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李孟森新成果可预警/示踪肝癌发生和转移

北京大学博士李孟森研究员发现在肝癌细胞膜上存在2种不同亲和常数的甲胎蛋白受体(AFPR),利用受体在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特性,用乙型肝炎病毒转染正常肝细胞,证明AFPR表达是预警肝癌发生的重要标志物,并通过荧光标记,示踪肝癌细胞的转移,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的癌症杂志《Cancer Letters》最新的一期上公布。 肝癌的发生和肝细胞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已经发现80%的癌症与病原体感染有关,而肝癌的发生与肝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尤为密切。由于感染HBV后,肝细胞被病毒自然重编程而变为干细胞,干细胞在甲胎蛋白(AFP)和癌蛋白的诱导下,向恶性方向发展而变为癌细胞。但是肝细胞恶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非常隐蔽,因而在临床上诊断为肝癌时,已经是中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所以预警肝癌的发生对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高危人群有着重大的防治意义。 AFP基因是肝细胞恶变时早期被激活的基因之一,因而在临床上其......阅读全文

曹雪涛/侯晋揭示非编码RNA调控肝细胞癌的潜在机制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致命的恶性原发性肝癌,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中排名第四,在全球突发事件中排名第六,其5年生存率低。持续的肝损伤会引起慢性肝炎和反复代偿性肝细胞增生,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肝癌发生的潜在调节机制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仍很大程度上未知,需要进一步研究。调节肝细胞凋亡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

中国科学家设计出“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

  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惠利健研究团队与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丁义涛团队等成功设计出全新的基于“hiHep细胞”的生物人工肝系统,可显着提升肝衰竭猪的存活率,并有望延续肝衰竭患者的生命。相关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  年初,该团队已经展开

超声新技术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肝癌的80%~90%,是原发性肝癌的最常见类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是诱发HCC的原因之一,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35.6万,占全球的50%。HC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致死率高。据统计,其在中国致死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中国科学家利用重编程技术促使肿瘤细胞“改邪归正”

  虽然近年来肝癌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不断发展,但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依然较低。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时机。常规放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或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肝癌的治疗研究需要探索新的途径。  2018年,12月18日,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第二军医大学东

专访中科院惠利健 人源性人工肝入选年度十大医学进展

  当婴儿呱呱坠地、胚胎干细胞分化为成体细胞的那一刻,多数细胞的功能和命运似乎被定格,并开启了不可逆的时钟发条。然而肿瘤组织中层出不穷的基因突变和永生化癌细胞,却以最惨烈的方式昭示着细胞命运的其他可能。随着克隆技术和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出现,改写细胞命运的传奇更走入了再生医学和肿瘤研究的聚光灯下。 

王红阳院士团队重大突破:让肝癌细胞“改邪归正”!

   2018年神刊《CA》发布了今年全球肿瘤的流行趋势,其数据显示肝癌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而在我国肝癌患者的数目更是处于“基数大,逐年升”的状态,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人数又占了绝大多数。虽然近些年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患者可以获得较为早期的诊断,但临床上可用的治疗方案却没有得到

揭示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如何在肝细胞中建立感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可扩展的细胞培养系统,它允许对宿主细胞如何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又称乙肝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又称丁肝病毒)感染进行了详细调查。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6月17日在线发表在Hepat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aly

肝癌治疗新突破:揭秘肝癌形成的重要原因!

  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是大多数肝细胞癌的起源,这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的侵袭性肝癌。但这些细胞不能单独活动。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揭示了肝细胞如何“招募”和“指导”肝祖细胞促进肝脏病变发生的。  “癌症报告”杂志上的作者说:“肝癌的细胞起源以及肿瘤异质性的起源尚不清楚,可能与背

病理名词解释大全(八)

141. 点状坏死(spotty necrosis):肝小叶内散在的灶状肝细胞坏死,每个坏死灶仅累及1个至几个肝细胞。同时在该处伴有炎细胞浸润。142. 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坏死的肝细胞呈带片状或灶状连接状,常见于肝小叶周边的肝

中科院两科学家携手推进“生物人工肝”产业化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员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如今,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  据悉,该生产线将于下月投入运行,预计年产量可达

Nature子刊发布革命性技术:培育功能性人类肝细胞

  在发布于著名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由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描述了在实验室中培育人类肝细胞的一项新技术。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将帮助推动从研究药物毒性到构建出生物人工肝来支持等待移植的患者等许多的肝脏相关研究和应用。  肝脏是

什么是酶胆分离?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肝细胞坏死时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

构建出人类肝脏的完整细胞图谱,鉴定出新的肝细胞亚型

  肝脏是人体最大、功能最广泛的器官之一。它将我们食物中的糖、蛋白和脂肪转化为对身体有用的物质,并将它们释放到细胞中。肝脏除了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作用外,还是一种免疫器官,对血液的排毒是必不可少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当仅为原始质量的25%时,肝脏是唯一能够恢复到原来大小的内脏器官。  肝病是世界上最大

