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国科研人员探索人体生物钟检测新法

有人是“早起鸟”,有人则是“夜猫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物钟。目前,多国科研人员正尝试开发快速检测人体生物钟的新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人体,保障健康。 生物钟是体内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系统,帮助调节人体40%左右的基因活动,睡眠、进食、体温、血压等的“节奏编排”均与之相关。测量人体生物钟的常用方法是监测人体内褪黑素浓度的变化,不过此法要求研究对象长时间坐在暗室,每隔大约一小时采集一次血液或唾液样本。 新一期《科学美国人》杂志刊文介绍说,为了开发更便捷、准确且廉价的检测方法,国际上目前有3个团队正在加紧研究,而且他们选择了相同的研究方向,即通过测量血液中核糖核酸的变化来评估基因活动,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出哪些基因能够更好地揭示人体节律。 目前来看,各研究团队已能够做到只采血一至两次就测出人体生物钟。德国沙里泰大学医院阿希姆·克拉默领衔的团队开发出的检测方法已非常接近临床应用,利用该法测出的结果与使用褪黑素所测结果的......阅读全文

多国科研人员探索人体生物钟检测新法

  有人是“早起鸟”,有人则是“夜猫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物钟。目前,多国科研人员正尝试开发快速检测人体生物钟的新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人体,保障健康。  生物钟是体内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系统,帮助调节人体40%左右的基因活动,睡眠、进食、体温、血压等的“节奏编排”均与之相关。测量人体生物钟的常

多国科研人员探索人体生物钟检测新法

  有人是 “早起鸟”,有人则是 “夜猫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物钟。目前,多国科研人员正尝试开发快速检测人体生物钟的新法,以期更好地了解人体,保障健康。  生物钟是体内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系统,帮助调节人体 40% 左右的基因活动,睡眠、进食、体温、血压等的 “节奏编排” 均与之相关。测量人

我国首次在南极开展生物钟基因检测的研究

 2008年12月余万霰在南极考察   在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现场计划中,有一个健康检查项目非常醒目,即“中国赴南极考察队员生物钟基因及若干生物节律检测及研究意义”。这项由南昌大学医学院教授余万霰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首次在南极考察队员中开展生物钟基因检测与研究。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医学领域收获颇丰

美国  遗传学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机制;细胞研究让多种细胞互换“身份”;再生医学造出多种器官组织。  田学科 (本报驻美国记者)在遗传学研究领域,杜克大学模仿人体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模拟出多种蛋白质如何通过复杂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  斯坦福大学设计出一种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体管——

肠道菌群和人类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体中最多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基因还是细胞呢?NO,NO,是机体的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仅在我们人体肠道中,就含有超过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以预防食物中细菌所诱发的疾病。  肠道菌群是指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总和,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

光污染危害易被忽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造光源的使用,对夜空的纯净度和能见度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在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的特别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特别强调了对于天文台站所在地夜空的保护,以及在教育方面需要提高全球公众的抵制光污染的意识。光污染不仅仅是天文学家们面临的问题,也涉及到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方

中国科学报:中华鲟“零产卵”警报

   工作人员正在救治受伤的中华鲟。  10月下旬,秋风渐冷,江水萧瑟。徘徊在长江口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鱼类资源监测船,结束了最后一次大范围搜寻,再次黯然而归。  今年5月至今,经过近万平方公里的持续监测,一尾野生中华鲟幼鱼都未出现在监测视野中。而在去年秋冬,上游产卵场的监测也一无所获

新冠病毒“备受争议”的神秘来源

  随着新冠肺炎对全球的威胁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各国专家也对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来源投下更多关注的目光。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基因比对、跨物种感染研究以及关键的“中间宿主”等领域,对新冠病毒来源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与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刻而全新的视角。  一、华

系统生物学方法揭示熬夜导致肥胖及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熬夜有害健康,经常熬夜及昼夜倒班的人获得肥胖及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9%,然而睡眠缺失导致肥胖和肌肉分解的相关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近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乔纳森·塞德纳斯团队与本中心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的最新发现,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即睡眠中

生物钟,精准医疗或成最大受惠者

网络上有一份人尽皆知的人体排毒表,上面正儿八经地“规定”了人体各种脏器的工作时间,并且还说只要不睡觉它们就不工作。这份精确到小时的“民间科普”让很多人深信不疑,每当熬夜至深,往往惊觉此表,不禁心惊肉跳。当然也有人出来辟谣,说人体器官排毒根本就没这么精准,器官是时时刻刻在工作的。听到此话,那些十点钟准

AI检测生物钟,精准医疗或成最大“受惠者”

网络上有一份人尽皆知的人体排毒表,上面正儿八经地“规定”了人体各种脏器的工作时间,并且还说只要不睡觉它们就不工作。这份精确到小时的“民间科普”让很多人深信不疑,每当熬夜至深,往往惊觉此表,不禁心惊肉跳。当然也有人出来辟谣,说人体器官排毒根本就没这么精准,器官是时时刻刻在工作的。听到此话,那些十点钟准

科学家首次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人造精子

  将为治疗男性不育带来希望,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道德和伦理争议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造出人造精子,这将为治疗男性不育症带来希望,不过这一最新成果也带来了巨大的道德和伦理争议。   医学专家估计这项最新科学成就可能最早在5年内就会被用于体外受精诊所,届时可以

克隆猴“五兄弟”失眠了!

