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鞍区室管膜瘤病例分析2

手术记录:左侧额颞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可见双侧视神经、视交叉肿胀,颜色苍白,探查可见肿瘤呈灰褐色,质软,血供丰富,瘤内可见异常病理血管,取少量肿瘤组织送术中冰冻提示低级别胶质瘤。肿瘤血供丰富,部分切除后不易止血,且暴露困难,停止切除。病理学印象术中送检肿瘤大小0.6 cm×0.3 cm×0.2 cm,术后送检肿瘤大小0.5 cm×0.4 cm×0.3 cm。镜下可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及室管膜菊形团形成,瘤细胞放射状排列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周围无细胞核区(图3)。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肿瘤细胞:GFAP(+)、EMA(-)、P53(+10%)、Ki-67(+8%)。印象为室管膜瘤,WHOⅡ级。 图3 镜下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及室管膜菊形团形成,瘤细胞放射状排列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周围无细胞核区 2.讨论 室管膜瘤的病理学基础为起源于脑室内的室管膜细胞及脑室外白质的室管膜细胞巢,因此发病部位......阅读全文

鞍区室管膜瘤病例分析-2

手术记录:左侧额颞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中可见双侧视神经、视交叉肿胀,颜色苍白,探查可见肿瘤呈灰褐色,质软,血供丰富,瘤内可见异常病理血管,取少量肿瘤组织送术中冰冻提示低级别胶质瘤。肿瘤血供丰富,部分切除后不易止血,且暴露困难,停止切除。病理学印象术中送检肿瘤大小0.6 cm×0.3 cm×0.2

鞍区室管膜瘤病例分析-1

 室管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室系统室管膜细胞或脑室旁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神经上皮肿瘤。通常按解剖部位分为幕上和幕下室管膜瘤,分别占1/3和2/3。幕上室管膜瘤又分为脑室内和脑室外,其中脑室外室管膜瘤占45%~65%,鞍区室管膜瘤较为罕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于2018年2月至3月收治了1例经病理学

鞍区碰撞瘤病例分析-2

术后病理回报: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第1天复查生长激素1.1ng/ml和IGF-1为177ng/ml,水平均降至正常。术后第3天复查鞍区MRI显示鞍内肿瘤切除满意,左侧鞍旁海绵窦上方肿瘤残留,结合术后生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考虑鞍旁肿瘤不是垂体腺瘤,可能为碰撞存在的脑膜瘤。于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4个月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病例分析

病例男,73岁,认知功能、视力下降1年入院。垂体相关激素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MRI示蝶鞍明显扩大,鞍内见巨大肿块影,边界清晰,大小约57mm×53mm×67mm,肿块向下生长进入蝶窦,向上生长突破蝶鞍膈,双侧侧脑室明显受压,双侧视交叉显示不清,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DWI呈略高信号,A

鞍区碰撞瘤病例分析-1

碰撞瘤(collision tumor)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独立的原发肿瘤同时发生于同一解剖区域,瘤体相互碰撞甚至相互浸润形成的肿瘤。碰撞瘤需与混合瘤进行区分,混合瘤指在组织病理学上存在两种混合细胞类型的肿瘤。而发生在鞍区的碰撞瘤并不常见。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2例发生在

室管膜下瘤病例报告

室管膜下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其生长缓慢,发病率低,多发生于脑室内系统,好发于第四脑室,侧脑室次之,三脑室、透明隔和脊髓少见,脑实质内室管膜下瘤极为罕见。我科于近日收治右侧脑室占位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室管膜下瘤(WHO I级)。由于不少临床医师对此种疾病相对陌生,导致容易出现误诊。本例

鞍区转移癌临床分析-2

3.讨论 鞍区转移癌作为临床罕见病,在所有接受手术切除的鞍区病变中仅占1.8%。源于多个部位的肿瘤均可转移至鞍区,如肝癌、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其中女性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男性是肺癌。本组6例患者中3例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考虑与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疾病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关,肺癌和乳

蝶鞍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分析

1.病历摘要 女,73岁;因“左眼视物模糊伴上睑下垂1个月,右眼上睑下垂3d”于2016年9月入院。查体:左眼视力下降,左眼视力0.05,右眼0.1;双侧眼上睑下垂,两眼上睑不能抬起,眼球运动部分受限。眼底检查见左眼视盘水肿,边界欠清;未见其他明显异常体征。血生化、血常规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CT检

鞍区黄色肉芽肿病例分析

1.病例资料 37岁男性,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视物不清1周于2017年10月26日入院。入院前10 d外院头颅MRI示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区可见团块状短T1、混杂T2信号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25 mm×20 mm×15 mm(图1)。考虑鞍区占位(垂体瘤并卒中?)。 入院后体格检查:视力右侧

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病例报告

患者女,44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不适。近2周自觉前额部头痛,呈持续疼痛,伴记忆力下降,双腿踩棉花感。影像表现:MRI示右侧颞顶枕叶可见多发类圆形、囊实性软组织肿块影,信号不均匀,呈长T1稍长T2信号,部分病灶可见融合,病灶周边可见片状水肿信号影(图1,2);增强扫描上述病灶可见明显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