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症起源观念受到挑战

帕金森病影响着世界上大约七百万到一千万的人口,患上该病就意味着会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并出现一些精神紊乱症状以及认知损伤。普遍观点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相关阅读:Nature发布帕金森病研究重要发现;Science揭示帕金森病病因基础。然而,最近在果蝇中的一项研究显示,发生在帕金森病中的神经退化,是由于细胞中的内质网应激,而不是之前认为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这项研究发现,当使用某些化学物质阻断内质网应激时,与疾病相关的神经元死亡就受到抑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 Death & Disease》。 一些遗传形式的早发性帕金森病,通常归咎于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没有可靠的能量来源,神经元将退化和死亡。这可能并不是受到帕金森症影响的细胞内所发生的全部事情。英国莱斯特大学MRC毒理学部门的研究人员,利用常见的果蝇进行深入调查;之所以使用果蝇,是因为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遗传学模型。 在人类受试者开展的研......阅读全文

线粒体的形状

  线粒体一般呈短棒状或圆球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还可呈环状、线状、哑铃状、分杈状、扁盘状或其它形状。成型蛋白(shape-forming protein)介导线粒体以不同方式与周围的细胞骨架接触或在线粒体的两层膜间形成不同的连接可能是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原因。

线粒体的功能

主要功能:1,能量转化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线粒体负责的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2,三羧酸循环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会被主动运输转运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丙酮酸会被氧化,并与辅

线粒体分离实验

实验材料 细胞试剂、试剂盒 RSBMS 缓冲液仪器、耗材 Dounce 匀浆器实验步骤 1. 用 11 ml 冰上预冷过的 RSB 重新悬浮细胞,转移到一个 15 ml 的 Dounce 匀浆器中RSB(使组织培养细胞膨胀的低渗缓冲液)10 mmol/L NaCl2.5 mol/L MgCl210

线粒体的组成

  线粒体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水、蛋白质和脂质,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辅酶等小分子及核酸。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既有可溶的也有不溶的。可溶的蛋白质主要是位于线粒体基质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不溶的蛋白质构成膜的本体,其中一部分是镶嵌蛋白,也有一些是酶。线粒体中脂类主要分布在两层膜中,

为什么线粒体自噬被抑制,线粒体数量减少

因为线粒体活性进入休眠状态。线粒体自噬被抑制,线粒体数量减少,会使线粒体代谢引起氧化,导致线粒体活性细胞进入休眠状态。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

Nature新文章:论异病同源

  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微生物学家和结核病专家Jeffery Cox博士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一个处于帕金森病研究中心的蛋白质也在破坏结核致病菌中起关键作用。   这一名为Parkin的蛋白是帕金森病的研究热点,它的功能失常与神经细胞丧失相关。Cox和同事们现在报告称,发现Parkin也

简述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年龄老化  P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岁以上发病,这提示衰老与发病有关。资料表明随年龄增长,正常成年人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会渐进性减少。但65岁以上老

关于帕金森病的护理介绍

  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无特殊要求。服用左旋多巴制剂的患者用药应与进餐隔开,应餐前1小时或餐后1个半小时用药。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近来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于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帮助。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数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晚期

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因部分大脑深部核团的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导致大脑多巴胺生成减少,从而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运动迟缓等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在中晚期以后,许多患者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药物疗效减退、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通过药物调整也无法解决。  在过去的三十

关于帕金森病病理生理介绍

  帕金森病突出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以及黑质残存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Lewy body)。出现临床症状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纹状体DA含量减少在80%以上。除多巴胺能系统外,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疾病预后介绍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人疾病进展的速度不同。目前尚不能治愈。早期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多可很好的控制症状,至疾病中期虽然药物仍有一定的作用,但常因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疾病晚期由于患者对药物反应差,症状不能得到控制,患者可全身僵硬,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长期卧床

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介绍

  1、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状,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2、 用药原则: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

关于帕金森病的症状概述

  1.一般资料 [1] 多见于中老年,呈隐袭性发病,5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90%以上,慢性进展性病程,5~8年后约半数患者需要帮助。震颤、强直、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与姿势和平衡障碍为其主要表现。  2.首发症状 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首发症状依次为震颤(70.5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sta

帕金森病致病基因之PRKN

想调整研究方向,获得学术研究突破口?想获得论文选题思路,提高发文命中率?你需要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赛业生物专栏《Gene of the Week》每周会根据热点研究领域介绍一个基因,详细为您介绍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况和应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学术研究敏锐度,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续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制备

