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安诺携手居里研究所再登Nature子刊,揭染色体再活化机制

在雌性哺乳动物胚胎形成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的其中一条失活,完成剂量补偿效应。对于小鼠而言,X染色体失活(XCI)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父源X染色体(Xp)启动印记失活,此失活状态在滋养外胚层细胞(TE)及原始内胚层细胞(PrE)中得以维持,但在囊胚内细胞团(ICM)的外胚层细胞中,Xp会出现再活化现象,随即进入第二阶段XCI进程。此前,安诺基因助力法国居里所科研工作者对于X染色体失活的机制已经有了较多的探索,相应成果已在Nature主刊、子刊发表,但囊胚内细胞团中Xp是如何撤销失活状态,发生再活化,其机制仍不明晰。本次新发表的文章利用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的方法,对X染色体再活化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 研究选择34个雌性小鼠胚胎样本,利用llumina HiSeq平台,对E3.5、E4.0内细胞团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获得的数据结合已发表的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E......阅读全文

Naure揭示失活X染色体惊人发现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居里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详细地查看了磁性哺乳动物失活X染色体紧密包装的小结构——巴尔氏小体(Barr body)的内部,并开发出了一个模型系统,其有可能成为了解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工具。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失活的X染色体是一种相当无组织的紧密结构,但发表

肿瘤发病的遗传机理分析(二)

   2.癌基因的激活癌基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激活而过度表达。  (1)突变激活:体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可以因点突变而成为癌基因,产生异常的基因产物;也可由于点突变使基因摆脱正常的调控而过度表达。因此,突变激活又称为激活的质变模式(qualitative model)。例如在

MHC基因结构分析

   一、小鼠H-2基因复合体  (一)H-2复合体的结构  本世纪30年代,Gorer在鉴定近交系小鼠血型抗原时曾发现4组红细胞抗原,命名为抗原Ⅰ、Ⅱ、Ⅲ和Ⅳ。其中抗原Ⅱ只存在于某些品系而不存在于另一些品系小鼠中。其后,Snell等用近交系小鼠中生长的肿瘤分别移植于其杂交子代,

7月30日《自然》杂志精选

  沉默调节蛋白生物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用酵母所作研究发现,要通过限制热量来延长寿命必须有Sir2。这是一种蛋白质,最初是在一项筛选基因沉默因子的工作中被分离出来的,其全称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自从这一发现以来,人们对被通称为“沉默调节蛋白”的一组蛋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期《自然

Science重要发现解开男人的秘密

  来自昆士兰大学和日本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确定了一个负责“解开”DNA触发胚胎男性发育的酶是成为男性的关键。他们观察发现,缺失Jmjd1a酶的小鼠即便有一条Y染色体也会发育为女性。这一研究发表在9月6日的国际领先科技期刊《科学》(Science)上。   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学院的Peter

现代免疫学时期概述

  自天然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为免疫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现代免疫学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免疫学从抗感染免疫的概念中解脱出来,进而发展为生物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藉以维持机体稳定性的生物学概念。这一发展时期自60年代迄今发现了胸腺的免疫功能,确认了淋巴

RNAi——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敲除(2)

在构建双链RNA的表达载体时,使用RNA多聚酶Ⅲ来指导RNA的合成。这是因为RNA多聚酶Ⅲ有明确的启始和终止序列,而且合成出的RNA不会带有polyA尾。当RNA多聚酶Ⅲ遇到连续5个胸腺嘧啶时,它指导的转录就会终止,并且转录产物在第二个尿嘧啶处被切下来。U6启动子能被RNA多聚酶Ⅲ识别, 合

基因技术专题-1

专题一:RNA干扰技术(RNAi)1995年,康奈尔大学的Su Guo博士用反义RNA阻断线虫基因表达的试验中发现,反义和正义RNA都阻断了基因的表达,他们对这个结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98年, Andrew Fire的研究证明,在正义RNA也阻断了基因表达的试验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双链RNA。这些

RNAi的功能

1.高通量的研究基因功能在后基因组时代,需要大规模高通量的研究基因的功能,由于RNAi能高效特异的阻断基因的表达,因而RNAi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很好的工具。研究者将线虫三号染色体上2232个基因对应的dsRNA合成出来,并注射到线虫性腺内,然后观察子代细胞分裂时出现的异常表型,结果发现了133个基因

补体如何合成与代谢-生化检验

补体如何合成与代谢:1.补体编码基因:补体成分十分复杂,各编码基因分散在不同的染色体上,补体成分的许多蛋白质分子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显示其遗传多态性。几乎所有补体蛋白均为单位点常染色体等显性遗传。编码人C4、C2、B因子的基因在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与MHC的基因相邻,命名为Ⅲ类组织相容性基因;与C3、

癌细胞有哪些特性,为何能在人身上霸道横行?

