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东华大学师生与中外科学家共话“科学与人生”

科学家是光鲜的,但你是否能体会科学家曾经经历逆境的顽强与坚韧?科学事业是伟大的,但你是否能感受实验室日复一日的枯燥与寂寞?一名合格的科研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如何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找到一条新路?如何平衡好科研与生活? 围绕青年师生们感兴趣的成长话题,日前,东华大学CALM TALK首次科学沙龙在松江校区开讲。该校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们面向青年师生,畅谈“科学与人生”,让师生们在浓浓的学术文化氛围中传承理念、感受真谛。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刘凝、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田洁分别主持中外科学家访谈。 论坛上,有学生提问,科研的过程非常枯燥,如何寻找坚持的动力?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做科研的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中科院院士何鸣元坦言,如今社会多元,人有很多选择,如果实在没有科研兴趣,可以不做研究,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同样可以成功。 “人往前走,如果你的目标是名和利,那走不远。如果是对......阅读全文

书写新时代奋斗者的答卷——从黄大年到钟扬的时代启示

有了大写的人,才有大写的国。近些年来,两个中国科学家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颂。黄大年——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在毅然归国后的7年里,推动中国深部地球探测技术实现跨代飞跃;钟扬——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在生命的最后16年,扎根青藏高原,带领团队收集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从

首届创新中国论坛在京举行

李政道李佩王志珍黄祖洽叶铭汉秦伯益朱清时张信刚张杰吴德星胡建淼林崇德韩水法章启群熊丙奇   王长乐  10月31日,以“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议题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举行,来自全国教育界、知识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针对创新与人才培养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美

徐如人:格物探微 景行如人

  出身名门诗礼乡 经难求学图报国  1932年3月16日,徐如人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下管镇。那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徐如人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当过教员,办过学校。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父亲徐浩抗战期间任浙江省国民党省党部书记长,母亲刘谱人曾执教于浙江省立高级助产学校

化学担当——记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

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其人其书及其精神

今年是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出版70周年。该书是中国现代史上迄今为止极少数在中国出版但在西方某个科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专业书。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谁。在美留学的大陆学生,除非所学专业和人类遗传学有关,恐怕大多数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谁

2013大学新生第一课:校长书记都说了些什么

新生第一课   9月开学季,各个大学迎来了一张张青春的面庞。从踏入象牙塔之日起,新生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实现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过渡,而带他们完成这项任务的有辅导员、老生,还有大学校长。每年的新生第一课都是由校长、书记主讲的,今年,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做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nb

申泮文:爱国是心灵深处的“化学反应”

  学人小传  申泮文,祖籍广东省从化市,1916年9月7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6—1959年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员、副教授;1959—1978年任山西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教授;1978年起,任南开大学化

“国科大”:承载国家科学梦

  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生来说,在学院楼里走动时,“一不留神”就会见到那位高个子老师——他们的“院士院长”席南华教授。  实际上,这所大学里将充满这样“惊喜的偶遇”。一个月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名后首次开学典礼上,席南华、高鸿钧、万立骏、朱日祥、傅伯杰、康乐、李国杰、吴一戎、李树

科研特区何去何从——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帮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稳脚跟。如今,作为北生所所长的王晓东是否实现了他当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着怎样的渊源?如何带领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临着哪些问题,未来的路在哪里?请看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会举办的

致毕业:校长的叮咛是大学期间最后的礼物

大学生们常说,大学里有两次见校长的机会。一次是在开学,一次是在毕业。一次是兴奋,一次是伤感。在他们告别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际,校长的叮咛是他们大学期间最后的礼物,也是受用一生的良言。 精神 做永不褪色的科大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做永不褪色的科大人,就是要永葆科大人的

致毕业:校长的叮咛是大学期间最后的礼物

大学生们常说,大学里有两次见校长的机会。一次是在开学,一次是在毕业。一次是兴奋,一次是伤感。在他们告别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际,校长的叮咛是他们大学期间最后的礼物,也是受用一生的良言。精神做永不褪色的科大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做永不褪色的科大人,就是要永葆科大人的本色,科学精神始终

盘点2014年令人关注的科学人物

   科学家,可能是最不愿意站在聚光灯下的一个职业群体。与政界领袖、演艺人士、体育明星等公众人物相比,他们在大众传媒上相对较低的曝光度和关注率,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判断。  大部分时候,他们低调而务实,更愿意安心于各自的事业领域,与同行交流看法,切磋专业问题。然而,用知识创造、技术发明为人类社会谋求

九旬院士17载科教实验:挽起科学“小手”

   从去年1月开始,高一学生江雨涵加入了一场科学教育“实验”。周末,她会跨越大半个京城,到清华大学物理系高级工程师顾晨的实验室,研究“高温超导体”。  这场走过了17载岁月的“实验”,叫作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每年,俱乐部都会组织一批像江雨涵这样学有余力、爱好科学的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

钱伟长:科学巨子 传奇人生

  一个黑色的星期五。   钱伟长,为中国人熟知的科学家,“三钱”中的最后一位,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岁的一生。   这位爱国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犹如一条大江,时而浩荡,时而曲折。像很多同辈的中国科学家一样,钱伟长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

