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所《催化学报》和《能源化学》双双首次进入一区

近日,中科院期刊分区在线平台公布了2019年最新数据,我所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催化学报》,英文刊)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能源化学》,英文刊)分别首次进入工程技术类一区和化学类一区。2019年,国内外共有126本期刊进入中科院期刊分区工程技术类一区,共有33本期刊进入化学类一区。 近年来,《催化学报》和《能源化学》通过主编、副主编及编委深度参与约稿、审稿把关和宣传推广,及时遴选聘任国内外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科学家加入编委会,积极主办学术会议及主编亲自带队全国巡回召开学术研讨会,跟踪学科前沿和学科重大进展策划出版高水平专刊,积极拓展宣传平台和渠道、加强国内外宣传,为原创性工作提供快速发表通道等举措大力推进期刊工作,使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并获得科研人员的广泛支持和认可。......阅读全文

大化所《催化学报》和《能源化学》双双首次进入一区

  近日,中科院期刊分区在线平台公布了2019年最新数据,我所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催化学报》,英文刊)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能源化学》,英文刊)分别首次进入工程技术类一区和化学类一区。2019年,国内外共有126本期刊

大化所单原子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张涛院士研究团队在单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证明了单原子催化剂可以具有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催化活性。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以Hot Paper(TOP 10%)形式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推荐为后封面文章(DOI:

能源与催化学术研讨会在金属所召开

  10月14日至15日,能源与催化学术研讨会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高等院校、中科院科研院所、中石化及中石油研究机构的11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金属所苏党生研究员主持,金属所所长杨锐致欢迎词,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卢柯院士代表国家

中科院大化所:甲烷室温直接催化转化实现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德会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长期深入研究二维催化材料和纳米限域催化的基础上,发现石墨烯限域的单原子铁中心可以在室温条件下(25℃)直接将甲烷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C1含氧化合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化学》。  甲烷是天然气、页岩气、

大化所揭示甲醛光化学解离过程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微刺激性气体,作为一种空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点。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另外,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甲醛的降解主要通过光解

大化所CO2催化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DNL19T3)孙剑和葛庆杰研究团队在CO2催化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设计一种多助剂共存的铁基催化剂,实现了CO2加氢高选择性制取线性a-烯烃。该工作发表在《自然》(Nature)出版集团新刊《通讯-化学》(Communications Chem

大化所高分散铱催化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高分散铱催化剂催化活性研究   高分散贵金属催化剂在化工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通过制备方法的调控实现贵金属的高分散一直是该领域挑战性课题之一。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和王晓东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高分散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近期在高分散铱(Ir)催

中科院大化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8月23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和郭建平博士带领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双活性中心”这一催化剂设计理论,并由此开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杂志上。   过渡金属上氨的催化合成是多相

中科院大化所研究揭示金属—分子筛类酶催化特性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和研究员魏迎旭团队,与研究员肖建平团队合作,在金属—分子筛局域结构和微环境在烷烃脱氢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 将金属引入到分子筛中,可以实现多种催化反应,如脱氢、加氢和氧化等。在某些反应中,分子筛不仅能够提供活性

大化所等在纳米催化的形貌效应研究中获新进展

  纳米催化的形貌效应研究  日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反应化学研究组(501组)申文杰研究员等与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所苏党生研究员合作,在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形貌效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通讯形式在线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   该

中科院大化所纳米金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11月13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黄延强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王新葵博士合作在纳米金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将多相的纳米金催化剂应用到纯甲酸的选择制氢反应中,在50℃及无添加剂的条件下,催化纯甲酸分解的TOF值可达2882h-1,是目前已报道的多相催化剂的最高值。本研究为高效多相

中科院批准依托大化所筹建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批准筹建深海技术等6个创新研究院的通知》,批准依托我所筹建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筹建期自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由所长刘中民担任筹建工作组组长。通知要求创新研究院按照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关于近期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北

大化所天然气中有害气体电催化资源化利用研究获进展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李灿院士、宗旭研究员、马伟光博士等人发展电催化技术将天然气中二氧化碳(CO2)和硫化氢(H2S)资源化转化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同时伴随产

大化所细胞色素P450催化尼古丁反应机理合作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1101组)与该所高级伙伴研究员、美国肯塔基大学湛昌国教授合作,在细胞色素P450 2A6催化尼古丁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酶催化反应机理是当今计算化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和热门课题。理论计算作为一种有力的手段,能够