“一篇论文”变成“一个产品”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员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如今,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  据悉,该生产线将于下月投入运行,预计年产量可达

肝损伤动物模型介绍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同为黄种人,生长在中国的肝病发病率却是生活在欧美的3倍!中国无疑成为了“肝病大国”,约12个人就有1人患肝病。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对肝相关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就变得极为迫切。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执行合成代谢、解毒和免疫防御等许多功能。外界环境各类因素常导致肝损伤,长期的肝损

中科院周斌团队Nature子刊揭示肝脏损伤和再生的秘密

  肝脏是器官中的小超人,承担着消化、解毒、代谢等重要的人体机能。为了保证这些机能正常运转,肝脏拥有强悍的代偿能力,属于轻伤不下火线的拼命三郎。正因如此,肝脏损伤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很可能悄然发展成肝癌。  肝细胞在功能上是异质性的,根据代谢区带(metabolic zonation)可以将其分成两个

中科院周斌团队Nature子刊揭示肝脏损伤和再生的秘密

  肝脏是器官中的小超人,承担着消化、解毒、代谢等重要的人体机能。为了保证这些机能正常运转,肝脏拥有强悍的代偿能力,属于轻伤不下火线的拼命三郎。正因如此,肝脏损伤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很可能悄然发展成肝癌。  肝细胞在功能上是异质性的,根据代谢区带(metabolic zonation)可以将其分成两个

GP73在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

GP73在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邹 凡1a,揭小华1a,巢映晖1b,傅华群1b,王荣胜2,王开阳1c,昌毓穗1d(1.南昌大学a.临床医学院2012级;b.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c.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d.附属医院急诊科;2.江西省人民医院ICU,南昌330006)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72)发布最详细的肝细胞癌综述

  肝细胞癌(HCC)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它发生在慢性肝脏炎症的环境中,并且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暴露于诸如酒精或黄曲霉毒素最密切相关。某些疾病,如血色素沉着症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显著增加了HCC发生的风险。代谢综合征和NASH也越来

cccDNA:慢性乙肝持续感染的元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影响着全球超过 2.5 亿人口,每年约有 65 万人死于 HBV 相关终末期肝病。共价闭合环状(ccc)DNA 是慢性乙肝持续感染的元凶,作为病毒复制的中介,其在宿主肝细胞核内以微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目前的治疗手段难以将其彻底清除,从而达到慢性乙肝的彻底治愈。  Gut 杂志上发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病变准确性对比研究

  超声检查是诊断肝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及其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超声造影检查鉴别肝良恶性肿 瘤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61例患者的68个肝脏肿块进行检查,观察注入造影剂后肝脏肿块图像与时像特点,探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

乙肝相关检测指标,定期检测至关重要

崔丽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缠绵,反复发作,多数患者临床无自觉证状,有些患者一经查体就是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对于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长期服用抗病毒药者,定期检测乙肝相关指标(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甲胎蛋白、上腹部B超)至关重要,那么那些检测指标

中国科学家首次从壁虎中分离出抗肿瘤活性成分

天津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吴雄志博士带领的课题组首次从中药壁虎(又名守宫)中成功分离出抗肿瘤活性成分“守宫硫酸多糖”,发现其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特性。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这一创新性发现,有望成为控制肝癌生长的新手段。这项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目前常见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BX3是多个miRNAs的靶点,其对于肝脏肿瘤起始细胞(tumour-initiating cell,TICs)至关重要。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

樊代明院士组最新PLoSONE文章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ynamic microRNA Profiles of Hepatic Differentiated Human Umbilical Cord Lining-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文章,揭示出了人类

第二军医大学Hepatology逆转肝细胞衰老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体内肝细胞连续增殖可逆转细胞的衰老。这项研究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2.003)接受并在线发布。  第二军医大学的胡以平(Yiping Hu)、何志颖(Zhiying He)博士,以及内蒙古大学哺乳动物生

Nature:终于找到你!肝脏干细胞来源揭秘

  Nature杂志最新在线的一篇研究中,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HHMI)的科学家确定了能够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的干细胞。这项研究解开了关于肝脏不断新生的细胞到底从何而来的老谜团。研究的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HHMI研究员Roel Nusse博士说:“我们解决了一个很老的问题.我们发现,

肝细胞癌中bcl-2及bax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钱燕春,唐  平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表达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肝细胞癌预后

石明团队新型治疗方法,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近1倍

  在2015年,全球范围内肝癌的癌症死亡率排名第四,其中约90%的死亡来自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无门静脉侵犯)是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尽管如此,大约13%至32%的肝细胞癌患者被诊断为门静脉侵犯。这些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为2.7至4.0个月,目前这些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需要口服索拉非尼。然而,索拉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肝癌相关基因突变

  由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与肝细胞癌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成果于2013年6月20日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杂志上发表。这是继2012年3月份在《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的乙肝病毒整合机制研究之后,该研究团队在肝癌研究中所取得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