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一饮一啄并非普适健康饮食或因人因时而异

饮食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多个方面,与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代谢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十年来,饮食建议总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高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甚至癌症。 实际上,营养学家指出,有关人们应该吃什么存在的分歧反映了人体科学研究的不足,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解决什么是最佳饮食,以及饮食如何因不同生命阶段及个人而异的问题。 近日,《科学》推出“饮食与健康”特刊,用4篇论文探索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在这一领域中持续存在的各种争议。例如应该摄食多少脂肪,进食频率应该怎样,肠道菌群扮演了何种角色,甚至运动员应该有何种食谱,等等。 “自从营养作为一门科学学科以及政府膳食指南公布以来,关于什么是健康饮食的争论就一直存在,而肠道菌群等诸多因素又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系的Tiffany Weir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时间回到1955年,当时,美国总......阅读全文

“酸碱体质”原是伪科学吃什么都改变不了酸碱平衡

  近些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体质易患癌”“碱性饮食可以改变酸性体质”等所谓的养生理论风靡一时。有不少人表示,自家老人曾听信“酸性体质有害身体健康”的说法,花了不少钱购买相关保健品,但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有的人甚至改变了饮食行为,追求“碱性食物”,规避“酸性食物”,结果造成了营养不平衡。近

七月流言:疫苗可以不用接种?

  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7月共有9条流言上榜。  1. 疫苗可以不用接种  流言:  疫苗总“出事”,最好不要接种疫苗。  真相: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

用化学常识解释转基因

  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经常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如今喜欢看书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年龄,大家多数是60后、50后,少数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化

白米饭是“垃圾食品”? 哈佛大学建议少吃白米饭

  白米饭是中国南方民众的主食,而吃饭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例如熟人碰面的第一句话往往会说"吃饭了么?"稳定无忧的工作还被称为"铁饭碗".然而,白米饭吃进肚子里很快转化为糖分,因此近年来有不少声音称其为"垃圾食品".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布的"健康饮食金字塔"中,白米饭(white rice)赫然高居塔尖

“酸碱体质理论”是科学还是谎言?

  近日,一则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当庭承认骗局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北青报记者从美国圣地亚哥高等法院了解到,该赔偿金额由当地陪审团决定,该案件审理已达1045天,目前尚未结案。不少网友表示,自家老人曾听信保健品销售人员关于“酸性体质有害身体健康”的说法,花了不少钱购买

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对于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面包、奶酪、酒类、酱类等古老的食品可以看出,人类对酶的应用几乎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当然,在19世纪后期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尤其是酶学诞生之前,人类所利用的酶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经验及朴素总结。人

酶学技术在食品加工与食品质量检测中的运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对于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面包、奶酪、酒类、酱类等古老的食品可以看出,人类对酶的应用几乎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当然,在19世纪后期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尤其是酶学诞生之前,人类所利用的酶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经验及朴素总结。人

食品标签与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的司法处断

   编者按:近年来,针对食品问题的打假案件逐渐增多,很多是针对食品标签问题,但食品经检验质量却完全合格,对此应否适用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十倍惩罚性赔偿,经常引起争论。作者对此类情形作了梳理,认为对于标示缺失或标示不当,消费者因此主张十倍惩罚性赔偿的,均可予以支持;但对于标示瑕疵,则不应支持惩罚性赔偿。

Cell颠覆传统认知,健康饮食因人而异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节食不起作用?一项来自以色列的研究在一周的时间内追踪了800人的血糖水平,显示即便我们都吃相同的食物,人与人之间代谢食物的方式也有所差异。这些发表在11月19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个体化营养能够帮助人们鉴别出哪些食物有助或妨碍他们的健康目标。  血糖与糖

Cell:健康饮食因人而异,根据血糖水平制定个体化营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节食不起作用?一项来自以色列的研究在一周的时间内追踪了800人的血糖水平,显示即便我们都吃相同的食物,人与人之间代谢食物的方式也有所差异。这些发表在11月19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个体化营养能够帮助人们鉴别出哪些食物有助或妨碍他们的健康目标。  血糖与糖

Cell颠覆传统认知,健康饮食因人而异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节食不起作用(延伸阅读:Nature:节食怎么就这么难?)?一项来自以色列的研究在一周的时间内追踪了800人的血糖水平,显示即便我们都吃相同的食物,人与人之间代谢食物的方式也有所差异。这些发表在11月19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个体化营养能够帮助人们鉴别出

8月“科学”流言榜: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赵竹青)纷扰的信息之下,真相究竟如何?日前,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8月科学流言榜”,解答了“西瓜400天不腐烂是喷了防腐剂”、“喝纯净水会让人形成酸性体质,导致钙流失”等11条流言背后的科学真相。  1. 西瓜400天不腐烂是喷了防腐剂?

这些食物中竟含有天然毒素!预防及解毒措施了解一下?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小剂量作用于机体就能与机体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导致机体正常生理机能被破坏而引起一系列病变,甚至造成死亡的物质。由于毒物进入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现象称为中毒。  食物中的毒素是一类常见的毒物。根据来源可以将食物中的毒素分为天然毒素、诱发毒素和

漫漫科研路 情系健康梦

博奥生物集团外景图  流传千年的中医典籍,世界领先的生物芯片,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健康,炙手可热的云端大数据平台,这四个非常重要且彼此看似有些距离的领域是否能有交叉?   有,这个点就是基因。多重注意力叠加的背后,是现代生物科技的爆发。   12月26日,中关村促进健康服务业论坛在京举行,博奥颐和健康科

“神奇”的酵素,到底是什么?

