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熊庆年:大学应推行“通识教育”

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然而,社会上的人们对什么是通识教育并不一定都知晓,有不少人对推行通识教育心存疑虑。即使在大学,甚至在已经实施通识教育的学校,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也未必一致。至于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通识教育,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在这里想谈谈自己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并通过回顾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梳理通识教育实践的一些做法,使大家加深对通识教育的了解。 为什么要推行通识教育——保证“人”的教育的完整性 什么是通识教育?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的时候,意义所指并不完全同一。有时它指一种教育的理念,有时它指一种教育方式,有时它指特定的课程安排或者某一类课程。作为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强调大学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理性,而且要有人文的理性,注重大学生人格、精神和气质的涵养,防止人的异化。作为教育方式,通识教育强调成才环境的营造,意图通过特定的学校生活形态和文化方式来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作为课程安排,通识教育强调通......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报:通识教育如何采取拿来主义

在哈佛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圣经》鉴赏”的课堂上,学生们在翻阅《圣经》古本。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教育不是一个把各种事实塞满大脑的过程。”对于大学的本科教育来说,“冲破头脑中现实的束缚”至关重要。这种声音对于中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不久前,《中国青年

蒋家平:培育共同价值观是通识教育的灵魂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教育部、李兆基基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组织的“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赴美国东部团”,在美国加州考察访问了10所大学,美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特别是他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中了解到,美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教学安排基本上是无差别的,学分大多为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意味着更高标准

  虽然通识教育的内涵在不断变化,但千万不要以为通识教育课就是各个学科的概论、导论,甚至看成提高文化修养的“风花雪月课”。本质上——   听说过“通识教育”,但我们未必马上能把它与思政课、导论课、概论课相区别;见识过经典阅读课堂,但我们未必知其“对文理科学生要求一样”。    “接受通识教育的

中青报:哈佛的通识教育不能盲目拿来

  差课还是好课?给分厚不厚道?这是很多学生选修通选课的首要问题。  在这“成绩为王”的时代,课好分也好的课供不应求,课好分却低的课学生敬而远之,课水分还烂的课门庭冷落。折中之计,要分不要课,分好大家好——这是理性人的主流选择。于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学习西方通识教育经验为初衷的通

中外大学校长激论中国大学教育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举行 5位国内外名校校长论道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5月2日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

边缘化的科学史学科 事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

  2018年年底,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分别发布的两个年度榜单中,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而饱受争议的贺建奎都位列其中。  这件轰动世界的负面事件,是因为忽视了重要的伦理考量,为了不确定的利益让人类面临未知风险。这也带给国内学术圈一次群体式的自我警示:一方面,科学试验需要更加严格的伦理规范

事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缺席的科学史教育

   2018年年底,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分别发布的两个年度榜单中,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而饱受争议的贺建奎都位列其中。  这件轰动世界的负面事件,是因为忽视了重要的伦理考量,为了不确定的利益让人类面临未知风险。这也带给国内学术圈一次群体式的自我警示:一方面,科学试验需要更加严格的伦理规

清华大学建立科学史系 “破局”中国科学史

  5月16日,清华大学建立科学史系获批准,6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多功能厅举行。国内科学史、科学哲学等相关研究的中坚学者济济一堂。不到9点,会场位置已全部坐满,后来的人只能站在或者坐在过道上。  国内大学的科学史系为数不多,清华大学加入其中意味着什么,会给科学

刘道玉:瞎指挥等五大歪风造成中国高校不正常现象

  自去年始,他将每天做的梦记录下来,结果发现,90%以上的梦都和教育相关—— 梦境中,他会在某个教育改革座谈会上慷慨陈词,直斥某些与会者的发言不着边际,只字不谈改革,然后拂袖而去;现实中,他对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样直言不讳。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近日专赴武汉,围绕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产生的原

郭英剑教授:科学与人文何以互为需要

■郭英剑  当今社会,是个注重科学技术而轻视人文的社会。这样的时代特征就是科学成为主导,而人文被严重边缘化。科学技术与人文  科学在拉丁文里意为“知识”(knowledge),是对宇宙作出解释与预测的知识。在现代社会早期,科学与哲学两个词紧密相关,甚至有时可以互用。  最宽泛意义上的

许智宏:社会转型期大学精神重塑与创新人才培养

 ■许智宏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方面,但在不少媒体和会议上也都在讨论反思全球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不管怎样,应该讲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一面,至少使我们认识到,今天一个国家已不可能孤立地生存,我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比以往任何时期

澳门大学获批两国家重点实验室 校长畅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近日,澳门大学(简称“澳大”)微电子和中医药两个实验室获得科技部审批,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学校一次性获批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在国内重点大学中实属罕见。这是继澳大横琴新校区奠基、全球招聘一流学者后,传出的又一惊人讯息。   昔日低调的澳门大学,突然打破沉默,成了备受关注的对象。“我们要

本科教育的“中外对话”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日前,由全国5.2万名教育工作者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共同参加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让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成为了与会者的一个共识。应该说,近些年来,本科教育在高校中的受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升,但一直以来,人们都喜欢把中国本科教育与外国本科教育作比较

张端鸿:“双一流”政策你真的读懂了吗?

