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美滋等洋奶粉一边提价补成本一边砸钱抢市场

全球经济下行,奶粉往哪里消化?答案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近日,多家“洋奶粉”东家陆续发布二季报和上半年业绩,显示欧洲危机以及世界经济疲软,已经导致企业需要下调全年增幅预期,不过唯独中国奶粉市场一枝独秀:不但增长领跑,而且透过提价还能增加营收。有业内人士指出,乳业主产国目前有更多奶粉可供出口,部分国产奶粉企业已经录得较多积压。 中国市场成销售“火车头” 昨日,记者在多家母婴店感受到“洋奶粉”拼抢猛劲的持续:几乎所有品牌2阶段以上的奶粉都在促销,奖品从送奶粉到童车不等。在抢滩市场份额的背后,是国外乳企对中国业绩的更高期望。 达能上半年财务报称,欧债危机已直接冲击了它的南欧业务,但是多美滋所在的婴儿营养品事业部二季度全球售额同比增长了13.6%,从而使上半年的销售额高达20.90亿欧元。达能为此高调指出,“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表现强劲”。 而美资品牌美赞臣的高层指出,世界经济疲软或导......阅读全文

美赞臣蛋白质含量不符国标被退货 陷信任危机

  正值“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之际,中国乳制品行业再掀波澜。近日,两批自美国进口、合计300公斤的美赞臣婴幼儿配方奶粉,因“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而被国家质检总局退货。这一事件终于动摇了进口奶粉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新出现的蛋白质问题,到底会成为国产奶粉吹响反攻号角的绝佳契机,

洋奶粉或将掀起一波“降价潮”

  6.7亿!6家奶企因价格垄断吃到史上最大罚单   洋奶粉或将掀起一波“降价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天宣布,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   这边厢忙着召回受奶源污

“第一口奶”利益链调查:医院与奶企建“攻守同盟”

  医院的产房里,每天总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然而,在这些新生儿睁开眼睛开始端详这个世界的时候,早已有人盯上了他们,试图将其作为生财的工具。前不久曝出,一些外资奶粉企业的营销人员通过贿赂相关的医护人员,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新生儿喂食自家的奶粉,通过抢占第一口奶,试图让婴儿对自家的奶粉产生依赖性,从而

高端奶粉区别只在概念 成本相差不大价格贵几倍

   尽管居高不下的奶粉价格被最初搅局者揭开真实的面纱不足半年时间,但是引发奶粉集体降价的现象已在全国上演。然而,与线上线下齐降价的事实不同的是,雀巢、多美滋、飞鹤等奶粉厂家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没有降价的政策推出,并称线上降价是经销商行为。   但是,记者发现, 价格战正从线上蔓

洋奶粉中国畸形市场:不以成本定价 五年涨6成

  2014年元旦刚过,春节又近在眼前。在这本应充满喜悦的日子里,广州的程女士却有另外的担心。由于没有母乳,女儿从一出生就开始吃奶粉,现在孩子9个月大,一个月要吃4罐奶粉。随着她选择的“洋奶粉”屡次上调价格,每个月近千元的奶粉钱让她感觉有些吃不消。   去年春节后,随着美赞臣提价8%,惠氏等一些洋

部分洋奶粉“断供”?奶企回应不存在供应难题

  现象  酷暑按理是传统销售淡季,部分“洋奶粉”却在香港广州出现“缺货”现象。香港食物及卫生局20日公布上月中至本月上旬香港奶粉供应情况,称主要品牌美赞臣和美素佳儿的缺货情况都见上升,其中美素佳儿的平均缺货率为47%~75%。本报记者“扫街”发现,广州部分超市近日也出现了美赞臣、多美滋部分产品断供

洋奶粉涨价没“规矩” 价格监管遇新课题

  洋品牌奶粉或将掀起新一轮涨价潮的消息着实又让奶粉市场紧张了一番。  记者调查发现,洋品牌声称涨价的原因无外乎原料成本升高、换包装、配方升级等,可是追踪近年来洋奶粉的价格游戏规则不难发现,从2006年到2009年,洋奶粉最高涨价幅度累计62%,年平均涨幅达到15.5%。消费者在质疑高提价率合理性的

新规陆续落地政府多措并举 国内四分之一乳企或被淘汰

  奶粉行业相关重要政策陆续落地,继5月1日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后,被称为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最严新规”的换证审核也已经进入了收官阶段。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项新政作用下,为数不少的国内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市场的可能,而进口的洋品牌却有可能增加。

