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功抑制肿瘤血管、阻止肿瘤生长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策略,以阻止肿瘤生长所需的新血管。曾经被认为是极有希望的癌症治疗手段--阻断刺激新的血管生长(血管生成)的分子已被证明无效,因为肿瘤细胞的反应会产生更多的刺激分子。新的策略包括使关键的酶失效,这些酶可以补充细胞所需的分子,以维持新的血管生长。该研究小组由Brant M. Weinstein博士领导,他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脊椎动物器官生成部门的负责人。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刺激新血管生长的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在血管内壁的细胞内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导致新的血管生长。以前的研究试图通过抗体或药物靶向VEGF,或通过阻断......阅读全文

研究成功抑制肿瘤血管、阻止肿瘤生长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策略,以阻止肿瘤生长所需的新血管。曾经被认为是极有希望的癌症治疗手段--阻断刺激新的血管生长(血管生成)的分子已被证明无效,因为肿瘤细胞的反应会产生更多的刺激分子。新的策略包括使关键的酶

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肿瘤细胞持续分裂和增殖,消耗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当实体瘤的体积小于2mm3时,可以通过扩散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随着肿瘤组织的逐渐生长,肿瘤需要形成新的血管来获取营养和氧气,以确保肿瘤呈指数增长(如图2)。经典的血管生成开关肿瘤的血管生成起源于肿瘤中已存在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小静脉。首先,血管周细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缺氧实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高耗氧量、营养缺乏和细胞中代谢物质的积累可能会产生不适合肿瘤细胞生长的缺氧微环境。在常氧条件下,HIF-1α和HIF-2α被PDH和FIH-1羟基化,并通过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来降解。在肿瘤的缺氧环境中,FIH-1和PHDs的失活不能羟基化HIF-1/HIF-2α,降低HI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模型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实验可以用于:把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移植到机体内,诱导宿主局部的血管生成。实验方法原理肿瘤血管生成是指肿瘤微环境诱导的在原有血管基础上生成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并在肿瘤组织内建立血液循环的过程。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受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或)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调节

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药物

血管生成是肿瘤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20世纪70年代,Folkman教授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抑制血管生成可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治疗策略。近年来,靶向促血管生成基因已成为肿瘤治疗和预防肿瘤扩展的研究热点。目前FDA批准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根据靶点的数量分为两类:

关于肿瘤血管的生成介绍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包括血管内皮基质降解、内皮细胞移行、内皮细胞增殖、内皮细胞管道化分支形成血管环和形成新的基底膜等步骤。肿瘤血管生成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内皮细胞旁分泌某些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模型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无论原发性肿瘤还是继发性肿瘤,一旦生长直径超过1~2 mm,都会有血管生成。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 实验材料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模型实验

细胞培养技术             实验方法原理 无论原发性肿瘤还是继发性肿瘤,一旦生长直径超过1~2 mm,都会有血管生成。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

肿瘤学必备:血管生成实验介绍

实验原理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包括血管内皮基质降解、内皮细胞移行、内皮细胞增殖、内皮细胞管道化分支形成血管环和形成新的基底膜等步骤。无论原发性肿瘤还是继发性肿瘤,一旦生长直径超过1~2 mm,都会有血管生成。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多数恶性肿

肿瘤治疗新手段-研究用基因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日前,5名罹患肝癌和大肠癌放、化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肿瘤中心接受基因靶向放、化疗后,经检验肿瘤血管明显得到抑制。这项以基因APE1为靶点的放、化疗治疗手段,首开继手术、放疗、化疗以外的肿瘤治疗先河,或可成为治疗新途径。   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分子和关键事件

关于肿瘤血管的形成因素介绍

  研究证实有多种活性物质可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这些促进新血管生成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是一大类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类的多肽物质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FGFs)、血管生成营养素、IL-1、IL-8,以及一些小分子的脂类、核苷酸及维生素,其中VEGF在血管

以肿瘤相关的血管新生为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一个受严格调控的多步骤过程,导致从已存在的脉管系统形成新的血管,对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均是必需的。通过抑制新血管生成,中断肿瘤的营养供给,达到治疗目的,它代表了近年来一种治疗肿瘤及其它与病理性血管生成有关的人类疾病的新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内皮细胞

文献点评:肾微血管和淋巴血管肿瘤侵犯与肾癌的预后...

