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抗凝药或增加脑组织附近出血率

日前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载文称,在2000年—2015年间,丹麦的硬膜下血肿发生率的增加或与抗血栓药物使用增加有关。这些抗血栓药物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等。 丹麦欧登塞市南丹麦大学和欧登塞大学医院大卫·盖斯特博士和同事在10010位年龄20岁—89岁的患者中开展了一项研究,这些患者在2000年—2015年第一次出现硬膜下血肿;另有40多万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和抗凝药使用的确认数据来自丹麦基于人口的地区数据和全国数据。 在硬膜下血肿的患者中(平均年龄69岁),有47%的人在服用抗血栓药物。研究人员发现,就与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风险关系而言,低剂量阿司匹林为低风险,氯吡格雷和直接口服抗凝药为中等风险,维生素K拮抗剂(VKA)为较高风险。同时使用一种以上抗血栓药物,与硬膜下血肿风险显著增加相关,这种情况在合并使用VKA和某种抗血小板药物(如低剂量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阅读全文

抗凝药或增加脑组织附近出血率

  日前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载文称,在2000年—2015年间,丹麦的硬膜下血肿发生率的增加或与抗血栓药物使用增加有关。这些抗血栓药物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等。   丹麦欧登塞市南丹麦大学和欧登塞大学医院大卫·盖斯特博士和同事在10010位年龄2

新型口服抗凝药不增加脑微出血风险研究概要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剂)不增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微出血的可能性。研究者Tsukasa Saito(日本旭川医科大学)表示,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剂的房颤患者在1年内没有发生脑微出血。    研究者对69例非瓣膜性房

NSAID与抗凝药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欧美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抗凝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中,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或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与临床相关性出血及大出血具有相关性。论文于4月1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3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此项研究共纳入8246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并评估了抗凝药利伐沙

研究揭示抗凝栓药或增加脑出血几率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抗凝栓药的使用或能改变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这些抗凝栓药物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等。相关论文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丹麦大学的David Gaist及同事分析了10010位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以及40多万对照组的数据。实验组

房颤抗凝的博弈——血栓 vs 出血

  作者:John Mandrola(医学博士,临床电生理学家,美国肯塔基州)    如何将群体数据应用于你所面对的患者?伴有额外卒中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使这一问题变得极富挑战性。你想使患者获益——预防卒中,但事实上却使患者承担额外的风险——出血。    这些案例令我很纠结:    ? 54岁男性

房颤抗凝中的出血风险管理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该病最令人担忧的并发症是心源性卒中。房颤与卒中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约增加5倍,更重要的是这类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体内血栓的主要来源(90%)是左心耳。    美国已批准左心耳封堵术用于此类患者的预防止

服抗凝药暂停后或不宜用桥接抗凝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暂时中断口服抗凝药(OAC)治疗的患者约有1/4接受桥接(Bridging)抗凝治疗,并且桥接抗凝治疗与出血和不良事件风险升高相关。论文12月12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    此项前瞻性观察研究为ORBIT-AF,共纳入7372例接受OAC治疗的房

口服抗凝药联用NSAID需谨慎

  公布于ESC年会的RE-LY试验结果显示,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与患者出血风险升高及住院率较高有关。房颤患者使用NSAID后获益与未使用NSAID但接受达比加群治疗者相似,但研究者认为联合使用NSAID与口服抗凝剂时必须对患者进行谨慎的风险/获益评估。    Michael D. E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凝血监测

    目标特异性口服抗凝药(TSOAC)是血栓栓塞疾病治疗的新兴替代治疗选择。在TSOAC研发前,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是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的支柱。尽管维生素K拮抗剂非常有效,但由于治疗窗窄、起效慢并且容易与药物和食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时需要常规监测。而由于频繁的实验室检测和剂量调整,患者

口服抗凝与抗血小板联合如何平衡缺血和出血风险?

  对于使用口服抗凝剂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尽管曾有指南建议给予三联抗栓治疗,然而迄今并无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显示三联治疗最为合理。事实上,临床医生对双联治疗是否有效、三联治疗是否安全等问题的顾虑也并非杞人忧天。    临床研究显示,在需要使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需行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