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施一公院士:很多教授忙于应酬没空做科研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现在的科研机构、大学里,教授、研究员根本没有时间做科研,没有教书育人,很多时间忙于应付,忙于应付一顿顿请客。—— 施一公 8日上午,在河南人大代表团的“开放日”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第一个发言,痛陈现在科研机构、大学,教授和研究员没有时间做科研,“这种现象在过去两年得到一点改善,但改善远远不够”。 施一公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革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和国家奖励制度。“现在的科研机构、大学里,教授、研究员根本没有时间做科研,没有教书育人,很多时间忙于应付,忙于应付一顿顿请客”。“不展开说,大家也心知肚明,知道面临什么问题。” 施一公认为,政策怎么定,单位会怎么定,大家就会怎么做。这种现象在过去两年得到一点改善,但改善远远不够。“我毕竟在国外生活18年,经常在想,能不能还教育科研一个本质、一个清白。让教......阅读全文

全球排名和科研评估使大学深处危机

图一 四校人均期刊论文的数据趋势(1993—2013年)图二 四校国际语言和母语期刊论文的比率趋势(1993—2013年)  *美国案例大学以英语之外的国际语言与英语期刊论文之比进行趋势统计。  【前沿关注】  编者按 全球大学排行榜和科研评估体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这对孪生评价系统如何影

科研评价要分阶段淡化影响因子提高同行评议权重

   一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如何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跟这个国家的总体科研在国际上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这个大学(院系,或学科)的总体科研在国际上的发展阶段有关。前者可以用跟跑阶段、并跑阶段、领跑阶段来描述,我国整体上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型的阶段。后者可以用“

委员呼吁:高校建筑规划应增加“科研用房”

  “制度设计上有漏洞,我们得补上它!”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委员口中的这个“漏洞”指的是大学里的科研用房,作为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的校长,这个问题尤其困扰着他。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创新战略,各地都开始新建研究型大学或使教学型大学转型为研究型大学,但这时会发现,要去建专门的科研用房时,国家对于

教学与科研,密切相关还是相互排斥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无论中外,高校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们不断争论的一个议题。7月5日,《高等教育界》杂志采访了4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校教师,请他们回答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这一调查结果及其所引发的问题,或许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所启发。■郭英剑 《高等教育界》于

破除“唯论文”痼疾的现实路径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文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四唯”)专项行动。  长期以来,“四唯”做法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各种科研评价活动中层出不穷,导致学术界风气浮躁,急功近利现象盛行。可以说,“四唯”(以

人大教授:大学教学究竟有多重要

   最近,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了最新的“2017教学调查报告”,并于2月16日刊发了该报记者的署名文章,对此报告做了详细的分析,其相关数据及其结论对我们也不无启发意义。  最新调查结果的三大亮点  这份针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调查始于2016年,耗时数月,对1150位高教界人士进行了调查,其中

尤小立: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局面的难点在哪里

  日前,《中国青年报》以《湖北职称评审开啃“唯论文论”硬骨头》为题,报道了湖北省首次在省内高校推行职称分类评审,构建多元化复合型评价体系的消息。(《中国青年报》2015年2月9日)这个报道最引人瞩目之处自然是在职称评定中设立“教学为主型”岗位。  近两年来,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倾向受各方诟

尤小立: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难点在哪

   日前,《中国青年报》以《湖北职称评审开啃“唯论文论”硬骨头》为题,报道了湖北省首次在省内高校推行职称分类评审,构建多元化复合型评价体系的消息。(《中国青年报》2015年2月9日)这个报道最引人瞩目之处自然是在职称评定中设立“教学为主型”岗位。  近两年来,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倾向受各方

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报告发布 北大排名第100位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于日前公布。其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第一名的北大世界排名第100位,大陆有91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前1%的1565所大学排行。   此次评价主要由3类30个排行榜组成,分别是:“2011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

侯定凯:让教学评价凸显教育价值

■侯定凯  国际上,大学教师聘任政策正越来越强调候选人的教学资质。这是社会对大学教育质量问责日益增强的必然要求。但如何准确而公正地评价大学的教学工作?如何将教学评价结果运用于教师聘任和晋升制度中?教学评价结果如何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的管理者。  聘任制度中常用的教学

清华解聘教师引争议 高校“非升即走”政策遭质疑

  时值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引发学生热议。  “非升即走”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教师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发言权有多大,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  50余封学生请愿书反对解聘老师  据清华大学学生刊物《清新时报》报道,4月初,清华大学

科研人员“兼职兼薪”,英、美、法、德却是这么干的

  《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此举一出便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  那么,国外科技相对发达国家又是如何做的?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科技日报记者为此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做法。  美国:鼓励加规范打造创新“温床”  在美国,大

武汉大学“3+3”聘用制引发争议,教师淘汰率97%

  2018年是武汉大学在2015年推出所谓「3+3」聘期制教师制度的第一个考核期,结果在第一个三年工作考核期后,网络曝光只有4人通过评审,进入正式武汉大学的教师编制,而没有通过考核的特聘副研究员等,则面临没有薪水的失业状态。一名武汉大学考核未过关的教师在论坛吐槽制度的不合理,认为「所谓的聘期制就是