  “酵素”的字面含义是“酶”  对生物化学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酵素”的确是“酶”的旧称,也是现在日本和台湾对“酶”的别称。“酵素”和“酶”,英文名都是Enzyme。健康人体是一个稳态系统,可以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调节酶的合成、活化、分解过程,从而将某种酶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只有在

维生素:吃?或不吃?这是一个问题

  尽管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对于营养补充品是否能够真的提高健康水平,研究者们还是无法达成一致的观点。  1911年,波兰生物化学家Casimir Funk发现在那个时候很神秘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脚气病在某些地区更加常见,这些地区的人们的主食是去壳的大米。于是,他用一组患病的鸽子进行了实验,在被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膳食指南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很多膳食指南通常会遭受各种质疑声,其被指责并没有一定的证据,或者不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并不能与营养科学所联系,同时有人也认为这些膳食指南并不能够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如今对于我们而言或许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膳食指南的目的了,其能够给我们传输很多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公众视野中的膳食指南是什么样的,

春节将至 人们希望既吃得好又不影响身体健康

近日一名小游客在展示黑龙江哈尔滨的“雪屋”餐馆特色食品――冻饺子  完美的“金字塔食品”  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在营养学家的眼里,被国人视为“辞旧迎新”标志之一的饺子堪称完美的“金字塔食品”。营养学家指出,饺子总体营养成分搭配合理,非常符合平衡饮食的金

牛奶其实无助睡眠 豆类含蛋白质更高

  西班牙《国家报》7月18日报道称,虽然长辈们不断向后辈灌输一些所谓营养“传说”,但许多说法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而纯粹是夸大其词。该报列举了6条常见的饮食误解:  1,早餐是全天最重要的一餐  虽然不能说这句话完全是错的,但任何话都不能说得如此绝对。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全天最重要的一餐,吃早餐

无糖食品粗粮饼干“健康食品”多属概念炒作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购买所谓的“健康食品”,如无糖食品、粗粮饼干、零脂肪乳酸饮料和非油炸食品等。这些食品真如厂家宣传的那般健康吗  “不添加蔗糖”就是无糖食品?  【回应】“不添加蔗糖”不等于“无糖食品”,很可能添加其他“糖”  市场上很多糕点、饼干、酸奶等食品都在包装上写着“不添加蔗糖”。一

食品资讯一周热闻(9.22—9.28)

  一、国内热闻  1、通知·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9年第33号〕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便食品、饮料、水产制品、饼干、薯类及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类食品398批次样品(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ac.nifdc.org.cn/)

红肉是“致癌物”还是“致癌风险因素”

  今年9月,《柳叶刀》杂志刊载的两篇论文得出了违背规范膳食指南及冲击健康饮食方式的结论,那就是多吃脂肪,死亡率低;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风险;饱和脂肪减少中风的风险,这引起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许世卫、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和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等专家的质疑与反驳。  

红肉是“致癌物”还是“致癌风险因素”

  今年9月,《柳叶刀》杂志刊载的两篇论文得出了违背规范膳食指南及冲击健康饮食方式的结论,那就是多吃脂肪,死亡率低;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风险;饱和脂肪减少中风的风险,这引起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许世卫、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和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等专家的质疑与反驳。  

吃粗粮跟着年龄走

  如今,曾经退居“二线”的粗粮又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研究表明,增加全谷物或谷物纤维摄入,对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具有潜在的益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全谷物及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但不同年龄段人群粗粮的摄入有所差异。图片来源于网络  婴幼儿

重磅级文章解读2019年衰老领域研究新进展!

  时至岁末,转眼间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0年,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里,科学家们在机体衰老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年度科学家们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Fouquerel et al. (2019). Mol

中医保健 莫入猛吃绿豆误区

  中医保健因时因人而异 莫入猛吃绿豆误区  中医学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按照中国的习惯,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一般在每年阳历的5月5日左右。入夏后,气候炎热,人们食欲减退,摄入营养相对减少,而且白天时间较长,夜晚时间较短

为什么说个人营养健康关乎“大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每个人对自身健康、国民健康都有责任,只有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人人从我做起,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本期嘉宾:  王陇德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民之所望,政之所为。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

调查称蛋糕店大多都用植物奶油 用量靠估计

面包房总是充满诱惑力一种咖啡中含“植脂末”  这下“灾难”了!爱吃蛋糕的爱喝咖啡的都得小心点  因为蛋糕、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饼干、咖啡伴侣中常常藏着“植物奶油”,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高发  A  最简单的划分是植物奶油和动物奶油。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盐、奶粉等加工而成的;动物

2018年微生物领域都有哪些惊人发现?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是10的13次方,而与人体共生的细菌比人体细胞还要多10倍,其中肠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种不同的细菌。早在1886年,就有学者发现了大肠杆菌对消化有辅助作用。由此而展开的,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常见肠道菌的发现和功能探索也开启了早期人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