洋奶粉进口渠道揭秘:进口价七十多零售价三四百

  一罐奶粉,以报关价50 60元进到中国,最后到终端给消费者的价格是300 400元,价格增长了四五倍以上,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高额的渠道费用还有营销费用。   一层渠道扒一层皮   “国外几乎任何一家大型的奶粉生产商,比如恒天然、菲仕兰坎皮纳,找其代工生产出来的奶粉,到中国报关价都在50~6

婴幼儿奶粉救赎:食药总局垂直管理

  一则题为《内地婴儿奶粉含反式脂肪》的报道,再次让国人的神经紧绷,也引发了一轮舆论论战。   针对香港某媒体7月8日的这篇报道,新华网驳斥道:“反式脂肪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当中,追求零摄入不现实也没必要。”   新华网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发布时机,发改委7月2日刚刚启动针对五大外资奶粉

国产奶粉救赎:食药总局以药品认证模式严管奶企

  一则题为《内地婴儿奶粉含反式脂肪》的报道,再次让国人的神经紧绷,也引发了一轮舆论论战。   针对香港某媒体7月8日的这篇报道,新华网驳斥道:“反式脂肪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当中,追求零摄入不现实也没必要。”   新华网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发布时机,发改委7月2日刚刚启动针对五大外资奶粉

纽瑞滋奶源存疑恒天然集团否认向纽瑞滋提供过鲜奶

  “合格的鲜奶通过密封的管道直接进入冷藏储奶罐,奶罐的警报装置记录鲜奶的温度和纯净程度,保证72小时之内在零下44摄氏度冷藏状态下被送入工厂。”在很多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纽瑞滋奶粉这样的宣传话语。   “纽瑞滋旗下产品由纽瑞滋新西兰子公司研发,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原料均来自新西兰本土,由新西兰恒天然集

专家:并无原料涨价压力

  早前一直对涨价消息不置可否的美赞臣、雀巢,这回终于“来真的”了!记者昨日从数家连锁母婴店获悉,本月15日美赞臣将更换全新包装的产品,到时新产品价格将比老一代产品贵二三十元。另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已有商家收到美赞臣和雀巢的调价通知,全线奶粉分别涨13%和10%。

多美滋被迫调整在华业务 成乳业新政牺牲品

  "对于赔偿等事宜我们没有新的评论,更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多美滋公关经理王慧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法国食品巨头达能公司日前表示,将为其在华多美滋婴儿奶粉业务任命新的管理层,并暂停一项对母亲开展的营养计划。   上个月,央视新闻曝光了多美滋公司在天津的一些医院与医生护士进行金钱交易,给刚刚出生的婴

4月起洋奶粉严禁加贴标签 加贴标签易有各种问题

  ①消费者在超市选购进口婴幼儿奶粉。   ②消费者查看进口婴幼儿奶粉关键信息。   ③消费者阅读中文标签。   在央视3·15晚会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新闻发言人陈熙同透露,5万多罐澳大利亚澳妙可婴幼儿配方奶粉篡改产品保质期。不过,从4月1日起,这种篡改保质期的行为将被严格限制,因为新

乳业风波一年:七成受访者不信任奶粉安全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对乳业的冲击,绝不逊于一场8级大地震,这场奶粉产品开始的危机成为肃清乳业混乱局面的一个契机:   旧格局被打破,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巨头的再次振兴与扩张,新希望、南方奶粉集团军、长沙的澳优、广西的皇氏甲天下、东北的完达山等地方割据势力的争雄。蒙牛联盟中粮集团以及现代

工信部奶业重组方案揭盖:只留50家配方奶粉企业

  从乳业行业人士处获得一份工信部编制的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组方案(报批稿,尚待最终定案),目标是5年后,国内企业整合为50家左右,前十大国产品牌奶粉集中度超过80%.   在这份《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中规划:第一阶段为摸底调查;第二阶段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

国产奶粉真的溃败了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某公号一篇文章的标题,形容2016年的国产奶粉发展态势用了“溃败”二字, 不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其他同行的关注,昨晚甚至引发中国食品记者圈内的唇枪舌战。   首先,先表明态度,我认为描述目前国产奶粉的整体发展态势用“溃败”这个词语不太合适,有点过于悲观了,目前国产奶粉的发展

京苏两地药店将试水卖奶粉专家担心会助推价格上涨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奶粉进入药店销售不会解决当前的诚信危机,并担心会助推新一轮的奶粉价格上涨   面对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国内奶粉行业的诚信危机问题,政府在对高企的奶粉价格进行管控的同时,奶粉行业的整合也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奶粉进入药店销售也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近日,商务部下属中国

