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防癌切器官因人而异国内尚无易感基因检测

两年前,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引起全球对乳腺癌的关注。前天,朱莉再次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又进一步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 只有39岁,为了防癌,两年内先后切掉了三个器官。防癌就要切器官?对于朱莉的举动,上海多位妇产科专家并不倡导公众盲目效仿。值得一提的是,和乳腺癌、宫颈癌相比,卵巢癌是杀伤力更强的女性癌症,至今为止卵巢癌的防治仍是世界性难题,发现时大多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只有35%-45%。为此,上海部分已生育的、有良性妇科肿瘤的女性也开始尝试通过切除输卵管来预防卵巢癌。 癌症易感基因检测靠谱吗? “消除所有风险是不可能的,我还有患癌风险。我会寻找自然的方式来加强免疫系统。我感到自己是个女人,对为自己和家庭所做的选择很坚定。”前天,朱莉的日记打动了很多人。“上海有预测癌症风险的基因检测吗?”“切掉输卵管和卵巢,预防癌症的成功率有多高?”一系列疑问也在公众间持续发酵:预防癌症切除卵巢的医疗方式是不是具......阅读全文

为预防家族性癌症支招,朱莉也许并不用切术乳房和卵巢

  众所周知,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个体患侵袭性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因而BRCA1突变携带者通常会选择乳腺和卵巢切除手术,以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因带有遗传性BRCA1基因,由于乳腺癌罹患风险增至87%,她于2013年5月选择了双乳切除术;此外,BRCA1基因使朱莉患

基因突变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风险程度因突变类型而异

  好莱坞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防乳腺癌和卵巢癌先后切除了乳腺、卵巢和输卵管,引起世人对两个相关基因BRCA1和BRCA2的关注。研究人员7日说,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会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但具体风险程度因突变类型而异。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BRCA1基因突变:最好在35岁前切除卵巢

  切除卵巢可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北美和欧洲的科学家用国际注册表来识别携带BRCA突变基因的5783名女性。在这些女性中,2270人没有切除她们的卵巢,另外2123人在研究开始就已经做过手术了,1995到 2011年研究期间有1390名女性做了手术。在研究期间,511人死亡

无症状女性常规筛查卵巢癌意义不大

  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2018年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声明称,目前研究证据分析显示,筛查不仅不能降低卵巢癌死亡率,筛查中的假阳性结果反而会给女性筛查者带来中度至重度害处,综合来看弊大于利,因此不建议对症状且遗传风险不明的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  美国观点:  

柳叶刀最新研究:阿司匹林或可预防卵巢癌

  日前,医学界权威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刊登了两项新的研究成果:每日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卵巢癌患病风险10%,服用阿司匹林的卵巢癌患者可提高生存率30%。   降低卵巢癌患病风险10%   柳叶刀子刊刊登最新研究   《柳叶刀肿瘤学》7月刊同期刊登了《阿司匹林对卵巢癌的治疗有作用吗?》与《

卵巢癌:躲在乳腺癌后方的高风险癌症

  作为女性健康的“大杀手”之一,卵巢癌早期阶段很难检测出来,且癌细胞扩散速度快,对化疗易产生抗药性。因为卵巢位置较深,没有有效的检测技术用于癌症初期阶段。 75%-85%女性卵巢癌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那个时候癌细胞已经扩散,预后效果很差。  每年,超过21,000女性患有卵巢癌,超过14,000人

高危人群癌症基因检测,不能多不能少,合适就好

  随着基因检测价格的下降,医学上运用多基因检测panels来评估癌症风险呈现出增长趋势,这种测试模式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尤其常见。然而,随着测序的进展,未经证实与乳腺癌/卵巢癌风险相关的不明突变逐渐被发现,这给患者及医生带来了很多新的困惑。  近 日,在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

