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刘峰:蛟龙号获国家科技奖奠定大批深海人才基础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国家海洋局推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国家海洋局主导的项目首次获得该奖项一等奖。刘峰在国家科技奖讲堂发表演讲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刘峰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刚完成实验性应用的节点就得到了国家科技奖,这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从项目立项之初到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海试期间,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曾亲自给团队发来贺电,正是这种荣誉感让大家信心倍增。 刘峰说,包括项目的组织部门国家海洋局,先后有一百多家单位参与了这个项目,研发阶段,科研人员们勤劳肯干,兢兢业业,充分发挥了中国载人深潜的精神,才圆满完成了研制及海上试验和实验性应用等......阅读全文

“蛟龙号”又有新发现

  4月5日傍晚,“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全体科考队员停靠海南三亚凤凰岛码头,标志着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即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任务顺利结束。自2月6日青岛起航以来,历时59天,航行10274海里,本航段共计18家单位94人参航,“蛟龙号”累计安全下潜1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凯旋

  本报青岛7月16日讯(记者廖洋摄影报道)今天,搭载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深潜器的“向阳红09”船顺利抵达青岛。   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向阳红09”船6月3日自江苏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海试任务,为期44天。“蛟龙”号共完成

“蛟龙”号成功回收采水器

  记者从“向阳红09”船获悉,当地时间5月25日,“蛟龙”号首次完成了一项从未尝试过的任务——成功回收2016年中国大洋37航次下潜中布放的保压采水器。这是世界上同类型潜水器首次时隔一年在6000米以下深海完成科学仪器定点布放与回收。这次作业也证明了“蛟龙”号在大深度定点作业的

“蛟龙”号首潜海底热液区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潜,这是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到海底热液区下潜作业。   海底热液区由海底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带喷出的高温液体形成,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其中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海底热液区是“蛟龙”号从未去过的特殊海底地形,生物环境和地形比之前考察的多

“蛟龙”号将进行锰结核勘探

  记者7月27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搭载着“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已从第三备选区抵达300多海里外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按照计划将于28日凌晨择机下海,具体时间需由现场指挥部根据当时天气、船体状况确定。  该合同区为“蛟龙”号冲击5000米深度的首选海域。7月16日抵达东北太平洋多

“蛟龙”号赴南海海山区作业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今天凌晨5点,在福建厦门锚地避风的“蛟龙”号再次起航,前往南海海山区作业。  据悉,“蛟龙”号预计26日下午抵达预定作业海区,具体下潜时间将视海况而定。届时,“蛟龙”号将继续搭载科学家下潜,进行海底实际观察、取样和海底地形调查等。  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表示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起航

6月10日,载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在江阴起航。   记者6月1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10日上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省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为期103天的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与以往的海试不同,除潜航员外,

“蛟龙”号明年将7000米级海试

  记者从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将在2012年组织实施。   据介绍,2012年,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方面,将切实提高极地和大洋科学考察能力和水平,组织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和第5次北极考察。积极开展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加大在多金属硫化物勘探

“蛟龙”号印度洋首潜收获多

   12月24日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晚完成了在印度洋的首次下潜,整个过程耗时约10小时,取得了大量海底热液区生物和岩石样品。  “蛟龙”号本次下潜获取贻贝49个、海螺2个、海葵3个、茗荷8个、蟹1只及珊瑚等大量热液区及附近区域生物,获取玄武岩等岩石样品共17.4千克。  记者在“蛟龙”号拍

“蛟龙”号探寻海底世界发现多种新生物

72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海葵和寄居蟹第64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耳状章鱼第65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柳珊瑚第72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透明海绵          图片均由国家海洋局大洋协会提供。(原标题:《“蛟龙”眼中的海底世界》)

“蛟龙”号新母船初步命名为“深海一号”

  记者10日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深海基地)获悉,目前正在深海基地大修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于2020年执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务。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告诉记者,“蛟龙”号新母船初步命名为“深海一号”。 此前,“蛟龙”号的母船是已届退役年限的“向阳红09”船。新母船

印度洋上“大洋一号”会“蛟龙”

  “‘向9’过来啦!”当地时间28日晚饭后,“大洋一号”船上的人们开始奔走相告。在这茫茫印度洋上孤独漂泊了25天,一艘来自自己国家的科考船即将靠近的确让人兴奋。   “蛟龙”号母船“向阳红9”号24日离开毛里求斯路易港,经过4天航行28日傍晚抵达我国在西南印度洋的硫化物合同区,执行大洋35航次科考

