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从文章引用看科研心态

一般来说,自己发表的科研文章被人引用终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但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的同事在饭桌上向我讲述他的不快。他说他的一篇文章被人引用,结果令他丝毫不感觉愉快。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的同事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他的一篇将近十年前发表的汉语某期刊(EI)文章被某学校的科研人员引用了。说实话,他的文章是一篇很普通的科研文章,而且文章涉及的研究方向他也早就不做了。起初他还挺高兴,于是到文中去看看。结果一看,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该作者在引用他这篇文章时,所引用的内容与他文章中所阐述的研究内容不相符合。同事文章本来是说‘甲’这件事,而他却说是‘乙’这件事。但巧合的是,类似‘乙’这件事我的同事也的确做过,而且属于国内当时科研领先研究的内容。我说,可能是引用错了!我同事说,绝对不是,文章中的标题在那儿明摆着的,就是在说‘甲’而非‘乙’呀!所谓风马牛不相及! 有人会说,这何必大惊小怪!引用了你的文章,高兴就是了,又何必较这......阅读全文

中国科研产出位列全球第二 体制是关键

  从优秀论文的角度来看,中国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  “自然指数”是一个比较权威的指数  这次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衡量的是各个国家和科研机构在高质量论文方面的产出情况。 按照加权分数式计量,中国得分为5819.79分,虽然远远低于美国的19165.25分,但却高于德国的4125.92,因此

科研必读:做科研的11条军规,绝对不容错过!

  本文译自Stephen Stearns教授的著名非学术论文《Some Modest Advice for Graduate Students》。Stephen Stearns是耶鲁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讲座教授,开设有精彩的耶鲁大学公开课《进化、生态和行为原理》。Stearns 教授坦言该忠告是

创新还是跟风?国家科技奖励路在何方?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基本上走的是跟踪模仿的道路。在近代科技发展史上,由中国人原创并产生世界性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寥寥无几。但对于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而言,这种状态如果长期持续下去,终究难逃落后挨打的结局。科技创新不仅关系到现实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也关乎

饶毅对话鲁白:海归要带头营造好科研环境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遴选百人冲击诺奖”引争议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近日正式发布。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昨天(10月30日),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诺贝尔奖是可以冲击出来的

浙大论文造假风波:科研考核如GDP成浮夸根由

        到目前为止,中国多所名校都传出过学术丑闻。高等院校缘何风气浮躁、“泡沫”堆积?      浙江大学在4个月前处理的博士后贺海波学术论文造假事件,日前成为新闻焦点。打假者质疑贺海波博士后指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

复旦徐鹏博士:见证学术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

   2019年,生物医学领域风起云涌。  在基因编辑婴儿的余波中我们步入2019,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很多历史性突破,邓宏魁教授等利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鲁伯勋教授等开发了用于治疗亨廷顿病的小分子“胶水”。  这一年也有很多并不愉快的消息,多位行业大佬涉嫌学术造假,民航总医院杨文医生被砍杀的新闻

学术研究的“快餐化”倾向有害无益

随着近几年各高校纷纷加大对科研产出的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青年教师面临的科研压力也水涨船高。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个人晋升挂钩的制度规则下,一些“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戏称)们不惜通过追逐各种热点或时髦概念、把同一主题稀释拆分为多篇“水文”,或者“新瓶装旧酒”式的对既有研究结论重

人工智能与智能科学

  最近看了朱松纯教授2017/9/24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的《人工智能前沿讲习班—人机交互》报告的互动记录(修改整理版)(见附件)。   学习了很多,有不少感触。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1.最近人工智能为什么这么火?   最近人工智能火到什么程度?政府、企业、技术开发

高质量发展呼唤原始创新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

高质量发展呼唤原始创新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的原始性创新总体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与科技基础、文化传统、工业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封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

大道至简 平淡为归——记北大药学院王夔院士

在一切美好没有来临之前,心灵首先美好起来了;在一切平静没有来临之前,心灵首先平静下来了。经历了三次政治和社会的大震荡,三次改变研究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夔先生,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境遇始终淡然置之、不喜不悲,以哲人的睿智和科学家创新求变的精神探求世界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真理,走过了七十五年的生命历程。王先生

台大教授李笃中:写论文就像泻瀑布,有迹可循

  又到毕业交论文时,台湾大学教授李笃中5月10日晚在浙江大学连开两场报告,专门教研究生怎么写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论文。这个被业内评价为“诙谐洒脱”的学者心宽体胖,一开腔就把导师、学生的辛酸苦闷兜了个底儿。写论文就是说故事  

央视聚焦:干细胞再生领域领军者——裴端卿

  近日,央视CCTV 13新闻联播推出《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专栏,讲诉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创新创业、报效祖国的精彩故事。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国家创新之魂。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创新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踏踏实实在科研一线奋斗的科学家们。  5月21日,首期《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

郑兰荪: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根本

凝心聚力促改革   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指出,人民政协常委会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力度。   创新如何才能真正驱动发展?委员们在小组讨论中认为,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小

如何定义并维护同行评审的质量?我们问了问

  9月16日至20日是国际同行评审周,今年的主题是“同行评审中的质量”(Quality In Peer Review)。借此机会,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接受了自然科研编辑的线下访问,并对国内同行评审的质量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此外,自然科研的编辑还与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围着“同行评审中的质量”这一

Cell Metabolism:12位杰出女科学家的科研经验

  《Cell Metabolism》创刊10周年之际,该杂志邀请十余位代谢领域有影响力的女性科学家为年轻的学生及科学家们分享她们的科研经验。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现代医学的奇迹"berbara Kahn(Beth Israel Deaconess研究中心,哈佛医学院)  我选择读医学院是为了了

杨卫平:缺乏科学精神是缺少科学大师重要原因

  当宗教接受理性的时候,科学就没有了最后的思想羁绊,并获得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来源于思想的自由。  对功利的追求在多数情况下会削弱对真理的热爱;对功利的追求会诱惑我们减少必要的认知成本,进而损害理性实证的复杂过程;对功利的追求可能使我们放下必要的批判武器而屈从于权威和权贵;最后,对功利的追求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