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供应全球7成以上青蒿素原料利润单薄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公众广泛讨论的除了其“三无”身份外,还有助其捧得大奖的青蒿素。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的竞争力却十分有限,利润丰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国际巨头把控。与此同时,中药行业整体呈现边缘化趋势,去年获批新药中的中成药占比仅为2.19%。 那么,面对如此形势,青蒿素产业的机会在哪里?中药的机会又在哪里?对此,记者进行了调研。 随着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入囊中,其所研究的青蒿素也一时名声大噪,被誉为“中国神药”。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际市场上,这款“中国神药”有一半以上并非中国药企生产,青蒿素产业链下游也多被国际巨头主导把控。此外,近年来青蒿叶价格持续疲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着从业者的信心。对此,有专家表示,我国承担了世界上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国内药企应加大青蒿素的国际认......阅读全文

破译青蒿 “基因密码” 培育高含量新品种落地非洲“解近渴”

  历时5年破译青蒿“基因密码”;培育的高含量青蒿新品种在非洲“落地生根”,一举攻破原料就近供应难题;贴心考虑非洲本土居民偏好,预防疟疾的膳食补充剂化身小小“软糖”,携带方便、口感佳,为疟疾爆发地非洲大陆开出“中国良方”;青蒿素神奇新妙用获发掘,有望开发降脂新药……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唐克轩

上交大新成果有望解决全球青蒿素供应不稳定难题

   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唐克轩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公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在采用代谢工程策略培育高含量青蒿素青蒿及产业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将颠覆青蒿素行业的原有模式,解决全球青蒿素低价、供应不稳定的难题。  通过10年多的研究,唐克轩团队先后获得了含量达1%~1.5%的杂交种(第1代青蒿产品

揭秘“青蒿素”研究发展始末

1960年,黄鸣龙(左二)与周维善(左三)在捷克科学院有机和生化研究所前合影(周维善供图)不同种类的青蒿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 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

供不应求 中国努力走出青蒿素人工合成窘境

   中国面临全球青蒿素原料供应压力,而位居世界前列的人工合成技术又难以工业化。为摆脱“原料供应国”的被动地位,中国科学家正在努力——  ■本报记者 倪思洁  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中国原创新药青蒿素戴上了光环。但这个被国人自豪地称为“中国神药”的青蒿素,也给中国带来了些许压力与困窘。

中国青蒿素产业受困国际认证 沦为全球市场配角

  此前并不广为人知的青蒿素,随着屠呦呦获得诺奖而成为社会焦点。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内的青蒿素产业形势并不乐观。  在屠呦呦获奖信息公布当晚(10月5日),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连夜写就一则千字感言,对国内青蒿素产业形势发表个人看法。这篇感言在第二天被发布在了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

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萃取合成工艺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一种重要的抗疟疾药。化学结构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33,组分含量:C 63.81%,H 7.85%,O 28.33%。物理化性质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

盼青蒿素发现获诺奖:纠结不如行动

  2011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近日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拉斯克奖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誉,于是乎有人开始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

青蒿素基本专利旁落 因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青蒿素基本专利与我失之交臂  30年后国内专利布局已具雏形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1%  2015年的国庆假期,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我国85岁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发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摘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

中国供应全球7成以上青蒿素原料 利润单薄

  2015年的国庆假期,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我国85岁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发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摘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不过,青蒿素这一中国版的原创药在给中国科学家带来无上荣耀的同

新方法可提高疟疾特效药青蒿素产量

  德国技术人员发现一种可成倍增产疟疾特效药青蒿素的新方法,有望大幅降低药价、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技术人员发明一种设备,以生产青蒿素的废料青蒿素酸为原料,制成新的药物,从而增加青蒿素产量。这种装置仅有旅行箱大小,成本不高,能够在全球任何地方投产。   彼得·泽贝格尔主

青蒿素实现常规化学方法高效合成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今天在沪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校教授张万斌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7年,终于研发出一种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有望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疟疾一直以来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每当即将暴发大规模疟疾时,人们就会想到使用青蒿素药物对其进行控

药学专家解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发的争议

   近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再次引发关于中药与西药的口水战:  有人认为此奖意味着中药终于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扬眉吐气,不再因药理机制不明确、作用成分不明等原因受人诟病;也有人指出,青蒿素的发现是借助了严格的现代化制药手段,现代医学才是最大功臣,中药的“不科学性”依旧存在。  当然也有人指出

药学专家解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发的争议

   近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再次引发关于中药与西药的口水战:  有人认为此奖意味着中药终于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扬眉吐气,不再因药理机制不明确、作用成分不明等原因受人诟病;也有人指出,青蒿素的发现是借助了严格的现代化制药手段,现代医学才是最大功臣,中药的“不科学性”依旧存在。  当然也有人指出

科学家公布新抗疟药技术

上周(11月19日)科学家公布的一些有前景的新技术可能缓解对抗疟药物青蒿素的不断飞涨的需求。青蒿素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是如今最有效的疟疾疗法。对青蒿素综合疗法(ACTs)的需求预计将在4年内从2006年的1亿份增加一倍。 用于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但是疟疾研

常规不能实现的反应在连续流中真的可行吗?