纪念贝时璋:创生物伟业 抒科学豪情

  2009年10月29日上午,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在安睡中辞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仙去,留给中国生命科学的是闪闪发光、永不熄灭的思想光芒。因为他,中国生命科学从上世纪初就开始部署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现象研究,不仅迈出了

朱光亚: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1991年4月27日,新当选的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右)和名誉主席钱学森在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   他扎扎实实地做事,却有战略家的眼光;他“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却是轰轰烈烈的大事。2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

北大120校庆日,Cell Stem Cell发布邓宏魁教授访谈

  尽管师生关系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却并没有在科学研究中凸显出来。Cell Stem Cell杂志在为期一年的系列专题中采访了许多不仅在学术上取得杰出成就,也是优秀导师的科学家——邓宏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BioArt特编译此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推送给大家,愿每位年轻一代的科研人都能在探

胡文平:我的舞台在中国

   从金属防腐到电子学,再到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研究,胡文平“转战”的领域不断叠加。正是多学科交叉的背景,让这位“抓住青春尾巴”的科学家在中科院“功能pi—体系的分子工程”B类先导专项中大展拳脚。  每逢要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伙伴开会交流时,胡文平大多选择“绿色”出行,骑上一辆半新的自行车穿过中关村

聚焦“超分子组装” 建设“高分子结构与动力学”研究平台

   鸡蛋煮熟后为何会凝固?肥皂为何能去除污物?如何精准控制材料的功能与性质……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是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课题。  11月21日至23日,美国工程院院士Edwin L. Thomas,欧洲科学院院士Egbert W. Meijer,以色列科学院、欧洲科

纳米小世界里挥洒大写人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

  和大多数学者一样,刘忠范的办公室里放着成堆的书籍,在整齐排列的书架上,一小张加塑封的白纸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本身。因为过程当中隐藏着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目标,这也是科学家们乐此不疲之奥秘。”刘忠范告诉记者,这是自己刚回国的时候提笔赠与学生的。“你看纸边都有点泛

龚怡宏:东渡西归的科研报国路

   从事自然科学要有严格的思维方式、缜密的逻辑。不能只凭感觉,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用数据说话。  龚怡宏与学生探讨课题。  一张黑白泛黄的博士同学合影摄于1989年的东京大学,一张色彩绚丽的师生合影摄于2015年的西安交通大学,这两张照片静静摆放在“千人计划”学者、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人工智能与

高伯龙院士:至纯至强之光

  高伯龙(1928.6.29~),激光陀螺专家。原籍广西岑溪市,生于广西南宁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自1975年起,高伯龙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醒民:遨游在科学的三维世界里

  《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李醒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定价:158.00元  他,从1980年写毕业论文开始,到毕业后做研究至今30年里,写了36篇论文,翻译了15本书,出版过17本著作,从未申请过课题,也不参与任何评价,不曾拿过国家一分钱。他就是中国科学院

高福:科学家要勇于上前线

   2014年,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非洲埃博拉疫情来势汹汹时,高福院士临危受命,作为中国疾控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队负责人,带领队员远赴西非国家塞拉利昂,投入了一场与病毒对抗的鏖战。  然而,对高福来说,这种让人听着都心惊肉跳的经历,却早已是家常便饭。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圆满结束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圆满结束 谷超豪孙家栋获最高奖   胡锦涛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温家宝讲话 李长春习近平出席 李克强主持   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片来源互联网   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技

报告文学:钟扬,解密“种子”的基因

5月2日是我的生日。三十五岁以后,每到这一天,我会最深刻地认识到:父母是我最好的老师。海拔越高的地方,植物的生长越艰难,但是越艰难的地方,植物的生命力就越强。——摘自钟扬日记 武汉市武昌一个普通小区,住着钟扬的父母。同是八十二岁的钟美鸣、王彩燕夫妇,退休前在湖北省教育厅机关工作。这是一个温馨的

吴立新院士的海洋传奇:忘记背后 努力向前

   喜欢流行音乐,着西装,戴眼镜,善直言,开朗,成果多,是人们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荣耀的背后,吴立新还有艰苦的成长记忆,勤奋的求学时光,执着的他乡寻梦,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老友的感激,对新身份的思索……吴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导学生

“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向浙大捎来书信

  “我热切地期盼大家都能怀着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成为秉承‘创新、拼搏、奉献’精神的国家栋梁,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这是在10月15日举办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暨《“八一勋章”英模风采录》赠书仪式上,浙江大学杰出校友程开甲院士写给学

张杰院士卸任上海交大校长 林忠钦院士接任

   2006年11月27日,张杰由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正式当校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交大最年轻的校长。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千名毕业生听不到他们“杰哥”的毕业致辞了。这个“校长保留节目”已持续了整整10个学年。  23日上午,随着中组部任免决定的宣布,张杰院士不再担任上海交大校长,由常务副校长

张泽院士:尊重人才和知识的氛围在高校还远没有形成

作学术要像宗教信仰那样痴迷 尊重人才和知识的氛围在高校还远没有形成 2007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和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韩晓东领导的“首次发现共价键晶体及非晶结构一维纳米材料的大应变塑性形变”入选中国高等学校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这是国家开展全国高校科技进展表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