  【Technews科技新报】癌症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死因,人们往往“谈癌色变”。有些人生活过度紧张怕东怕西,深恐癌症上身;有些人干脆避而不谈,以为自己绝不可能得到癌症。事实上,多数癌症都是逐渐形成的“慢性病”,许多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还较末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因此面对癌症,人们应尽量理性对待。癌

关于抗体种类繁多的原因

人类生活在杂乱多变的环境中,每时每刻都会触摸到各式各样的微生物,受到一些相似抗原物质的侵扰,从而使机体致病。为了抵御这些外来侵扰,使自身得以持续生存,人体必须构成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种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以抵挡外界的抗原物质,才华免遭其害,保护自己。咱们会从抗体的发作及多样性进行其原因的论述与剖析。1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纳米银及多氯联苯PCB126环境健康风险与转化毒理学研究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组在环境健康风险与转化毒理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陆续发表于Nano Letters (Wang, et al. 2019, DOI: 10.1021/acs.nanolett.9b02127), ACS Nano (Z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构建玉米DNA指纹库上的应用1

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构建玉米DNA指纹库上的应用 康丽丽 周鸿飞(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玉 米是一种重要的饲用、粮用和工业加工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育种方法的改进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育种家们大多数是借用易于 鉴别的形态学和同工酶等遗传标记来辅助育种,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由于各标志物有组织特异性,在同一肿瘤可以出现几种肿瘤标志物,又可在不同肿瘤出现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因此提出了多种标志物联合监测的必要性。根据不同肿瘤和不同肿瘤标志物的特性,适时、适当选择特定肿瘤标志物非常重要。目前不少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尚不确定,并缺乏标准化的试剂、质控标准和测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

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三)

  (二)CD3(T3、Leu4)  CD3分子分布于成熟T淋巴细胞表面,至少由γ、δ、ε、ζ、η5种多肽链组成,与T细胞抗原受体非共价连接(图1-3)。CD3单克隆抗体可诱导CD3多肽和TCR共帽形成(co-capping),并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TCR识别外来抗原与自身MHC分子形成的

Cell重要发现:揭示基因表达调控新层面

  在几乎每个人类细胞的内部都有着一个直径为6微米(大约是人类头发宽度的1/300)的细胞核,细胞核中填满了大约3米长的DNA。DNA被紧密压缩装在细胞核内,其必须要接近细胞的转录机器才能充当指令引导所有的细胞过程。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DNA的包装方式影响了基因表达。现在,Whitehead研究所

Nature:全新抑癌基因网络

  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多处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tumour suppressor network relying on the polyamineChypusine axis”的文章,报道了一种基于多胺hypusine轴(polyamineChypusine

将人体T细胞训练成为“特种兵集团军”的CAR-T疗法

  CAR-T疗法,全称为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Immunotherapy,中文名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与其他免疫治疗技术一样,CAR-T技术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自1989年美国的ZeligEshhar教授首次提出CAR概念以来,CAR-T技术

基因分离克隆的方法

1 基因芯片技术分离目的基因生物芯片是高密度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的微列阵。列阵中每个分子的序列及位置都是已知的,并按预先设定好的顺序点阵。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种,其上固定的是核算类物质,主要用于DNA、RNA分析。分为DNA芯片和微点阵两种。分离目的基因是是指从基因组中发现或找出某个

第四军医大学Hepatology揭示癌转移新机制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叉头框蛋白Q1(forkhead box Q1,FoxQ1)通过反式激活ZEB2和VersicanV1表达促进了肝癌转移。研究论文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665)接受并在线发布。   第四军医

全年龄段男性比女性面临更高呼吸系统疾病风险!

  《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表示,人类出生时,DNA甲基化特征已经显现性别差异,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早期证据,提示哪些婴儿可能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男孩和年轻男性更容易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病毒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

近10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诸领域,为了解病理状态下基因组DNA的变化积累了新资料。目前认为,人类基因组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稳定,诸如基因重排、扩增、缺失,突变和DNA甲基化类型改变等时有发生,这些改变对于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疾病过程的发展与转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Nature Genetics:GWAS和Hi-C技术解密全新癌症相关基因

  睾丸癌是最常见的年轻男性癌症。铂类化疗是较为成功的治疗手段,但仍有少部分男性对其缺乏反应。一般患者的初次确诊年龄在二三十岁,这意味着他们今后的人生不得不忍受长期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伦敦癌症研究所(ICR)的科学家们调查了3万名男性DNA,发现了19种与睾丸癌有关的新基因变异。结合先前鉴定的遗传

基因捕获技术: 创建人类单倍体细胞库

  日前,使用名为“基因捕获”(gene trap)的技术,奥地利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人类单倍体细胞库,这个细胞库汇集了3000 多种细胞系,每个细胞系都具有一种不同的突变基因。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5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渥太华大学教授William Stanford

肿瘤发生中的遗传因素分析

  一、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1.癌家族 癌家族(cancer family)是指一个家系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约20%),发病年龄较早,通常按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以及某些肿瘤(如腺癌)发病率很高等。Lynch将上述特点归纳为“癌家族综合征”。曾经报告过一个癌家族(G家族,图9-1)

流式细胞仪在睡眠性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中的应用

一.睡眠性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睡眠性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髓丧失造血功能、血栓、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发作。PNH的发病率很低,发病原因不详,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系。PNH的临床表现不一,疾病进程多变,给临床的诊断治疗和疾病研究带来很多困难。最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