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创造:跨国药企的新转变

作者: 黄海昀 来源: 新快报7月2日,全球第二大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GSK)全球副总裁Dr.PerryNisen博士亲自来到中国上海,宣布在华设立全程研发中心。与此前的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只负责药物研究的一部分不同,GSK中国研发中心将承担从新药开发、临床研究到产品注册整个医学领域的研发工作。 无独有偶,7月15日,罗氏制药也向记者透露,其年内将在中国设立全球药品开发中心,届时罗氏将成为在华完成药物研究、药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环节等整体价值链布局,以加快新药在华的上市时间。 从2002年诺和诺德率先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以来,近几年,跨国制药企业掀起一浪又浪的中国研发热潮。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诺和诺德、罗氏、阿斯利康、礼来、诺华、辉瑞等制药巨头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不过,此前跨国药企的中国研发中心仅仅是其全球总部研发的一部分,如: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主要针对全球一至四期的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和研究报......阅读全文

医药产业发展“三境界”

  在2014年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上,仍是广药、扬子江等企业占据前几名。主营收入100亿元的医药工业企业由上届的9家增加到11家,其中,排名前两位的广州医药集团、修正药业集团的主营收入双双突破400亿元;另外,主营收入在50—100亿元之间的企业则由上届的19家增长到25家,主营收入5

专访颇尔中国区生物制药总经理和全球产品经理

  2016年12月6日,致新、致速、致臻——颇尔PegasusTM Prime除病毒过滤器产品发布会暨除病毒技术交流会在上海举办。期间,对颇尔生物制药部总经理Cindy女士及颇尔全球产品经理Martens Aernout先生进行了采访,并请他谈到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及其对于生物制药行业未来发展的个人观

深度对话辉瑞:秉持初心,因势创变,继续深耕中国

  大咖语录  我们不仅仅是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者,  更应该是中国大健康生态体系的建设者和价值提供者。  ---辉瑞中国国家经理苗天祥先生辉瑞中国国家经理 苗天祥先生(中)  2018年5月,辉瑞中国迎来了新一任国家经理——苗天祥先生。对其而言,从CFO到CEO的角色转变,无疑在履历上添上了“浓墨重

我国医药外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全球医药外包转移及国内外包需求释放,我国医药外包未来成长空间较大,行业呈现“一超多强、两极分化”格局,CMO成长迅速且以化学药为主,国内具备国际资质认证的CRO企业是国内外药企进行药品全球化布局的首要选择。  一、我国医药外包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外包服务行业与全球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受政策环境

变革时代的生物医药发展—聚焦中国生物医药高层峰会2015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正经历着非常快速的发展。 据统计,生物医药领域2014年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速13.95%和11.82%,成为为数不多的远超GDP增速的行业之一。到2015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5—1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将保持12%—20%左

汤森路透BioWorld:十大制药新闻

  2014年之于生物制药产业,仅用“好”来形容远远不够。繁荣的资本市场、创记录的IPO数量以及几年前还只是理论、而今年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科学技术,都为这一年添上了浓墨重彩。近日,BioWorld总结了2014年生物制药领域最重大的十个事件与趋势。其中,西非的埃博拉疫情高踞榜首。  1.埃博拉疫情

中国西药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生物技术崭露头角

  2016年,中国西药出口额达到314.83亿美元,占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比重的56.8%,同时,中国医药海外并购达到25个,并购金额超过55亿美元,获得美国ANDA数量达到75个,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路径日益清晰,中国西药国际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医药产业国际化开启新征程。   中国是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过去五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揭秘国内外药企罕见病药市场掘金路线图

  2017年,全球罕见病药物市场总额达703亿美元。VC投入到罕见病领域的资金额也逐年上升。  罕见病虽小,却是一门大生意。《我不是药神》药物原型格列卫,最初就是以“孤儿药”获批,最后成为年销售峰值逼近50亿美元的超级“重磅炸弹”。  在美国,孤儿药是“重磅炸弹”的摇篮,有的甚至是药企巨头的支柱。

GSK业务分拆合并进入白热化阶段!对中国业务有何影响?

  从中国区到全球,GSK无论是业务架构还是人员安排都在近期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GSK将重心转向业务增长的信号明显。一切似乎都在印证Emma Walmsley近期宣布的将GSK业务分拆为两部分的商业计划并非是一纸空谈。继一周前,GSK宣布中国区领导层调整之后,本周GSK全球宣布一项重大的人事变动。 

赛诺菲的“中国速度”

  “对于中国市场未来潜力的判断,我们和其他跨国公司的认识是一致的,中国无疑已经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场,这也是赛诺菲要加快在中国市场扩展速度的根本原因。”10月16日,欧洲最大的医药公司赛诺菲-安万特大中华区副总裁卫平面对媒体时,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吝赞美之词。   卫平是在该公司与中国单点规模

如何应对跨国药企向中国转移新药研发业务?

  师夷长技以自强――承接跨国药企向中国转移新药研发业务的分析及建议   国际制药企业继在中国开展“生产转移”后,又开始“研发试水”,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转移其研发业务,或将其研究业务外包给中国的研发外包企业。本文在分析国际制药企业向中国转移研发业务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其转移研发

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药出口须转变模式

“医药企业可改变以出口为主的国际市场开拓模式,用契约模式和投资模式取代,以减少市场进入所需的时间成本和规制成本。”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日前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但需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主动参与国际合作。 从今年1月至4月的数据显示

鼓励新药研发潜台词:合作是大势所趋

  药品器械审评体系迎来了近五年内的首次重大调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将新药的定义由现行的"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调整为"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同时规定研发机构科研人员可以持有新药上市许可,优化创新药审批程序,并允许

“重销售轻研发” 中国制药企业的未来在何方?

