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DNA片段在质粒载体中的克隆实验

克隆法 实验方法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DNA产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经DNA的纯化处理后用于连接反应;选择克隆载体pUC18多克隆位点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防止载体自连;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外源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实现外源片段的克隆。 实验材料 DNA片段 PUC18 试剂、试剂盒 R.E buffer 水 凝胶 氯仿 ......阅读全文

外源DNA片段在质粒载体中的克隆实验

克隆法             实验方法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DNA产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经DNA的纯化处理后用于连接反应;选择克隆载体pUC18多克隆位点上

外源DNA片段在质粒载体中的克隆实验

NA重组技术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获得及纯化、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主要用于(1)外源性基因转染;(2)对外源性基因的转化分离。实验方法原理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DNA产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经DNA的纯化处理后用于连接反应;

外源DNA片段在质粒载体中的克隆实

实验方法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可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DNA产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经DNA的纯化处理后用于连接反应;选择克隆载体pUC18多克隆位点上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防止载体自连;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外源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实现外源片段的克隆。实验材料 DNA片段PUC18试剂

外源DNA片段在质粒载体中的克隆实验原理和步骤

DNA重组技术包括载体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获得及纯化、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体外连接、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等内容。DNA片段的克隆技术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 实验目的: 学习DNA的酶切、纯化及外源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将BAC克隆所携带的外源DNA酶切片段亚克隆到pUC18载体上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大多数常用质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内切酶识别的多克隆位点。由于可供选择的克隆位点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质粒的克隆位点有 46 个之多,而且还可以设计含有更多克隆位点的多聚接头(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来说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带有与某一特定外源 DNA 片段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大多数常用质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内切酶识别的多克隆位点。由于可供选择的克隆位点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定向克隆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大多数常用质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内切酶识别的多克隆位点。由于可供选择的克隆位点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质粒的克隆位点有 46 个之多,而且还可以设计含有更多克隆位点的多聚接头(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来说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带有与某一

质粒克隆载体的设计和构建的原则

①选择合适的出发质粒出发质粒也叫亲本质粒,它应含有质粒克隆载体必备的元件,如复制起始位点、选择标记基因、克隆位点、启动子和终止子等。②正确获得构建质粒克隆载体的元件一般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出质粒DNA分子,获得含有某种元件的DNA片段,还可以采用PCR技术从靶DNA中扩增出含某种元件的特异性DN

T载体克隆的DNA序列分析

实验目的: 了解常规DNA序列分析技术(Sanger双脱氧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DNA的序列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因的基础。目前用于测序的技术主要有Sanger等(1977)发明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和Maxam和Gilbert(1977)发明的化学

分子克隆实验载体DNA的选择

①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DNA呈环状,大小为1-200千碱基对(kb)。在细胞中以游离超螺旋状存在,很容易制备。质粒DNA可通过转化引入寄主菌。在细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紧密型”;二是“松弛型”。此外还应具有分子量小,易转化,有一至多个选择标记的特点。质粒型载体一般只能携带10kb以下的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1.分别设立两个反应,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消化1~10μg质粒DNA和外源DNA片段,使它们能产生平末端。2.苯酚:氯仿抽提与乙醇沉淀法纯化出已被消化的载体和外源DNA片段。3.分别用TE(pH 8.0)重新溶解纯化出的两种DNA沉淀,使终浓度为100 ng/ml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

1.分别设立两个反应,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消化1~10μg质粒DNA和外源DNA片段,使它们能产生平末端。2.苯酚:氯仿抽提与乙醇沉淀法纯化出已被消化的载体和外源DNA片段。3.分别用TE(pH 8.0)重新溶解纯化出的两种DNA沉淀,使终浓度为100 ng/ml。 假设1 bp相当于660 D

分子克隆化载体DNA的选择介绍

  ①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DNA呈环状,大小为1-200千碱基对(kb)。在细胞中以游离超螺旋状存在,很容易制备。质粒DNA可通过转化引入寄主菌。在细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紧密型”;二是“松弛型”。此外还应具有分子量小,易转化,有一至多个选择标记的特点。质粒型载体一般只能携带10kb以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时,为最大量地获得“正确”的连接产物,载体和目的 DNA 在连接反应中的比例必须适当。每一重组体中外源 DNA 的连接方向和插入数量都必须用限制酶酶切图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加以鉴定。作为一般规律,如果连接反应中质粒和目的 DNA 摩尔数相等,而且 DNA 的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实验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时,为最大量地获得“正确”的连接产物,载体和目的 DNA 在连接反应中的比例必须适当。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实验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时,为最大量地获得“正确”的连接产物,载体和目的 DNA 在连接反应中的比例必须适当。每一重组体中外源 DNA 的连接方向和插入数量都必须用限制酶酶切图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加以鉴定。作为一般规律,如果连接反应中质粒和目的 DNA 摩尔数相等,而且 DNA 的总浓度少于 100 μg/

质粒克隆载体的设计和构建过程遵循的原则

  ①选择合适的出发质粒  出发质粒也叫亲本质粒,它应含有质粒克隆载体必备的元件,如复制起始位点、选择标记基因、克隆位点、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②正确获得构建质粒克隆载体的元件  一般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出质粒DNA分子,获得含有某种元件的DNA片段,还可以采用PCR技术从靶DNA中扩增出含某种

