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美国科研领军人物反对限制中美科学交流

大约150名美国科研领军人物日前联合署名,反对美国政府和一些高校近来排挤、打压中国和华裔科学家的行为。署名活动还在进行中。 美国奥维德治疗公司首席执行官杰里米·莱文21日在“自然研究生物工程社区”网站上发表了一份声明,署名者主要来自美国的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和生物医药行业领军人士,包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菲利普·夏普,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创建的布罗德研究所创始人、生物学家埃里克·兰德,以及华裔美籍基因编辑科学家张锋等。 “(美国)政府机构和高校最近针对中国和华裔科学家采取的种种行动,可能会威胁到美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领导地位。”莱文在声明中说。 声明说,近来一些中国科研人员和华裔科学家遭到任职高校的解聘,这给学界制造了恐惧和不确定性。恐吓的气氛将让众多在美工作的杰出中国和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也向其他在美工作的外国科学家传递令人不安的信号。实际上,绝大部分学术性的生物医学研究成果并不是秘密,这些成果的发表和公开交流是......阅读全文

百余名美国科研领军人物反对限制中美科学交流

  大约150名美国科研领军人物日前联合署名,反对美国政府和一些高校近来排挤、打压中国和华裔科学家的行为。署名活动还在进行中。  美国奥维德治疗公司首席执行官杰里米·莱文21日在“自然研究生物工程社区”网站上发表了一份声明,署名者主要来自美国的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和生物医药行业领军人士,包括诺贝尔生理学

美国科学院院士:改进科研出版之我见

   每个人都力争做到或成为最好,但较以往更为优秀则意味着要不断提高。也许原本就该如此。发表文章对于科研同行来说十分紧要,因为在科学界,个人成果的价值评议依赖于科研工作的广泛认可,最有效的实现途径就是论文发表。难怪乎在读者数量大、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日益成为巨大压力。这个问题在那些以科研工作者

美国《科学》杂志到大连化物所采访科研人员

  4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国际合作与运营副总监吴若蕾及记者一行,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对李灿院士、杨学明院士和刘中民研究员进行专访。   采访前,科技处相关人员向来宾介绍了大连化物所基本情况。随后,来访记者在各受访科技人员的实验室进行了实地交流与采访。李灿院士、杨学明院士和刘中民研究

美国科学家隐瞒海外科研关系或将受处罚

  近日,一个负责探讨海外影响对美国科研活动威胁的独立科学家组织表示,如果科学家违反美国政府关于公开海外科研联系的相关规定,应该受到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图片来源:DAVIDE BONAZZI/SALZMAN ART  这家独立组织名叫JASON,早在冷战期间就给美国政府提出国家安全方面的建议。此

科研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科学发展条件下,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都发生着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都以合作的方式去攻克研究中的难题.群体合作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手段,对现代科学的向前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病毒无国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人类社会在重大传染病面前的脆弱。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中期选举无益科研

   当下美国选民正在准备11月4日的大选,他们在平静中等待着一场政治变动,这场政治选举将会看到民主党与共和党在气候变化、移民以及研究经费等方面的派系之争。2006年来,共和党首次有望拿到国会的全面控制权,他们在2010年掌控众议院之后,现在正预谋进一步掌控参议院。   局势对于指望拿到政府

美国正式公布脑科研计划

        美国4月2日正式公布脑科研计划,以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并最终开发出针对大脑不治之症的疗法。业内专家认为,这项计划的意义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   这项计划全称为“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简称“脑计划”,其启动资金达1亿多美元,分别由美国国家卫生

-《科学》对话美国国会两位新科研支出“大管家”

   去年11月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意味着新的联邦议员已开始审查联邦科研开支。2015年,美众议院出现了两个关键性改变:议员Tom Cole将领导审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预算的小组委员会,而议员John Culberson将领导负责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工作小

特朗普再次寻求大幅缩减科研经费-美国科学何去何从

  近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公布了自2019年10月1日开始的2020财年预算提案。  国立卫生研究院  白宫的计划将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拨款344亿美元,比目前的水平低了约50亿美元。同时,该计划将启用一个新的NIH研究所——国家安全和质量研究所,以取代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独立机构卫

施一公与南开师生交流科研心得

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来到南开大学,与学校师生面对面,授课交流谈心得。施一公在讲课中 宗琪琪摄“其实同学们可能没有想到,我景仰南开大学已久,但今天是第一次到南开大学。刚来南开校园,就能够跟本科生做这样的交流,真的是很高兴。”施一公将此次授课主题定为“生命之美 结构之绚”,通过

《科学》:模拟大脑的“语言交流”

人类通过大脑认知世界,却对认知世界的大脑知之甚少。 原因之一是大脑有两种“语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目前人们可以“读懂”大脑的“电语言”(读取并解译电信号),对其“化学语言”(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等化学信息)的“译读”却束手无策。 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于萍和毛兰群团

美国会角力科研价值判断

   说到评估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社会科学项目的价值,一个国会议员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个议员的“毒药”。  2013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给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家Brad Bushman的研究拨款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国会代表对此次拨款表现出明显的分歧。Bushman曾就康涅狄格州纽

没钱还被“剥削”:美国的科研窘境

  “我从事的科研有时候被称为‘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在夏威夷大学教古生物学的Hope Jahren写道,“这意味着我的工作永远也不会形成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有用的机器、医用的药丸、强大的武器或者任何直接收益。”如果她的发现在某些绝佳机会下有实用之处的话,“那也是拜很久之后其他人所赐了,绝不会是我自己