中青报:高校经费怎么投才能用到点儿上

  985经费分配更多是一个政治决定或行政决定的过程,高校的规模、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别,但获得的985经费却可能完全一样  专项的执行必然在体制上要依赖高校的教务、科研、规划等职能部门,这使得大量的财权集中在处长们手里,而院长们没有权力  更高比例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既接受了高水平高等教

俄罗斯计划壮大大学科研力量

  在当今俄罗斯人看来,将科技领导权视为国家荣誉的苏联时代已是十分遥远的记忆。1990年苏联政变使该国科研体系几近崩溃,尽管近年来经费支持力度加大,俄罗斯科研成果产出仍落后于中国、印度及韩国。同时,大批科研精英外流西方社会。  为应对科研能力下滑局势,同时促进由科学研究带来的创新

王作跃:当代美国科教政策的变迁 从卫星危机到“9·11”

卫星危机 二战后,美国的科技体制更加多元化,政府、大学、工业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资助机制也随之发展,如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这些机构的发展,对促进美国科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就在美国科技快速发展时,处于冷战

关于推进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若干建议

  中央财政科技投入是我国研发经费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保障。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从2006年的77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8%。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好中央财政科研经费,对于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和效益

“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育人质量排名年度第一版发布

  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下文简称“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下文简称“ILEAD”)共同合作的“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高校育人质量排名2019年第一版日前正式发布。本排名基于公开数据对入选“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的高校育人质量做全面评估, 2019年第一版于今日公布,在4月27日前针对140所高校公开

聚焦高校大型仪器“沉睡”之惑 提高使用率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设施、仪器的数量和原值也快速增长,但仪器的利用率和共享水平却不高,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  一些高校为争取上级部门所划拨的经费,没有充分进行规划论证,就盲目购置了一部分高精尖设备,但维修、开发、配件、耗材等后续配套经费不足。  在2012-2013年度,某市7所

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同质化问题及对策

  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知识创造主体之一,高校科研成果的质量对于国家整体创新实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成果产出量及占全国科研产出的比重显著上升。然而,不同类型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同质化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我国高校科研同质化特征 

李修全 宋卫国:高校科研中的同质化问题及对策

  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知识创造主体之一,高校科研成果的质量对于国家整体创新实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成果产出量及占全国科研产出的比重显著上升。然而,不同类型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同质化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我国高校科研同质化特征 

《自然》聚焦英意等国大学研究评价体系利与弊

他们不会考虑用最佳的方式去呈现作品,但是会考虑用怎样的方式更能获得REF的青睐。   两年前,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学者遭遇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他们每人必须提交四份在过去几年中发表的最好的研究作品,之后等待数月。在这期间,由其同行组成的小组(至少包含一名来自外校的学者)将评判他们的研究质量。研究未

大学重科研轻教学:教授一大拨,名师有几许

  “最近,我们对云南某高校近3年中立项的研究项目进行了统计,发现该校教研项目数和科研项目数的比例是1∶3.26,教研项目的立项数目还不到科研项目立项数目的1/3。高校对教研不重视的现象实在堪忧。”在日前结束的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徐正会、李丽芳两位委员的一份提案,再次将高校重科研轻教

民办院校、独立学院的科研之惑

  19世纪初,洪堡把科研引入大学,从此科研成为大学的一项职能。就在十多年前,中国的民办院校、独立学院还在为“要不要做科研”争论不休;而如今,科研已经成为它们发展中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意识到办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自身科研的进步。  3月19日,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

各地新建高校,你看好哪几所?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国内高校进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除了办学历史悠久而且实力雄厚的双一流高校(985/211高校)外,各地不断涌现的新建大学也在蓬勃发展。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达403所,接近普通本

BMJ:朝九晚五做不了科研,没周末的中国科研人何去何从

  前段时间频频上热搜的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生活。程序员996的工作制让很多习惯了朝九晚五的人受不了。  然而,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996有什么了不起?997,甚至007都是家常便饭。  近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BMJ 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Working

现代大学本源是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引领

   “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的高等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研究的本源问题。从中国大学教育近40年的发展改革历程看,其实质就是“科教不断融合”的过程,而改变中国大学则是大学确立了科学研究的地位,并基本实现了从“科教结合”向“科教融合”的“形”的转改。  作为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科学研究如何支撑和引领高等教

中国大学排名迅速上升的背后:片面反映水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646.shtm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本报见习记者 王之康前段时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了第14届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在这个被认为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首次有两所

民办院校、独立学院的科研之惑

   19世纪初,洪堡把科研引入大学,从此科研成为大学的一项职能。  就在十多年前,中国的民办院校、独立学院还在为“要不要做科研”争论不休;而如今,科研已经成为它们发展中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意识到办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自身科研的进步。  3月19日,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

李曙光何传启:科研诚信入教材 补科学道德短板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译的《科研诚信》一书,将成为众多高校科研诚信课程的教科书,第一版印刷定数就突破了3万册。这本书详细讨论了师生关系、署名与同行评议、合作研究、科学记录保存等科学道德规范的细节问题,与人体在生物医学实验中的应用等科学伦理问题。在我国,科学道德规范缺乏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