“蛟龙”号今夏将开展7000米级海试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代表3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6至7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开展7000米级海试工作。中国大洋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该人士表示,2012年,我国大洋工作将以“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为重点,继续推进大洋调查和环

震惊!“蛟龙号”从大洋深处带回的微塑料

  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  据了解,微塑料的概念是英国科研人员于2004年首次提出来的,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它体积小,肉眼往往难以辨别。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

蛟龙号将面向全球华人征集LOGO标识

  今天,“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与“中国蛟龙号科考”双LOGO全球征集活动在京启动,即日开始至2015年2月17日,蛟龙号将面向全球华人征集LOGO标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和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主要应用于中国深海科考。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蛟龙”号再创纪录 最大下潜6965米

  6月3日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无锡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新纪录。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中新社发 李一芳

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本月10日赴南海执行任务

  6月5日下午14时,“向阳红09”船缓缓驶离青岛市母港,前往江苏江阴,在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于本月10日正式起航,前往南海和太平洋执行“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  据悉,“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分为3个航段。第一航段调查任务开赴南海特定海域;第二航段预计7月中

“蛟龙号”明年将赴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记者日前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计明年4月底或5月初,“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主要是为科学家研究南海的形成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

  7月16日上午,随着“向阳红09”船顺利返抵青岛,为期44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这也标志着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持续支持下,“蛟龙”号历时10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   在此次海试任务期间,“蛟龙”号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越7000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明年探7000米深海

  记者从12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获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将在2012年组织实施。   据介绍,2012年,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方面,将切实提高极地和大洋科学考察能力和水平,组织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和第五次北极考察。积极开展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加大在多金属硫化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遭遇恶劣海况

  “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13日凌晨抵达南海冷泉作业区,作业区风浪较大,而且海况将更加恶劣,当日上午航次队员抓紧进行了一些设备的测试,试验性应用航次潜器的第一次下潜时间还要依据海况确定。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原计划第一个作业区是在海山区,但预报显示该海域海况

中国女科学家首次乘“蛟龙”号下大洋

  9月7日,来自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80后”女博士唐立梅与傅文韬、叶聪构成“傅立叶”组合,乘“蛟龙”号完成了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西坡的下潜。   唐立梅也因此成为首位乘“龙”下大洋的中国女科学家。下潜结束后一出“蛟龙”号载人舱,她就兴奋地对记者描述此行的感受:“太兴奋了!海底太震撼、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潜成功

6月17日,工作人员在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挂缆。   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航次进行了4个小时水下作业,现场总指挥表示,这次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据悉,18日,“蛟龙”号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5000米海深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5000米海深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   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北京时间26日3时38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因天气原因推迟下潜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昨天(6月11日)抵达预定深潜海域——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受热带气旋影响,原定今天进行第一次下潜将推迟到14号左右。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现在海况怎么样啊?   现场总指挥刘峰:低压中心将会在今天晚上到明天严重影响这个

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成果丰硕

  记者3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工作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延期申请已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国家海洋局先后组织了5个大洋航次任务,重点保障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工作和勘探合同区的外业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不断拓展。  此外,深海装备技术逐步走向应用

李英民参加“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校友

  7月20日,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李英民一行5人来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看望慰问沈阳自动化所参加“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校友郭威和刘开周。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梁波等接待来访客人。   梁波在致词中对李英民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沈阳工业大学为沈阳自动化所输送了大批像郭威、刘

蛟龙号冲击5000米深潜因海况不佳被迫取消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因天气原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定今日(7月22日)进行的第二次下潜试验被迫取消。根据预定计划,“蛟龙号”潜水器今天将下潜冲击5000米深度。  中国载人深潜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称,因天气恶化情况比预计要早,不得不取消原定计划。刘峰表示,将预计用3天时间,对设备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启航 冲击5000米深度

此举是中国载人深潜从未触及的全新纪录,此次试验任务为期47天。图为“向阳红09”试验母船上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继去年创下3759米的下潜深度记录后,今年将冲击下潜5000米深度的目标,这是中国载人深潜从未触及的全新纪录,下潜能力达到5000米深度后,可使

七名蛟龙号潜航员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

  昨天(5月1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当天,中国载人深潜表彰大会举行,7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团队获得“载人深潜英雄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