为模拟人类PD,理想的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出生时数量及形态正常,青年时期开始逐渐选择性地减少,减少量超过50%,且容易通过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方法检测到; (2)模型应能容易检测其运动功能的损伤,包括运动迟缓、肌僵直和静止性震颤等PD的主要症状; (3)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发生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吩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

【帕金森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部分患者脑电图见有异常,多呈弥漫性波活动的广泛性轻至中度异常。颅脑CT除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外,无其它特征性改变。脑脊液检查在少数患者中可有轻微蛋白升高,倘有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和5-羟色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的含量降低,对临床症状尚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提供诊断线索。   

寻找造成帕金森病的凶手

4.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这个疾病,我们做了两期专题内容,上期给大家介绍了PD的症状、流行病学、诊断和主要的治疗方法,错过的同学可以戳这里回顾。这期内容,我们将带大家寻找造成帕金森病的凶手,重现案发过程。 01 导致PD的重要嫌疑人及案发现场 如果我们把帕金森病当作一起案件的话,

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实验

基本方案             实验方法原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见的基底节神经元进行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介绍

  1、保护性治疗:原则上,帕金森病一旦确诊就应及早予以保护性治疗。目前临床上作为保护性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单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剂。近年来研究表明,MAO-B抑制剂有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但目前尚无定论。  2、 症状性治疗  早期治疗(Hoehn-Yahr l~II级)  (1) 何时开始用

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见的基底节神经元进行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6-胫基多巴胺(6-0HDA)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两种主要的多巴胺能神经毒性物质,可以很好的模拟PD患者的临床表现

《Nature》子刊重磅揭秘帕金森发病机制!这种蛋白是关键!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帕金森氏病与脑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质的积聚有关。但是,这些蛋白质团块如何导致神经元死亡是一个谜。  蛋白质聚集和线粒体功能障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年龄老化  P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岁以上发病,这提示衰老与发病有关。资料表明随年龄增长,正常成年人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会渐进性减少。但

线粒体分离实验—用蔗糖密度梯度法纯化线粒体

实验材料线粒体悬液试剂、试剂盒蔗糖溶液Tris-HClEDTA仪器、耗材Bockman SW28 号转头实验步骤1. 在用于 Bockman SW28 号转头(或与其等同的产品)的 Uitradear 离心管中,小心地在 15 ml 1.5 mol/L 的蔗糖溶液上加一层 15 ml 1.5 mol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Cell-Meter-线粒体膜电位(MMP)

人体的ATP有95%为线粒体所提供,合成的ATP通过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与细胞质中的ADP交换进入细胞质,参与细胞的各种需能过程,因此线粒体与细胞维持正常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在呼吸氧化过程中,将所产生的能量以电化学势能储存于线粒体内膜,在内膜两侧造成质子及其他离子浓度的不对称分布而形成线粒体

基因缺陷导致果蝇运动障碍

为此,研究人员对该属果蝇进行了研究果蝇他们对其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无法形成克雷德。在这些动物中,心率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减慢——这是能量缺乏的标志。他们还表现出严重的运动障碍。细胞的发电厂,线粒体,负责提供能量。它们的功能失调会导致负责人类运动功能的神经细胞死亡。这种临床症状被称为帕金森病。LIMES研

线粒体病的诊断

  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依赖于典型的临床症状:四肢近端极度不能耐受疲劳,身体矮小和神经性耳聋等,伴各亚型临床特征;血清乳酸,丙酮酸增高和肌肉活组织检查发现RRF,mtDNA缺失或点突变等之结果,线粒体脑肌病患者CT或MRI检查可见白质脑病,基底核钙化,脑软化,脑萎缩和脑室扩大等。

线粒体病的鉴别

  但应注意炎症肌病和其他肌病可同时伴存线粒体和糖原堆积之可能,严防过多过滥诊断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肌病需与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和眼咽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鉴别。

线粒体疾病的症状

  在不同严重程度的线粒体疾病,主要影响大脑,心脏和肌肉。根据细胞的体内受到影响,症状可能包括:生长缓慢,失去肌肉的协调性,肌肉无力,视觉和/或听觉有问题的,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脏,肝脏或肾脏疾病,胃肠功能紊乱,严重的便秘,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增加感染的风险,神经系统的问题,癫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