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4 11:26 原文链接: 中英团队揭示超新星前世今生

  日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王博研究员、韩占文院士及英国牛津大学菲利普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在Ia型超新星前身星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

  研究发现,Ia型超新星单简并星模型存在一个临界吸积率,由于该临界吸积率的存在,以前人们由单简并星模型得到的Ia型超新星诞生率被高估,此项研究增加了形成中子星的新通道。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新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月刊》上。

  Ia型超新星是宇宙学距离指示器,通过Ia型超新星测距,人们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从而推论出暗能量的存在。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它的前身星是什么,这将直接影响Ia型超新星的测距精度并阻碍精确宇宙学的发展。单简并星模型和双简并星模型是Ia型超新星前身星的两大主流模型,王博等人发现Ia型超新星的单简并星模型存在一个临界吸积率。在Ia型超新星的单简并星模型中,白矮星只能在一个很窄的吸积率范围内从伴星稳定吸积物质。此前的研究认为,白矮星在这个吸积率范围内质量可以稳定增加,最后发生Ia型超新星爆炸。但王博等人在最近的工作中发现,在白矮星吸积富氦物质时,在这个稳定燃烧带内还存在一个临界吸积率。当吸积率高于该临界吸积率时,白矮星接近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会发生偏离中心的碳燃烧,偏离中心的碳燃烧会将整个碳氧白矮星烧成一颗氧氖镁白矮星。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对宇宙“标准烛光”前身星认知

8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近期发现,白矮星吸积的物质能有效阻止白矮星表面光学厚星风的发生,这可能改变人们对Ia型超新星前身星单简并星模型的认识。著名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在......

云南天文台在吸积白矮星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崔英朕与孟祥存研究员在吸积白矮星领域获得新的进展。他们发现白矮星吸积的物质能有效阻止白矮星表面光学厚星风的发生,这可能改变人们对Ia型超新星前身星单简并星模型的认识......

高光度Ia型超新星起源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技日报昆明1月23电(记者赵汉斌通讯员陈艳)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丽江超新星观测项目在已取得的系列成果基础上,用外层镍增丰现象解释了高光度Ia的主要观测特征,提出高光度浅硅型Ia......

800年前发现的超新星,今年“遗骸”才被找到

古人早就意识到,天空不是永恒不变的,除了那些位置几乎不变的恒星外,还有很多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的星星。在古代中国,这些星星被称为客星,因为它们像客人一样,“来”了之后很快就离开;在古代西方,这些星星被称......

破解宇宙“烟花”的秘密

当某些类型的恒星演化至生命末期,发生剧烈的高能爆炸,这种现象被称作超新星。爆炸的光芒通常可以照亮整个星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晓锋将其形容为“一场宇宙的‘烟花’”。王晓锋想象过,如果人类能够站在宇宙的......

超新星和化学爆炸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个巨大的超新星和地球上一个微小的气体爆炸似乎没有太多的共同点。但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它们的过程基本相同。并不是所有的爆炸都是一样的。例如,烟花是由比声速慢的火焰驱动的,这种火焰被称为爆燃。在一定条件下......

国家天文台利用红团簇星系统测量河内超新星遗迹距离

超新星遗迹是大质量恒星(>8M⊙)或者双星系统演化到后期,因爆炸产生激波并向外抛射大量物质,同时激波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天体。超新星遗迹对整个银河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如重金属元素在星际介质......

太阳系附近存超新星爆炸痕迹

一个由俄罗斯、挪威和法国的天体物理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提出了一项理论,解释了观察到的宇宙射线中异常高含量的反物质,认为其是太阳系附近超新星爆炸的结果。最新理论发表在《物理评论》上。论文作者之一、俄罗斯国......

中英团队揭示超新星前世今生

日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王博研究员、韩占文院士及英国牛津大学菲利普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在Ia型超新星前身星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发现,Ia型超新星单简并星模型存在一个临界吸积率,由于该临......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围绕第谷超新星遗迹的巨大空腔

TypeIa型超新星被用作宇宙的“标准烛光”。基于Ia型超新星的观测,天文学家揭示了宇宙的加速膨胀。然而,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一直没有获得观测上的证认。目前国际上有两类主流的前身星理论模型:(1)单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