克隆化酵母DNA的操作实验——穿梭质粒

实验材料酵母实验步骤1.  构建其必需基因的染色体拷贝已被破坏的单倍体菌株,及带有完整的必需基因和URA3选择标志的YEp质粒。2.  将必需基因亚克隆到YCp载体(带有URA3以外的选择标志),取约10~20 μg 用羟胺或其他技术进行诱变。3.  转化至步骤1的菌株中,在添加了尿嘧啶的省却成分平

分子克隆化DNA片段与载体连接介绍

  DNA分子与载体分子连接是克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方法有:  ①粘性末端连接,DNA片段两端的互补碱基顺序称之为粘性末端,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可恢复原样,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不同顺序,却能产生相同末端。  ②平头末端连接,用物理方法制备的DN

质粒与载体

一、质粒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以DNA 的形式来储藏其遗传信息。遗传物质要能生生不息地传给后代的首要条件就是它至少要具有一个复制原(ori, origin of replication,或译为复制起点),使整个基因体得以复制。含有复制原的遗传物质称为replicon,我们姑且把它译为为复制体吧!原核性复

外源DNA和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外源DNA片段和线状质粒载体的连接,也就是在双链DNA5'磷酸和相邻的3'羟基之间 形成的新的共价链。如质粒载体的两条链都带5'磷酸,可生成4个新的磷酸二酯链。但如果质粒DNA已去磷酸化,则吸能形成2个新的磷酸二酯链。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两个杂交体分子带有2个单链切口,当杂本导

质粒载体和外源DNA的连接反应

实验概要掌握DNA体外连接的基本技能,了解连接反应的注意事项。实验原理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是通过DNA连接酶的催化实现的。DNA连接酶催化具有平末端或互补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间相邻碱基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该反为需能反应,通常需要加入ATP或NADH,DNA连接酶对粘性末端的连接效率要远

外源DNA和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外源DNA片段和线状质粒载体的连接,也就是在双链DNA5'磷酸和相邻的3'羟基之间 形成的新的共价链。如质粒载体的两条链都带5'磷酸,可生成4个新的磷酸二酯链。但如果质粒DNA已去磷酸化,则吸能形成2个新的磷酸二酯链。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两个杂交体分子带有2个单链切口,当杂本导

质粒载体和外源DNA的连接反应

实验原理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是通过DNA连接酶的催化实现的。DNA连接酶催化具有平末端或互补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间相邻碱基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该反为需能反应,通常需要加入ATP或NADH,DNA连接酶对粘性末端的连接效率要远高于对平末端的连接效率。在基因基因工程实验中,最常用的来源于T

在质粒载体(plasmid-vector)中进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

1、分别设立两个反应,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消化1-10μg质粒DNA和外源DNA片段,使它们能产生平末端。2、苯酚:氯仿抽提与乙醇沉淀法纯化出已被消化的载体和外源DNA片段。3、分别用TE(pH 8.0)重新溶解纯化出的两种DNA沉淀,使终浓度为100 ng/ml。假设1 bp相当于660Da,

克隆化酵母DNA的操作实验——质粒缺口修复

实验材料酵母实验步骤1.  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YRp质粒,通过基因内的两个限制性位点在基因中创造一个缺口区,在缺口两侧留下≥100~250 bp 的同源区,凝胶电泳纯化质粒骨架大片段。 2.  用1~10 μg 缺口质粒DNA转化待拯救的含突变等位基因的酵母菌株,通过YRp质粒上的选择基因进行选择,

分子克隆实验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方法介绍

DNA分子与载体分子连接是克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方法有:①粘性末端连接,DNA片段两端的互补碱基顺序称之为粘性末端,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可恢复原样,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不同顺序,却能产生相同末端。②平头末端连接,用物理方法制备的DNA往往是平头

质粒载体和外源DNA中限制酶切位点的性质

如今,质粒载体中限制酶切位点的种类极为繁多,因而通常都有可能找到某种带限制酶切位点恰恰与外源DNA片段本身毫无二致的载体。这就具备一个不可比拟的优点,也应是可以用相应的限制酶消化重组质粒崦回收外源DNA。另一种方案,则是把片段插入到载体中能产生匹配末端的任何位点中。例如,识别不同的六核苷酸的限制酶B

分子克隆常用载体(质粒、单链丝状噬菌体和噬粒)

DNA 片段的克隆需要合适的载体,载体或是质粒,或是噬菌体,或是病毒,通常大多经过人工改造[地的。作为载体必须具备两条件:一是该载体在细胞内必须能自主复制,即必须具备复制原点;二是该载体必须具备适合的酶切位点,且这些酶切位点不在复制原点区域内。以上两条,保证了载体的可繁殖性和可利用性。为了便于获

质粒载体的分类

按复制形式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复制。根据质粒DNA复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或在宿主细胞的拷贝数的多少,可以将质粒分为两种不同的复制类型:严紧型和松弛型。严紧型质粒复制受宿主染色体DNA复制的严格控制,拷贝数较小一般只有1~3个拷贝。疏松型质粒的复制宿主的控制比较松,在宿主中的拷贝数比较多,一般有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