美国科研经费分配走势

    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2007年的预算案中,布什政府计划将NIH的预算削减2.79亿美元,但众议院委员会通过的拨款议案和参议院支出委员会批准的配套措施却让NIH的预算增加了10亿美元。虽然3.5%的增加量只相当于NIH要求的一半,但这已经让忧心忡忡的NIH有苦尽甘来的感觉。NIH在 2

美国发布科研诚信政策指南

  据《科学》网站消息,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于12月17日发布了关于联邦机构如何制定科研诚信政策的高级指南。  该指南包括以下要点:  ·“行政官员不应隐瞒或者变更科技研究成果。”  ·用于决策的数据“在可行、合适的条件下,须经由符合资格的专家对其进行独立的同行审议”。  ·

财政预算僵局影响美国科研

  美国政府是科学研究事业的主要资助者,2010年为主要研究机构提供的资金达600亿美元;科学事业也因此受到政治经济风云变化的影响,尽管政府要保持科技领先地位,但削减赤字的压力也让科学界为前途担忧。11月23日,美国削减赤字联合专责委员会宣布,民主与共和两党代表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就削减联邦

美国高校科研经费用向何方?

  美国高校是美国研发经费的第二大执行者,其承担着全美一半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2013年为51%)。2014年美国高校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发总支出为637亿美元,此外,非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发支出为34.12亿美元。如按通货膨胀调整计算,2014年较2013年支出减少1%。从近40年来看,美国高校研发支

美国科学家发公开信呼吁加拿大政府取消学术交流限制

  致力于提高政府科学完整性的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21日发表公开信,敦促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取消其对联邦政府科学家的学术交流限制,认为该政策的执行不利于加拿大公共科学的发展。  公开信征集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加拿大以外国家800多名科研人员的签名。公开信指出,加拿大的此项科学政策阻止联邦政府研究人员在没

美国富豪爱玩科学

  微软公司缔造者, 59 岁的艾伦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在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投入了5 亿美元,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也因此深受许多科学家的尊重。11年后,艾伦再次给科学家一次惊喜,模仿大脑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建立艾伦细胞科学研究所。中国的马云等富豪从财富上并不亚于美国富豪,什么时候也能建立休斯医学研究

上海光机所科研人员到武汉物数所访问交流

    韩申生研究员作报告  应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囚禁离子物理小组的邀请,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冷原子创新团队的成员、上海光机所韩申生研究员、蔡海文研究员、桂有珍副研究员等一行五人到该所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并做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在“当‘鬼’成像遇到稀疏性-从胶片时代成像技

《科学》呼吁重构美国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中的一个永恒话题,早在1907年,美国科学和数学教师联盟中心首次提出了“在科学教育中应当强调科学方法及过程”。如今,在2010年7月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总编辑布鲁斯·阿尔伯尔发表社论,介绍即将正式出版的美国科学院新文献《科学教育框架》。他指出:“基于1

《科学》剖析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

该文件为美国制定科学政策的纲领和重要依据 1月15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发布了《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http://www.nsf.gov/statistics/indicators)。这份两年一度的报告是建立在无数研究、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可谓美国制定科学政策纲领性文件。同时

《科学》表示新冠疫情改变科学家交流方式

  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近日报道说,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变科学家群体的交流方式,在快速变化的公共卫生危机中,大幅加速了科学成果的发布和共享。  据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戴夫·奥康纳和汤姆·弗里德里克邀请全美几十位同事在企业协同云端办公软件Slack上“拉了个群”,在群聊中发

美国一线科研人员:为疫情和科研进度担忧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16日8时53分,该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3499例。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身在美国的一线科研人员同时为疫情和科研进度担忧。无法前往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无奈求助:“我在与时间赛跑”“拜托请照顾好我的小鼠!”  最近几天,《中国科学报

《科学新闻》:“天山”上的科研

  科研人员对于科学的执著和热情,使得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阻碍都可以克服,他们坚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进行与地域特色契合的研究。   中石化集团公司西北石油分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沙漠的重点探井   张利莉教授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可谓是小有收获:她所承担的“973”预研项目——“新疆连作棉田土壤

专访MDPI-CEO:促进开放的科学交流

MDPI前身是1996年由林树坤博士在瑞士成立的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起初主要工作为收集和交流稀有的化学样品,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储存可供科学界研究的样品来保护化合物的多样性。经过22年的发展,MDPI目前已成为拥有200多种同行评审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公司,涵盖全部的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我们的目

Science:科学需要跨文化跨地域交流!

  只要一项活动,就可为你的科学方法带来新生、提供做研究的宝贵资源并为国际关系做出积极贡献吗?科学家通常会说,他们可以从国际合作中获得所有这些回报。  然而,这些回报却需要对文化的适应。尽管各处的科研人员都拥有对科学的热爱,但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在全球各地穿梭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对于这些风

一半民众觉得美国科研不行

  美国Pew研究中心联合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近期进行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在美国学术界和普罗大众中调查对本国科研状态和国家科研相关政策的满意度。相比92%的科学家认为美国的科学成就是当今世界最好的,只有54%市民这么认为。巨大的意见差距引人深思——这可能最终会影响科研政策和科学的进步。  

夫妻放弃美国高薪回国科研-论文同上《自然》

  3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玉教授和陈崇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了染色体缺失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为攻克很多有类似特点的“凶猛”癌症提供了治疗方向。能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绝对是学术大腕,更让人钦佩的是,文章的第一共同作者刘玉和陈崇还是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