  从创新药研发乏力,到疫苗事件当事公司“重销售轻研发”,中国医药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几乎成为行业通病。然而,放眼其他行业,这一问题也有着轻重程度不同的体现,企业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尚不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

“疫苗事件”引发企业研发新命题

  从创新药研发乏力,到疫苗事件当事公司“重销售轻研发”,中国医药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几乎成为行业通病。然而,放眼其他行业,这一问题也有着轻重程度不同的体现,企业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尚不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

两大药企并购,总额超1200亿

  近日,跨国药企赛诺菲宣布以116亿美元收购血液病公司Bioverativ;新基以约90亿美元买下CAR-T“三巨头”之一Juno Therapeutics公司。   低迷了一年的全球医药并购,在2018一开年来了两针强心剂。   近日,跨国药企赛诺菲宣布以116亿美元收购血液病公司Biove

《中国CRO产业图谱》重磅发布

CRO产业简介  随着国内新药研发热情的日益高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迫在眉睫,CFDA成为ICH成员的推波助澜,国内药品监管、审评标准提升加速,开始真正融入国际药品监管体系,CRO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一大批本土优秀CRO企业迅速崛起,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中国CRO产业也迎来了新的高峰。  CRO

深度好文:从可口可乐的技术秘密看医疗器械的知识产权

  小贴士: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疫苗产业期待迈出国门

  疫苗产业已成为近年来医药市场上异军突起的领域。   目前,世界疫苗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美元。据全球资讯机构PharmLive预测,全球疫苗市场还将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全球疫苗市场总规模将达350亿美元。   《中国科学报》记者从第三届中国疫苗聚焦峰会上了解到,我国已成为

私有化后再上市 药明康德的三步走战略

  从宣布私有化到私有化完成,无锡药明康德仅仅花了2015年8月初到12月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得以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如今这家曾以33亿美元从纽交所退市的中国最大外包研发机构,又用了一年时间,开启了旗下全资子公司药明生物的赴港上市之旅,私有化后分拆上市计划再进一程。  2017年1月4日晚上,药明康

治愈率96%!干掉新冠病毒的这家药物公司是不是大忽悠?

  “双黄连”一夜封神,又遭遇各类质疑,让人一声叹息。  击败新冠,光靠隔离还是略显被动,找到药物才是关键。在卫健委第四版的《新冠病毒诊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方案中,真正可试用的药物仅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α-干扰素和此前用于抗艾滋病毒的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一线还是缺少实质上的抗病毒药物。  不过这

罗氏、辉瑞、GSK等将迎来最大专利悬崖危机?

  2019年,来自MNC的诸多重磅产品纷纷面临着专利悬崖的巨大挑战。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的挑战之势已逐渐清晰,而即便在专利期内也可能面临着的降价压力则更是让诸多原研厂家如鲠在喉。一句话,持续已久的好日子,或许真的到头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重磅产品即将面临专利悬崖,全球制药巨头们无疑将迎来一段艰难

从FDA的审批分析孤儿药的发展前景

  都已四月份了,介绍FDA2013年批准27个品种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下表做一简单总结。   仅指突破治疗(breakthroughtherapy)和快速审批(fasttrack)两种模式,不讨论优先审查(priorityreview)和加速批准(acceleratedapproval)

专访天境生物:完成B轮融资,专注“创新生物药”研发

  “创新药的研发是世界级难题。如何研发创新药?是大家都在探索的问题,同时也是天境生物创立、发展至今始终关注的焦点。”这是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臧敬五博士在接受生物探索时多次提及的话语。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公司,立足于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类疾病领域的创新药

2016中国制剂出口TOP10:恒瑞业绩最好,增长最快不是他

  2月10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了最新中国医药产业进出口情况,总结2016年总体外贸形势,在制剂国际化方面,恒瑞业绩拔得头筹,增速近300%,但增长最快的却是珠海联邦,其在印度、西班牙、埃及市场表现强劲,增速近400%。  先看总体成绩单:  2016年我国医药外贸进出口步入低速增长期。

杨大俊:“无药可医,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就是研发方向

“千人计划”专家、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博士  “在我们那个年代,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是在高考制度恢复后的首次全国统考考上的大学,当时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顺利考入理想的学校,入读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我倍加珍惜。”杨大俊博士回忆过去的学生岁月,开玩笑说:“我记得那时候浑身的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IVD)市场与需求

  1. 什么是体外诊断(IVD)行业?  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血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我国医院里俗称的“检验检查”中的“检验”包括了IVD的大多数细分种类——如①生化诊断(clinical chem)、②免疫诊断(immunoassay)、③分子诊断(M

我国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一类新药不超五种

核心阅读  目前,我国生产的药品,多以仿制为主,自主创新犹如凤毛麟角。  中国创新药少,一是因为企业规模较小、研发经费有限;二是因为审批门槛较高、审批时间漫长。  全球天然药物、药用植物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为中国药物创新带来机遇。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古籍中发现青蒿素,并获得世界最高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