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29 14:01 原文链接: 智能标签让你远离变质食品

   食品、饮料、化妆品……这些产品在保质期内的最后几天,扔还是用?这是个问题。

  有营养学家指出,保质期的定义是“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这意味着,在保质期内商家对产品的质量负责,但保质期不等于最后可使用时间。比如大米、咖啡等食品,在保质期过后,从安全性角度仍是可以食用的。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并不这么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产品包装上所标示的保质期是在‘该产品在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始终在适当条件下(如适当温度和湿度、封装无破损、产品无污染等)保存’这一前提下估算得到的。由于产品在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温度等的变化——特别是疫苗等医疗用品更是如此,产品包装上所标示的保质期并不具有充分的可信度,这可能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威胁。”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但有一点双方达成共识:保质期并不是认定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这反而让纠结于“扔还是用”的朋友们更加迷茫:我们该如何判断是否变质?

  严纯华等人主导的“变色智能标签”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是一款据称“可指示易变质包装产品实时质量”的“变色智能标签”,研究人员巧妙地利用化学中常见的变色反应,实时地指示包装产品的质量。

  研究人员对标签做了什么“手脚”?

  严纯华以牛奶中的大肠杆菌繁殖为例,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在通常温度范围内(0℃~35℃),大肠杆菌的繁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类似地,大多数化学反应的速率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如果能找到某个特定化学反应,使它在各个温度下的反应速率与大肠杆菌繁殖速率均吻合,则两者在数学上等价。

  “因此,若以此化学反应制备一种智能标签,在牛奶等易变质产品出厂时将标签绑定在包装盒上——这可以保证两者经历相同的温度历程,即可用标签中的化学反应跟踪、模拟进而指示产品的质量变化过程。”严纯华说,此外,为方便读出相关信息,宜选用随时间变色的化学反应。

  也就是说,设计智能标签依据的是,牛奶变质过程与标签变色过程在任意温度下均同步。

  为了寻找标签材料,研究人员选定了“金纳米棒外延银壳生长”这一化学反应。据介绍,金纳米棒水溶液呈红色,向其中引入银源(硝酸银)及还原剂(维生素c)后,生成的单质银会沉积在金纳米棒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由一种纳米材料——如银微粒,通过化学键或其他作用力将另一种纳米材料包覆起来形成的纳米尺度的有序组装结构)。而随着“银壳”厚度增加,溶液会由红色依次变为橙色、黄色、绿色甚至蓝色、紫色。

  严纯华告诉记者,室温条件下,这一化学反应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可在数分钟到数月(甚至更长)范围内调节。此外,研究人员还找到了简便易行的办法,可调节该反应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即表观活化能,其表观活化能可在50~190kj/mol甚至更宽的范围内调节)。

  “这些参数范围涵盖了绝大多数易变质产品的变质动力学参数,因而可以跟踪、模拟并指示绝大多数易变质产品的实时质量状况。”严纯华介绍说,研究人员以大肠杆菌为例,已在多个温度下实现了食品变质与标签变色的同步化,“这有望实现在任何时刻,由标签颜色即可反推出产品质量,甚至无须打开产品包装。”

  严纯华、副教授孙聆东课题组与同学院的陈兴研究员课题组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王建方课题组合作完成了这项研究。该项研究一经在2014年第247届美国化学会春季大会暨博览会上报告,就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据透露,尽管迄今为止该项研究的后续工作仍在进行中,但已有多家国外著名企业来电来函咨询相关成果,并商谈产业化合作。

  记者了解到,此前已有一些技术致力于解决易变质食品质量监测的问题,比如采用数据记录器跟踪并记录产品所经历的温度变化。这些技术往往成本较高,且难以完全覆盖产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而且消费者很难直观读取其中所记录的信息。

  相比较而言,“变色智能标签”性能更可靠,安全性高,并且其原料也并无毒副作用。严纯华对它的产品化充满希望:“这款标签有望将目前的产品质量监控范围拓展到‘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所有环节,并将监控精度推进到单个包装水平,具有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大化所开发金属辅助氮化合成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新方法

 近日,我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低功函金属粉末(Mg、Al、Zr等)辅助氮化的合成新方法,实现了在低温、短时间内高效氮化合成......

苏州大学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

目前,能源短缺危机以及碳排放问题正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核电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作为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安全高效处理处置核燃料循环所产生的强放射性核废料,仍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近日,苏州大学放射......

看第七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会议展出哪些惊喜产品

2023年4月12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大学、辽东学院、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在丹东......

少而精!Nature:两个人破解170年化学难题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李思辉见习记者孟凌霄近日,武汉大学一名刚入职一年的年轻教授,在《自然》发文破解了一个困扰科学家170多年的化学难题。他就是陈才友,是该论文通讯作者之外的唯一作者。落“樱”缤纷时节......

美国将从饮用水中去除“永久化学物质”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首次提出限制美国饮用水中一系列普遍存在的危险的“永久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以难以被破坏的碳氟键而闻名,并已广泛分散在环境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忙于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从水和土壤中提......

创新与机遇,欢迎参加BCEIA学术报告会电分析化学分会

BCEIA概况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行。在疫情、场地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展会依然取得了圆满成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参会专业观众人数达......

资源“高配”和拔尖人才将如何“化学反应”

聆听院士和知名教授讲座报告,参观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机构,进入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生物采油实验室科研轮转,负责“航天育种菌种及代谢产物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

我国学者在活体化学发光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图 基于Schaap'sdioxetane的长波长化学发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及用于活体分子的高分辨化学发光成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74024、U21A20377)资助下......

教育部:《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教育部制定《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以第54号教育部......

全球变暖“圣诞”滑雪有点难

滑雪场的人工造雪。图片来源:ValentinLuthiger滑雪是最受欢迎的冬季运动之一,然而,在全球变暖的现实下,大多数滑雪场需要依靠人工造雪弥补天然雪的不足。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计算了人工造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