基因突变让英国男子全身无脂肪: 全球仅8例

  脂肪作为人体能量物质有时很惹肥胖人士的讨厌,为了瘦身她们不得已忍饥挨饿,希望能收获23%的公认的完美身材脂肪比例。事实上,世界上还存在一类患有MDP综合症的人,他们全身上下很少有脂肪,对脂肪的渴望程度可想而知。   身患MDP综合症的Tom Staniford   自行车残疾赛手Tom

ACS:2015 年度癌症筛查报告

  美国癌症协会(ACS)2015 年度报告对现有 ACS 癌症筛查指南、如何指导医疗工作者、促进公众了解早期癌症筛查等内容作了总结,同时更新了癌症筛查率数据,讨论了文献的选择和早期癌症筛查等主题。  美国癌症协会(ACS)2015 年度报告对现有 ACS 癌症筛查指南、如何指导医疗工作者、促进公众

基因差异决定了好药未必管用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心实验室专家常晓天,多年来一直从事易感基因和肿瘤标志物研究。   常晓天介绍,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

基因检测代替体检?专家称需科学看待勿盲信盲从

   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疾病风险和预防疾病的做法,越来越被大众所青睐。不过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很多消费者对基因检测还有认识的误区,应科学看待,勿盲信盲从。  目前不少消费者出于好奇心进行基因检测,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不过由于专业信息获取不够,或者被不良商家忽悠,在认知上有不少误

“定制婴儿”横空出世: 基因筛查挑战“自然选择”

  “想要金发碧眼的女婴?我们能办到!”洛杉矶一家诊所称提供选择婴儿性别及身体特征服务。近日全球首例基因筛查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这意味着“从父母基因中选出最优基因,培养出想要的婴儿”的基因筛查术将更普及。央视新闻频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网友热议。   基因筛查试管婴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

官方叫停“基因测序”因未获批 无关技术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官方给出的原因是,目前国内使用的基因测序仪及相关试剂、软件,均未获得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属于“违法医用”。   什么是基因测序? 这一技

倒计时:给肿瘤细胞下套的PARP抑制剂来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年初的“兄弟自制药救母事件”。徐荣治及其兄长因母亲罹患卵巢癌,国内无药可医的情况下,毫无医药相关背景的兄弟俩开始着手自制靶向药救母。而他们制作的药物就是奥拉帕利。  奥拉帕利是全球首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2014年12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以治疗铂敏感复发卵巢癌。201

基因检测:我们真的想知道结果吗?

  英国金融时报网20日发表该报美国商业资深记者为大卫·克罗撰写的题为《基因检测:我们真的想知道结果吗?》的文章。文章说,我的母系亲属有多人患了癌症。我做了一次基因检测。但如果没有治愈之方,提前知道了结果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永生难忘的通话之一。我妈妈的大哥、我们家的实际领袖约翰舅舅打电话告诉我他

科学大家|男性也躲不掉?乳腺癌的这些事你应该知道

  乳腺癌,是每个女性最想避开的疾病之一,却偏偏是名副其实的“头号女性杀手”,就连好莱坞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BRCA1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罹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大大增加,而毅然切除了自己的卵巢和乳腺。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20万女性患上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在中国,每10个女性

宁波也能做基因检测了 省内首个示范中心落户鄞州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像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一样容易患上乳腺癌?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喝酒千杯不醉,自己一杯就倒?今后,这些都可以在家门口通过检测基因来寻找答案。  昨天下午,省内首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在我市挂牌成立,该中心目前已经开展了80多项基因检测,涵盖癌症、产前筛查、传染病等领域。该示范中心

这些癌症真的会遗传

  先前,我们曾介绍了一家人同时患胃癌和直肠癌的故事。不过这两则故事中的主人公因遗传而患病的可能性不高,生活习惯更有可能是他们同时患病的原因。  那么遗传因素对癌症究竟有无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仍然有很多种类的癌症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癌症之所以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会代代相传。

乳腺癌和卵巢癌竟然遗传自父亲

  英国一位女士Alison Dagul被诊断为侵略性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经过血液测试后发现病因是基因缺陷。她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种基因缺陷,而且检测结果表明这种基因缺陷还遗传给了自己的女儿——24岁的Gaby。  父亲携带基因突变 致女儿患癌  Alison表示:“在得知癌症诊断结果的几个星期前,