文献点评:肾微血管和淋巴血管肿瘤侵犯与肾癌的预后不良和转移扩散有关点评文献:JensBedke,JohannesHeide,SilviaRibback,etal.Microvascularandlymphovasculartumourinvasionareassociatedwithpoorprog

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结构和功能

中文名称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英文名称tumor angiogenesis factor;TAF定  义从肿瘤中释放启动赘生性细胞团血管生成的一组物质,一旦肿瘤中开始有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将会更加迅速,也更容易转移。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中国引进全球首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

  中国内地每年新发癌症约200万例,死亡超过140万例;北京市居民死于癌症的已达24%,上海已达到26%,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这是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席、肿瘤内科治疗专业奠基人孙燕院士5月7日提供的最新数据。   孙燕院士在全球首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获准进入中国临床新闻

血管生成抑制剂重新成为“肿瘤杀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93.shtm 在一项3期试验中,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和检查点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的组合将早期诊断出肝细胞癌的患者在手术或热治疗后复发的几率降低了28%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超声表现

患者女,65岁。因出现无明显诱因下腹胀痛1周入院。自然绝经11年,平素无阴道流血、流液。子宫肌瘤史10余年,肌瘤大小约1~2 cm,未定期复查。超声检查:子宫前位,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包膜光滑,于子宫肌层内探及大小约11.0 cm×10.0 cm×8.0 cm团块状低回声,边界清,形态尚规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51岁。因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入院,无肝炎、肝硬化病史。CT:肝右叶类圆形团块状等低密度影、内见少量点状脂滴(图1),病灶大小约150mm×116mm×225mm,增强后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清晰见假包膜(图2),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与正常肝实质呈等密度强化(图3,4);病灶由肝固有动

小核糖核酸分子可调控肿瘤血管新生

  科技日报昆明2月7日电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消息,国际学术期刊《致癌基因》最新发表了该所肿瘤生物学学科组陈策实课题组的成果,他们在小核糖核酸分子调控乳腺癌血管新生功能及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陈策实研究员介绍,实体瘤生长,需依赖于血液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因此,只要将肿瘤

研究发现肿瘤血管新生的新分子标记Apj

  10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的科研成果“Apj+ vessels drive tumor growth and represent a tractable therapeutic target”。该研究利用在Apj-

小核糖核酸分子可调控肿瘤血管新生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消息,国际学术期刊《致癌基因》最新发表了该所肿瘤生物学学科组陈策实课题组的成果,他们在小核糖核酸分子调控乳腺癌血管新生功能及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陈策实研究员介绍,实体瘤生长,需依赖于血液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因此,只要将肿瘤的发展阻断在血管新生阶段,就

研究发现肿瘤血管新生的新分子标记Apj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斌课题组发现肿瘤血管新生的新分子标记Apj,为肿瘤疾病治疗等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靶点。相关成果10月30日发表在《细胞通讯》上。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加剧,人口老龄化,社会生活压力大及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等,现代社会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如何有效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生长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的内科治疗也有了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其中靶向治疗中又以“抗血管生成”为近来研究热点。肿瘤的生长、转移需要丰富的血管为其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肿瘤组织可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物质,并通过多条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的转导及通路间的相互作用诱导、调控血管的生成。新血管的形成(a

JCI:挑战常规!血管有时也会阻止肿瘤生长

  2016年10月21日/生物谷BIOON/--当肿瘤发展时,它们从周围的组织中获取氧气和营养物。一旦肿瘤达到某种大小,所获取的氧气和营养物就不再足以允许它持续生长。它需要新的血管来转运氧气和营养物。一种常见的癌症疗法涉及抑制血管生成(新的血管产生)。然而,这种疗法并不对所有病人都有效,而且

阎锡蕴小组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新机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阎锡蕴课题组通过研究,揭示了肿瘤血管内皮标志分子CD146作为细胞表面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的最新分子机制,从而获得了CD146作为肿瘤血管生成标志分子的最直接证据。这是该课题组继发现 CD146是肿瘤血管新靶标之后的又一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血液学会主办的《血液》杂志。

生物物理所Blood:肿瘤血管生成新机制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东京大学结构病毒学和免疫学联合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D146 is a co-receptor for VEGFR-2 in tumor angiogenesis”的文章,揭示了肿瘤血管内皮标志分子CD146作为细胞表面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的最新分子

腹膜后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病例分析

畸胎瘤为胚胎性肿瘤,由全能的胚芽细胞衍生而来,包含3种胚层细胞的一种或更多的成分,常包含不属于发生部位器官的组织。病理上因畸胎瘤细胞组成比例不同,可分为:皮样囊肿、畸胎样肿瘤、真畸胎瘤和错构瘤4种组织学类型;按分化程度分为成熟性畸胎瘤(良性畸胎瘤)和未成熟性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两类,良性畸胎瘤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模型实验——细胞培养技术

肿瘤细胞诱导血管生成实验模型可以用于:(1)建立体外实验模型,方便进一步研究;(2)观察肿瘤的生长特点以及其特殊性。实验方法原理无论原发性肿瘤还是继发性肿瘤,一旦生长直径超过1~2 mm,都会有血管生成。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实验材料肿瘤细胞试剂、试剂盒DEM藻酸钠N

詹启敏院士JBC揭示肿瘤血管形成抑制子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通过抑制mTOR/STAT3信号通路,控制了肿瘤血管形成。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17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Qimin Z

简述p53基因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通过自分泌途径形成促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营养血管在瘤体实质内增生。P53蛋白能刺激抑制血管生成基因Smad4 等表达,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进展阶段,P53基因突变导致新生血管生成,有利于肿瘤的快速生长,常是肿瘤进入晚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