   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反映的是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型学术机构的规范和价值——特别是美国和西欧的。这种理念基于德国的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对这种模式认可后,其在19世纪末成为主导的学术思想。(Philip G. Altbach)   近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中青报:不谈教学 还谈什么大学

  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影响力、学术水平,最近参加了几次有关青年学者、大学教师成长的论坛,听到的主题词不外乎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教学质量被排除在外。   青年学者廉思曾经带领30人的团队,在全国5个城市调查了各类高校的5000多名年轻教师,结果显示:超过60%的青年教师会把做课题放在给学生上课前

高校“应用”人才培养之惑:变味的课程

应用性本科建设的困难突出表现为课程更改后,整个教学管理方式没有改变,教师的适应性不强,对实践要求高、知识应用广的课程准备不足。     安徽省某高校新闻系教师王烨最近遇见一件令她哭笑不得的事。原来,该校正在搞应用性本科转型建设。可是对于该怎么做,大家一片茫然。  “学校安排全体教师开展了两次大讨论,

顾海兵:选修课比重是真正大学的首要标志

  真正的大学也许有很多标志与标准,比如设备与经费,比如教授教师数量,比如师生比例,比如发表论文,比如独立法人,等等。但我以为,就中国当下体制的学校而言,真正大学的首要标志应该是选修课比重的高低。如果一所学校的选修课比重达不到60%或至少一半,它是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真正的学校的。  考虑到笔

中国科学报:谁“绑架”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

   放眼高校,缺乏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大学生的普遍问题。不少高教人士已经意识到,正是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的缺失,导致了中国学生的墨守成规。这一点,中国教师,尤其是在国外任教的中国教师,以及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士感触更为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思维传入国内被解读为“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

上海纽约大学:回到大学教育原点

  它虽然刚刚开门招生,却已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些许希冀:“不要追求标准答案”的校长开学讲话,使人耳目一新。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课程设制,亦令人感受到跨地区、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真谛。它成否成为中国高校改革的“外援尖兵”,尚需拭目以待,然而它无疑是固执的中国高教领域的一扇窗,既吹来了外部新风,又映照了内

福斯特:大学在变革的世界中的角色

哈佛大学校长、历史学家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编者按   2010年6月,哈佛大学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应邀访问都柏林三一学院皇家爱尔兰研究院,并在该校发表了题为《大学在变革的世界中的角色》的演讲,纵论处于一个变革的世界中的大学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她的演讲立足当下,高屋建

刘海峰:世界顶尖大学走笔

  何谓世界顶尖大学?在我看来,是指位于全世界大学金字塔顶端的大学。具体而言,世界顶尖大学应该是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位居20名左右的大学,若更严格一点,则是世界排名前10名的大学。  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到一个国家和城市,总想去看看那里的大学。尤其是世界顶尖大学,更是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北外校长:单科性大学如何推进“双一流”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所单科性大学,《总体方案》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建设

从美国高校看,我国高校“双一流”如何建设?

  “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日前,笔者赴美国高校考察,通过21天在美国9所不同类型高校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深切感受到陈宝生部长提出“四个回归”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研修期间,笔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层次类型

教育漫谈:中国优秀科研苗子为何难修正果

   我在美国访问期间,有机会拜访了一些北大校友。这些校友大多数从小就非常优秀,经过北大四年的培养后到美国最好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些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

中国优秀科研苗子为何难修正果:缺乏兴趣和狂热激情

  我在美国访问期间,有机会拜访了一些北大校友。这些校友大多数从小就非常优秀,经过北大四年的培养后到美国最好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些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

不输双一流高校!这类“新型大学”实力不俗

  在我国高校分类中,除了普通的公办和民办高校外,还有一类实力不俗的“新型高校”——中外合作大学。  不同于国内的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大学办学模式上和境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合作,以其教学科研水平高、师资队伍豪华、就业质量好、国际社会认可度强等特点,越来越收到国内考生和家长的欢迎。今天青塔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实

无专业:新型大学的诞生? 无专业大学即将在加拿大诞生

   所谓大学,无非是为学生搭建一个成长的平台,要让学生在校时能够学到有意义的课程,而这些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的五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具有最基本的社会知识、最常用的人生智慧和足以谋生的生存技能。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大学生学习何种专业,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  我们都知道,

上海交大打造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 破解人类健康密码

  您是否想象过未来的医疗不再“因病施药”,而是“因人施药”?您是否想象过突破传统生化方式,依靠人工光合作用就能制造清洁能源,一改往日雾霾重重?  随着社会和环境的改变,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也越来越多,要面对不断改变的疾病谱和健康问题,单纯依靠某一学科“单打独斗”已不能解决人类健康面临的诸多问题。今年3

人民日报:人才培养应杜绝“排排队,分果果”

   日前,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10项重点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位于重点任务前列。  方案的提出,能否真正破解“钱学森之问”,能否让更多一流人才冒

创新中国论坛综述:创新人才培养,箭在弦上,路在何方

  日前,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成功落下帷幕。   作为论坛主席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心系祖国,关注祖国的未来,令人敬佩。尤其,他在会上就创新之道发表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