中外品牌奶粉首度"平分秋色" 市场变数仍大

  AC尼尔森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国产奶粉与外资品牌奶粉所占市场份额基本持平,这被不少人解读为国产奶粉首次逆袭成功。昨日记者采访多位乳业专家,认为上述调查统计范围并不全面,因此数据结果不一定精准,但“大致持平”还是可能的。业界预测称,2014年外资品牌奶粉或仍将占市场上风。   最新数据   外资

发改委约谈雀巢澳优等6大品牌洋奶粉生产商

早前被媒体指“顶风涨价” 官方欲了解价格情况   5月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受到严厉处罚。本报昨日了解到,就在同一日发改委就在北京约谈了国内6家主要“洋奶粉”负责人,以了解奶粉价格等情况,当中就包括了前期被媒体指“顶风涨价”的企业雀巢、澳优等。   本报讯 昨日

恒天然风波后三问奶业发展趋势 如何让市民喝上价廉物美奶

恒天然风波后三问奶业发展趋势 如何让市民喝上一口价廉物美的纯牛奶   刚刚过去的这段时间,洋奶粉被推向风口浪尖,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受肉毒杆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国,事涉多家奶企。涉"毒"企业一片噤若寒蝉,而众多国内消费者也是无所适从。   进口奶营养价值真的优于国产奶?如何加强监控,规避此类事

雀巢奶粉称成本上行再涨价 奶源价格却不升反降

  继1月调高部分产品售价5%~10%后,雀巢上周宣布将从8月1日开始部分奶粉、液态奶上调价格,本次的平均增幅低于5%。  而从去年冬天开始的奶粉涨价潮中,成本上升成为诸多厂商的一致理由。然而另一方面,有奶农则指出奶企价格垄断,导致奶农收入下降,厂商有两头吃利的嫌疑。  但实际上,从

商务部或酝酿奶粉进药店 “ATM”自动卖奶粉

  通过药店渠道销售奶粉的模式将引入中国。   “希望从8月14日开始,中国奶粉业能翻开新的一页。”   当日,由商务部下属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召开的“奶粉进药店座谈会”上,中心主任许京表示,希望在奶粉行业特殊时期能够带来正能量。   被召集来座谈的包括雀巢、多美滋、美赞

吞掉你的生活 洋奶粉内地售价竟比海外高4倍

特福芬德国当地80元 中国高达318元   雀巢美国中国价差200元   昨日本报《雀巢同系列奶粉国内外价差近200元》报道指出,同是雀巢超级能恩系列奶粉,在中国售价358元/罐,从网上代购同系列的澳大利亚版包邮价才200元出头。

中国乳业潜在危机:数家企业受累恒天然毒菌

  随着恒天然乳清蛋白含肉毒杆菌的事件不断发酵,除了被披露的几家企业纷纷表示影响很大之外,恒天然对国内乳制品的控制也逐步浮出水面。   由于新西兰是我国进口奶粉最大的来源国,中国乳制品行业对新西兰奶源依赖程度颇深。而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因此恒天然的任何动作,都会对中国乳业产生重要影响。

乳业变局之那些“落榜”的婴幼儿乳粉企业

在这场被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誉为“经历过的最严格的考试”中,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和注销的企业为51家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总局)公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换证审查结果,这令51家企业暂时无缘婴幼儿乳粉生产了。  记者调查发现,并非如现有媒体报道所言,51家“

雀巢达能争抢惠氏 或将引发反垄断调查 婴儿奶粉座次重排

  一场高达百亿美元的国际并购案正在酝酿之中。  8月末,来自银行方面的消息称,达能加入竞购队伍,将和雀巢争夺惠氏的婴儿奶粉。不久前,辉瑞宣布将剥离营养和动物保健业务,市场表现良好、增长迅速的惠氏就这样被摆上了“货架”。  雀巢和达能,在婴儿奶粉的市场份额中,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三位。如果达能拿下惠氏,

洋奶粉各种形式提价多美滋奶粉借改包装涨价一成多

  商报讯(记者 娄月)记者走访超市、登录电商网站发现,多美滋奶粉借更换包装将价格提升了10%以上。对此,乳业专家认为,国产奶粉安全问题频出,让消费者形成了对洋奶粉的“刚性”需求。   母婴品牌红孩子天猫旗舰店的客服告诉记者,多美滋的老包装叫金盾“优抗力”,现在已经停产,新包装改名为“优阶”,

乳企加紧转型谋出路

  过去的一年,乳品行业历经质疑和坎坷,随着监管的政策的密集出台,行业企业开始多方面探索自身的出路。就在本月6日,雅士利国际控股及蒙牛乳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雅士利将雅士利(郑州)营养品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以3.77亿元的价格,出售给蒙牛投资与 WhiteWaveFoodsCompany(以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