节律紊乱克隆猴宝宝。中科院神经所供图  还记得去年萌翻了全世界的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吗?最近,两个姐妹有了五个“小兄弟”。  不过,跟它们的“姐姐”不同,这五只小克隆猴身上所肩负的使命要更加特殊一些,它们将为揭开人类健康的未解之谜作出贡献。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

质谱沙龙第二十一期活动报道

【导语】在药物分析的技术讨论之外,拓展了质谱沙龙的涉及范围:增加了质谱相关新技术MassWorks的讨论;GC/MS在公安法医中的应用;以及蛋白质组学同位素标记、磷酸化翻译后修饰鉴定的最新研究进展。   2009年7月25日下午,质谱沙龙第二十一期活动在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返流中心示教室举行。除了

2018年心脑血管年度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生物谷本年度心脑血管疾病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Science:重磅!亲联蛋白2切割竟可阻止心力衰竭产生doi:10.1126/science.aan3303.  美国爱荷华大学心脏研究员Long-Sheng Song博士及其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已

生物节律转基因猪克隆成功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深圳华大方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采用手工克隆技术,首次将人体生物钟基因突变体转入到猪体内,从而成功获得生物节律转基因模型猪。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   生物钟存在于所有生物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睡眠两小时,精神一整天

   昼夜节律和睡眠稳态是共同进化而来的生物现象,前者控制人类何时入睡,后者控制每天要睡多久。在果蝇、小鼠和人类中,都能观察到这两种行为共同作用来控制动物的周期性睡眠。随着近年来对各种模式生物的研究,科研人员对分别调控这两种行为的分子和神经通路了解得很多。但在大多数生物中,对节律神经回路如何输出到睡

世卫将把夜班列入“可能致癌因素”

如同紫外线、汽车尾气、吸烟等,通宵上班隐藏着使人患癌症的潜在风险。美联社11月29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下月将把通宵夜班列入“可能致癌因素”。 可能因素 据美联社报道,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下月将把通宵夜班列为“可能致癌因素”。 美国癌症学

Cell Metabolism | 医学的第四维——生物节律

  众所周知,2017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果蝇生物节律分子机制方面的贡献。而在此前,医学界真正将生物节律——

用人体干细胞改造猪胚胎,产出人体器官

  通过把人源干细胞注入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胚胎,再将胚胎移殖到代孕母猪子宫内发育3~4周,科学家已经能够培育长着人体器官的猪胎。未来几十年,用动物胚胎生产人类器官或将成为现实,移植器官的来源将不再像今天这样匮乏。  每年,全球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器官移植。虽然器官移植技术发展迅速,然而有限的捐献器官数

嗜睡无梦“怪”基因

  有的人认为,每天只有睡够8小时才能维持体力,但也有人说,5个小时足够白天神采奕奕。其实,睡眠的时间和体力的好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睡眠和觉醒过程主要受生物节律和睡醒稳态两方面的控制,而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基因可能与两者密切相关。  近日,国际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科学家最新发现了两个基

细胞修复DNA有“工具箱”

  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从这一代人到下一代人,决定人类生长的基因信息在我们体内流淌了千万年。它们每天都会遭到紫外线辐射、自由基和其他致癌物质的伤害,并不断地发生自发的变化,然而却神奇地完好无缺。   这些遗传物质之所以没有乱成一团,是因为大量的分子系统在持续不断地监测并修复着我们的DNA。托马斯

微生物鉴定技术贯穿食品安全始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有些微生物还是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非常重要。  微生物鉴定技术在检验检疫,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致病菌的检测,动物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的检测

微生物鉴定技术贯穿食品安全始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有些微生物还是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非常重要。  微生物鉴定技术在检验检疫,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致病菌的检测,动物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的检测

我国首次在天宫二号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

   我国首次在天宫二号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 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实验室里拍摄的拟南芥,用于与天宫二号上种植的同一品种拟南芥进行对比研究。天宫二号在轨运行两年多来,开展了众多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包括完成我国首次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实验,为发展空间植物培养技术、探索保障

我国首次在天宫二号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

  天宫二号在轨运行两年多来,开展了众多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包括完成我国首次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实验,为发展空间植物培养技术、探索保障人类长期空间生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据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郑慧琼研究员介绍,高等植物是空间生态生保系统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

Cell子刊:作息不规律会增大癌症风险

  许多人向往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们也常常听说工作时间不规律或者频繁倒时差会使人面临各种健康风险,从体重增加到癌症。不过要验证生物钟扰乱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数十年的人类研究,而且会涉及很多变数。  荷兰科学家们日前开发了一个新小鼠实验模型,他们让小鼠经受与人类相似的昼夜节律紊乱,然后研究小鼠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确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办公厅(室):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