如今技术的创新,微通道反应器对化工设备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微反应器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内部容积,使得在传统间歇式反应器中不能顺利实现的反应成为可能。此外,以前不切实际的(“被遗忘的化学”)或几乎是不可能的(“禁止化学”)(“forgotten chemistry”) orvir

大规模稳定生产青蒿素的新方法

  疟疾是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直到现在,它对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仍是真实和持续存在的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年前每年有200万人死于疟疾,2015年仍有2亿1200万例感染,将近43万人死亡。  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是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2001年之前,世界各地的卫生保健组织使用单一成

青蒿素:传统中医药变身“非洲良方”

  最近,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副所长叶阳正忙着联系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车间设计专家,他要组织起草在非洲建造一个复方蒿甲醚GMP生产车间的项目建议书。  叶阳与埃塞俄比亚的合作起源,要追溯到2015年5月底他第一次访问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当时,他被那里种植的生机勃勃的青蒿给“震住了”——  不若

青蒿素:传统中医药变身“非洲良方”

  最近,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副所长叶阳正忙着联系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车间设计专家,他要组织起草在非洲建造一个复方蒿甲醚GMP生产车间的项目建议书。  叶阳与埃塞俄比亚的合作起源,要追溯到2015年5月底他第一次访问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当时,他被那里种植的生机勃勃的青蒿给“震住了”——  不若

合成生物学:操纵生物制造业

  如果有一天,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可以直接用来充当生产产品的机器或者车间,那么,工业生产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如今,这一完美的构想正在逐步落地。   自从生物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后,生物制造业也加快了取代化工产业的步伐。而合成生物学由于能够通过人工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

国家实验室被拖后腿:不要用管干部方式管科学家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内,科研人员行色匆匆,百万亿次集群计算机“争分夺秒”。这里聚集了近300人的创新研究团队和先进开放的科学研究平台。  “未来五年,我们将重点部署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超智能网络化机器人研究,实现网络空间的无缝覆盖能力和在工业和社会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中国工

出口乙脑疫苗4亿剂 世卫助中医药走向世界

   这是推动逾4亿剂中国乙脑疫苗出口的机制,也是中国最值得利用的全球卫生专业技术平台,更是低价高效的中国医卫产品最大程度惠及发展中国家民众的路径。  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设立的药品、疫苗、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预认证项目。  对中国医药企业来说,获得世卫预认证,等于拿到了联合国机构、国际组

科学研究拆掉围墙告别“各自为战”有多难

    今年,中国南方一个成立不足4年的年轻科研团队,十分罕见地吸引了来自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的注意——后者因改造酵母生产青蒿素而闻名于世,被看作当代合成生物学的领军人物。很快,杰·基斯林就和这支团队开始了实质性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并列出一长串研究项目清单。这是他落地中国的第一个实验室,而且有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一)

一、 中药产业化形势及应用新技术的意义   中药为我国传统医药,用中药防病治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及合成一个新药又需巨大的投资,西医西药对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医中药热。面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银杏叶、金银花、黄花蒿中药用组分研究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绿色、安全、无污染的新型萃取分离技术,兼具萃取和分离两种功能。在萃取过程中,选用绿色环保的二氧化碳(CO2)作为超临界流体,在传质速度、溶解能力、扩散系数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萃取条件温和,比较容易达到,非常适宜于热敏性物质的萃取分离,而且萃取物中无有毒化学成分残留,这与绿色

中成药科技创新和二次开发成趋势

  10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引导和中药科技进步的带动下,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已累计建设559个省部级以上的中药研究平台;拥有中成药工业企业2300余家,中药制造业资产总计2382.2亿元,中成药生产总值1871.5亿元;建成中药现代

深度好文:从可口可乐的技术秘密看医疗器械的知识产权

  小贴士: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

屠呦呦获诺奖背后:中药审批现边缘化风险

  10月5日晚间,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此次获奖对中医药行业无疑是一大利好,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目前中药审批正处在被边缘化的

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一、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

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一、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