候就得把粗边都叠进去,可是当时的儿科大夫不懂这些。张金哲亲自上阵教学,除了叠纱布,他还教儿科大夫怎么叠衣服、怎么洗手、怎么做手术包……

通过自己的言传和身教,张金哲的医德修养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同时也影响了很多患者,很多当年的患儿后来带着自己的孩子找张金哲看病。

交过命的朋友

2015年1月的一天,95岁高龄的张金哲在接到一个电话后,就匆匆赶往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病房,因为那里有一个腹大如球的孩子在等待着他的会诊救治。

超声检测发现这个孩子的肚内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可是无法分辨腹中究竟是水,还是血。如果贸然开膛,那么孩子极有可能因为大出血而死亡;如果不进行手术,那么这个孩子也将生命垂危。

老人的出现也安抚了现场紧张的氛围。为了制定手术方案,张金哲直接住在了医院里,和主刀医生探讨各种可能性,最终确立了当时风险最小的手术方案。

第二天,在张金哲制定的详细手术方案下,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主刀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将孩子腹腔内的肿瘤全部切除干净,挽救了患儿的性命。

“孩子哭声是诊断疾病的最好依据;把病治好了,孩子就笑了。”张金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是装着很多小玩意儿。遇到孩子哭闹不止,不让做检查,他就掏出来“变戏法”。孩子看得入迷,也想试一试。张金哲就顺势提要求:“你得先让我摸摸肚子。”

为了更好地问诊看诊,张金哲总结出对比法、三层检查法、从母亲身后伸出手去触摸婴儿腹部等一系列检查方法。对于婴幼儿急腹症,他要求在来诊时、化验后和住院前(或睡后)三次触诊腹部,这样可以得到准确的体征。

从医70余载,张金哲为万余名儿童操刀手术,发明改进了50余项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比如,遇到小儿呼吸停止,正规抢救方法必须有喉镜等抢救设备才能进行气管插管,但抢救现场往往没有现成的设备,张金哲就用手指压舌,将管子插入小儿的气管。

除此之外,张金哲发明了用于巨结肠手术治疗的“张氏钳”、使无肛门手术避免开腹的“张氏膜”、胆道再造手术防返流的“张氏瓣”,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些手术器械对临床起到了重大影响。其中“张氏膜”和“张氏钳”的发明,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运用不开腹、不造瘘直接做肛肠拖出手术的国家。

张金哲并不喜欢“发明”这个词。他认为发明需要申请ZL,自己的这些器械和方法均是“版权无有,欢迎翻印”。

“先交朋友再做手术。”张金哲觉得自己跟小患者们都是“交过命的朋友”,既然交朋友,就得先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名字。

“儿科张金哲”,这五个黑色的手写大字在张金哲的白大褂口袋上格外醒目。虽然大夫的白大褂上会挂一个写着职称和名字的小牌子,但张金哲总觉得牌子上字太小,于是他用粗黑笔一笔一画地加粗重描了自己的名字。

在张金哲眼里,医生不管水平多高,永远是个服务者,既要从治疗方面为患者着想,也要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为患者考虑,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患者的病。同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解释。

对患儿和家属,张金哲满是热心和耐心。他出诊时总是搓热双手、捂热听诊器,才去触碰患儿身体。张金哲一直倡导要“让妈妈参与临床诊疗”,提出“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医患沟通八字方针。

相关文章

儿童2岁前多补维生素D3或有利于情绪调节等指标!

不得不说,现在各种名目的保健品、营养补充剂真是太多了。亲代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子代出生缺陷的风险,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痴呆症的发生风险,补充鱼类和海洋源omega-3PUFAs与癌症风险降低有关……但是,......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三项独立研究显示与Ⅱ型腺相关病毒有关【今日视点】◎本报记者张梦然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顾名思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未明且在研究中。现在3项独立研究指出,2022年......

卫健委发布儿童肺炎诊疗指南,“点名”影像学仪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通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其中提到“影像学表现是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主要依据之一”。各......

广州黄埔:汇全区之力推动科普事业纵深发展

科普揭榜小达人对话现场。主办方供图黄埔少年科学院于2021年9月揭牌成立。主办方供图12月24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国科普日“献礼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科普荟暨黄埔少年科学院年度工作汇报活动在“云......

曾为上万名患儿开刀,是他们“过命的朋友”

12月25日,北京儿童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张金哲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4日17时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儿无痛,母不悲!”......

儿童新冠防治怎么做?30个要点说清了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保护好儿童,加强家庭防护,了解用药知识,做好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做好防护降低儿童感染几率01.外出时与他人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02.不要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

关注!这些儿童更易面临营养不良威胁

12月19日,聚焦儿童早期发展的《营养风险儿童早期营养与成长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发现,低出生体重、早产、喂养困难如食欲较差、恐惧进食和挑食偏食,或伴有某些疾病如先心病、慢性......

重点关注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人群

当前,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病患者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首都医科大学附......

儿童感染新冠怎么办?速看协和医院儿科医师17条~

根据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主任的15分钟线上问诊记录录音整理,讲解得非常细致、中肯,希望能帮助到焦虑的妈妈们,真的阳了也不要怕,心中有数,沉着应对。️除了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不需要使用任何......

小孩反复“发炎”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应警惕

孩子小抵抗力弱,总是免不了三天两头往医院跑,但有一些孩子却因免疫系统天生无法正常工作,特别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甚至每半个月就会去一次医院。这种病常发生在婴幼儿,严重者会威胁生命。近日,5岁的男孩聪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