EBioMedicine:解析乳腺癌预防策略,有望摆脱手术治疗

          2015年9月,《EBioMedicine》期刊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解析了研究人员找到预防乳腺癌、卵巢癌的新策略,有望取代手术治疗。  作为女性群体中高发且致命的两种癌症,两篇学术论文共同关注于导致乳

FDA批准23andMe直接面向消费者的BRCA基因癌症风险检测产品

  当地时间3月6日, 美国FDA批准了个人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的癌症风险基因检测报告,用于检测三种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这些基因与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升高,男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FDA批准的首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BRCA基因癌症风险检测产品。  

遗传检测只是“纸老虎”

  来自剑桥大学行为与健康研究部的研究人员指出,虽然遗传检测离我们越来越近,不少人都通过疾病风险生物标记物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但是这对于健康并没有太大影响。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5日的BMJ杂志上,文章指出了解遗传风险与健康行为改变并没有什么关联。  “现有数据表明,DNA检测风险评估改变健

23andMe的基因诊断到底靠不靠谱?英国Yes 美国NO

  基因检测疾病属于健康检测方式中相对深入的一种,通过分子生物学对人体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用户可以了解身体的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后续跟踪相应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指导。  基因检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好莱坞女神安吉丽娜朱莉得知家族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较高时,毅然决定接受预防性双侧乳

用基因测序“治未病”

  在中国两部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用一纸禁令将基因测序打入“冷宫”仅两个月,世界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器制造商Illumina的掌门人Jay Flatley先生就急冲冲跑来中国,并高调表示:“我十分看好中国基因测序市场。”  可能有人会怀疑Jay Flatley这一逆风言论,但没有人会

基因测序:如何破解“算的没有测的快”

   在基因组学研究中,高通量测序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然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基因组学研究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单次测序数据量的大幅度提升,使得基因组学研究从原来的“测的没有算的快”,变为如今的“算的没有测的快”。  厚度超百米的生命天书  基因组的数量非常大。一个

BRCA基因突变信息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启动BRCA数据库

  日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宣布启动BRCA Exchange。这是一个汇集了全球成千上万个遗传性BRCA1和BRCA2基因变异信息的数据库。大众可以通过一个网站和一款智能手机app来获取数据库中的信息。这一数据资源让临床医生们可以参考专家们对不同BRCA基因变异与癌症关系的评估,从而对解

康斯坦丁:基因检测如何让癌症变的可预防?

   癌症离大众并不遥远,我国早就成为癌症高发大国。癌症这一存在于基因深处的恶魔,随着国内环境的日益恶化,正成为大众的梦魇。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但始终对癌症束手无策,癌症=死亡已经成为大众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付癌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够提前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并在患病之前,将其扼杀

基因检测看出你的酒量

  据安徽商报消息 如今,在合肥的酒桌上,千言万语,可能不如一张基因检测报告好使。据悉,基因检测报告已经登上合肥的酒桌,成为避酒者的“护身符”。出具报告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称:两大基因编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酒量”。与此同时,与基因技术相关的产业正在我省兴起。  基因检测报告亮相合肥酒桌 

基因检测进医院,为何那么难?

  美国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可以说是基因检测预防疾病的“代言人”,她通过检测得知患有家族性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较高,因此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和卵巢切除手术。也正是她的举动,让公众更加关注基因检测对预防疾病的作用。  身在国内的你看了朱莉的新闻,如果也想检测一下高发肿瘤癌症易感基因,那你就会发现

Nature新闻:是谁阻碍了基因组测序的临床应用

  测序整个人类基因组能为人们揭示与疾病有关的突变,这样的信息很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不过这一技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目前的测序技术并不总能捕捉到完整的基因组。这篇文章向人们展示,为患者全面解读他们的基因组数据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还有许多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保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