大化所“富油能源微藻培育与生物柴油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由大连化物所与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富油能源微藻培育与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以雷廷宙研究员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科技成果研究报告并审查了检测报告、查新报告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

大化所开发金属辅助氮化合成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新方法

 近日,我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低功函金属粉末(Mg、Al、Zr等)辅助氮化的合成新方法,实现了在低温、短时间内高效氮化合成基于d0区金属元素(Ta、Zr、Ti等)的窄带隙金属氮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基于该合成路线,团队有效降低了大部分金

中科院大化所两维限域催化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傅强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在两维限域催化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催化活性中心所处的微环境能够对催化体系物理化学状态产生限制作用,从而有效调控催化性能,这一“限域催化”效应是在多相催化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在零

中科院大化所制备出高温稳定高载量单原子催化剂

  近日,大连化物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乔波涛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以及天津理工大学罗俊教授合作,在单原子催化方面获得新进展。利用金属-载体共价强相互作用成功制备出耐高温的高载量铂单原子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以《不用缺陷位点稳定的耐高温单原子催化剂》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大化所太阳能光化学电能储存与转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李灿院士、施晶莹副研究员与燃料电池研究部陈剑研究员合作,在太阳能光-化学转化和电化学储能交叉领域取得进展,设计构筑了基于双硅光电极的光电化学(PEC)体系用于高效催化转化氧化还原电对物种,成功实现了利用太阳光自驱动水溶液体系液流电池的充

临床化学报告评价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国际互联网开展的临床化学报告评价活动,并介绍了报告评价质量的评分系统及分析了报告坪价的特点。目前,这一活动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不仅是活动参加者,而且所有评价病案使用者都从中受益匪浅。关键词:临床生化,评价,国际互联网临床实验中,生物化学检验用于疾病的诊断、筛选、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判

大化所高对称性光催化剂晶面间电荷分离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大化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李灿院士团队(慕林超、李仁贵、李灿等)在太阳能光催化的光生电荷分离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能源和环境科学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Linchao Mu, Rengui Li an

大化所包信和院士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

  近日,由基金委-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举办的“可持续化学与过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被授予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证书,包信和是继白春礼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包信和主要致力于新催化材料和高效能源转化过程研究,所建立的“限域催化”新概念已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金属氧

中科院大化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新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郭建平副研究员带领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了一种基于氢化物和亚氨基化合物的化学链合成氨新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DOI: 10.1038/s41560-018-0

10大化学污染渗入生活

  事实上,我们每天的吃穿住用行都可能在与有毒物质、化学污染“亲密接触”,长期忽视将威胁健康。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将这些生活必需品安全地利用起来呢?  1.家居装饰材料。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教授许家喜指出,家居装饰材料中的人工板材多采用锯末刨花板,含大量酚醛树脂,易挥发苯酚和甲醛等致癌物。一些涂料中会

屏蔽作用越大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来源于核外电子云的磁屏蔽效应原子核总是处在核外电子的包围中,电子的运动形成电子云.若处于磁场的作用之下,核外电子会在垂直外磁场方向的平面上作环流运动,从而产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生磁场---屏蔽效应.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去屏蔽效应越大,氢核的化学位移δ值越大.

大化所发表“助催化剂在光催化中的作用”综述文章

  近年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领导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部研究团队在基于“结”与“助催化剂”构建光催化体系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近日,该团队受邀撰写的综述文章Roles of Cocatalysts in P

大化所揭示燃料电池铂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的协同机制

  近日,我所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DNL0305组)孙公权研究员和王素力研究员团队在高稳定性铂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报道了一种具有超高稳定性的核壳结构铂铑合金(PtRh/Pt)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与AC-STEM、电化学等表征手段,

中科院大化所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孙剑、葛庆杰研究员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温室气体如CO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日益严

中科院大化所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孙剑、葛庆杰研究员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温室气体如CO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日益严峻

能源所开发出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催化剂

  用可再生电力驱动CO2电催化还原为甲醇、甲酸等高附加值化学燃料,在解决CO2过量排放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间歇性电能向化学能的直接转化,对控制碳平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意义重大。由于CO2分子中C=O双键结合稳定,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所需要的能量较高。因此,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提升反应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