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让“赛先生”和“穆姑娘”携手而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入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科研伦理并不是新概念,但近年来因为基因编辑婴儿、抄袭造假等事件,从庙堂到民间,大家对科研伦理的关注与日俱增。我以为,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应将其放入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来审视。今年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从那时起,象征科学的“赛先生”逐渐深入人心。实际上,当时还有人提出,除了“赛先生”之外,我们还应欢迎“穆勒尔姑娘”,即道德(morality)。 诚然,中国社会百年来之现代转型,除了经历现代科学的精神洗礼之外,也需要经受现代伦理的心灵陶冶。科研伦理是一整套规范,包括对科研人员本身的道德要求,以及科研共同体内部的职业规范,也重点关注科学研究过程中引发的伦理问题。其中,诚实守信、潜心治学、不沽名钓誉等,属于古今一律的道德训诫,或者说是人类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在科研领域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科研伦理在本质上属于现代文明的范畴,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本身的尊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对人之为人的......阅读全文

科研伦理和论文发表道德

  大多数科研人员和医师都熟悉科研伦理的概念,特别是在以动物和人作为研究对象时。大多数研究开始前也的确需要从所在研究机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处获得批准。此外,就论文发表(包括医学媒体机构的使用)、作者署名、内容转载和数据的有效性也有相关规定。违反科研伦理和论文发表道德规范的行为会造成拒稿甚至被一些期刊禁

科研伦理现状调查:尊崇科研伦理不能只是说说

  编者按 近年来,“转基因”“黄金大米”“受试者权益保护”等话题,引发人们对科学家、公众和政府等利益相关方在科研伦理方面的责任和角色的关注。为准确、客观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科研伦理规范的认知和遵守状况,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国科协组织了一次专项调查。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对该调查报告的深入解读,以

伦理道德和全球大流行,该如何抉择?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响,数以亿计的人,甚至是数十亿人正面临着社区隔离,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COVID-19定义为国际紧急卫生事件,对此,许多科学家认为疫苗是解决COVID-19大流行的唯一办法。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

国务院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将集训行业道德伦理

  记者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宣传教育食品安全,该办近日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下称《纲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   《纲

英报告称伦理道德应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核心

   英国议会一个特别委员会16日发布报告说,在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过程中,有必要把伦理道德放在核心位置,以确保这项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这份报告由英国议会上院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编撰和发布,聚焦英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以及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改变和风险。 报告提出,应确立一个适用于不同领

科研团队详解克隆猴背后的伦理关切

  既然猴子能被克隆,那么人也能被克隆吗?  北京时间25日,国际期刊《细胞》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了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体细胞克隆猴的重大突破,由此引发一系列伦理讨论:克隆猴子,是伦理上的进步还是退步?既然猴子能被克隆,那么人也能被克隆吗?如何预防克隆技术飞速发展所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对此,新华社记者采

世界七大前沿科研遭遇伦理挑战

人兽胚胎、人造生命、基因测序、设计婴儿、换脸术、克隆人…… 人兽胚胎、基因测序、克隆人、换脸术、设计婴儿……当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新名词所代表的现代生物、医学技术革命一路高歌猛进时,它也越来越多地与生命伦理这一被赋予全新内涵的古老课题狭路相逢。以下备受争议的七大前沿科研,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伦理“瓶颈

科技部拟规定: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研究活动将被处理

  据科技部网站10月8日消息,为规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氛围,科技部起草了《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如对征求意见稿有修改意见,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出:  一、通过电子

中国科学报:科研伦理咨询能否排疑解惑

“我们不是道德警察。我们只是帮助科学家摆脱麻烦的另一个渠道。”   当Stacy Hodgkinson和Amy Lewin招募一名15岁的怀孕少女参与研究时,他们绝对带有最好的初衷。两位心理学家正在评估一项针对年轻准父母的教育项目,而上述女孩符合所有的入选标准:头胎、孕期在15~32周、

由一篇论文引发的科研伦理大讨论

在向自愿参与科研的人们提供关于研究的任何反馈这一方面,我们做得并不好。 Rita Woidislawsky拥有高HDL,而这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当《科学》杂志记者Jennifer Couzin-Frankel同Rita Woidislawsky在美国拉科隆布咖啡店初次见面时,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