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一新属种有甲类恐龙——科氏玉溪龙

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著名期刊《eLife》上报道了一件基干有甲类恐龙的化石骨架,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自近裔特征,认为是一新属种,取名为科氏玉溪龙(Yuxisaurus kopchicki)。从平板式剑龙到坦克式甲龙,有甲类恐龙是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类生物。有甲类恐龙化石在1亿5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岩石中较为常见,但在近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地层中则很少发现。科氏玉溪龙发现于玉溪市易门县脚家店村1亿9千万年前的早侏罗世地层中, 是在亚洲发现的迄今最早的有甲类恐龙。化石是一件较为完整的骨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脊椎、肢骨和骨刺或骨板。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新化石和有甲类恐龙的基干类群,如德国莫阿大学龙,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甲龙类和剑龙类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当前研究认为,有甲类恐龙起源于大约2亿年前,但具体起源地尚不明确,玉溪龙在亚洲的发现,表明此类群在出现之后,迅速分化并迅速扩散,在大约......阅读全文

“考古中国”聚焦泥河湾考古新发现

  3月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议通报了《自然》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中国、德国、西班牙、法国等研究团队联合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泥河湾下马碑遗址发现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颜料加工与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  泥河湾下马碑遗址第6层堆积距今4

水下考古“潜”向深海:中国深海考古零突破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布放入水 ▲提取水下文物标本 1987年3月,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为中国水下考古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30多年来,我国的水下考古基本集中在40米以内的浅海。今天,中国载人深潜技术与水下考古“联姻”,终于实现了中国深海考古“

陕西发现7.4米巨型恐龙足迹

留下足迹的巨齿龙日前,中国古生物学者与考古学家宣称,在陕西省商洛市邵涧村发现了恐龙足迹,为迄今为止我国境内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之一。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长度超过50厘米的大型兽脚类足迹,仅有内蒙古查布地区的一例,长度约58.2厘米。此次我们描述的邵涧标本长达57.5厘米,已经是中国最

奇特恐龙头骨见证肉食恐龙向草食过渡

北京时间10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和英国研究人员近日宣称,1.9亿年前一颗幼体恐龙的头骨化石有助于解释什么时期食草类恐龙从食肉恐龙中进化过渡。 科学家发现异齿龙见证了食肉性恐龙向食草性的进化过渡 这颗微型恐龙骨骼属于1.9亿年前一个年幼的异齿龙,它的牙齿结构十分特殊——前端长着锋

恐龙蛋化石揭示恐龙与鸟类亲缘关系

  一项恐龙蛋的新研究表明:鸟类和白垩纪时期的非鸟兽脚类恐龙(non-avian theropods)可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Nieves López Martínez是马德里康普大学(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一名已故的古生物学家,在2010年她

英生物学家称恐龙生活在水中-尾巴助其游泳

英国生物学家发现新理论证明恐龙是水中生物,其巨大的尾巴帮助它们在水中游走。  一般人都认为恐龙是在陆地上生存的,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布赖恩·福特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他认为恐龙应该生活在水中。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3日报道,福特称恐龙身体庞大,而其两条相对较小的小腿无法支持它在陆

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获得深海考古重大发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77.shtm 中新网三亚5月21日电(记者 应妮 符宇群)国家文物局21日在海南三亚发布深海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已进行了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恐龙遭遇“双重”撞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60.shtm  恐龙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小行星撞击。图片来源:serpeblu/Shutterstock 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个9公里宽的陨石坑。它形成于希克苏

恐龙遭遇“双重”撞击

  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个9公里宽的陨石坑。它形成于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前后——那次撞击导致大多数恐龙灭绝。科学家猜测,这一陨石坑是由希克苏鲁伯小行星脱落的一块碎片造成的。相关论文8月17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这个陨石坑以附近的一座海山命名为“纳迪尔”。它位于几内亚海岸几百公里外的

恐龙食谱藏秘密

蒋志海制图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合作发现的一份距今1亿多年前的马鬃龙“食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意思的是,这只恐龙所吃的和人类的主食水稻、小麦、玉米,同属禾本科的植物。恐龙的食物种类本来就是化石研究的难点,那么,这份食谱背后透露出哪些重要讯息?  植硅体

宁夏恐龙化石新发现挑战传统蜥脚类恐龙演化观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团队于7月24日在英国《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他们有关蜥脚类恐龙演化的最新成果,报告了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世早期(1.74亿年前)的梁龙类新属种——神奇灵武龙(Lingwulong shenqi),这一发现挑战了关于梁龙类恐龙和其它新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扩散的传统

江西一学校建筑工地现恐龙骨骼化石(图)

  8月28日上午,在赣县职校建筑工地上,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些疑似化石碎片的岩石,工地负责人立即联系赣州自然博物馆。该馆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勘察,挖掘出一具保存较完好的蜥脚类恐龙骨骼化石,该化石现已妥善保藏在自然博物馆仓库。     发现的恐龙化石   昨日记者了解到,此次出土了7块带有恐龙化石的岩石

科研人员在智利发现四种恐龙化石

当地时间11日,多国联合组成的科研小组对外发布称,在智利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了包括巨盗龙在内的四种恐龙化石。过去10年间,该地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化石考古遗址。 这一发现由智利南极研究所、智利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他们设法鉴定了四种恐龙的遗骸,包括巨盗龙的牙齿和颅后骨。

贵州再次发现恐龙足迹-初步判断属兽脚类恐龙

近日,贵州大学科考人员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再次发现一处恐龙足迹,与2017年在茅台镇另一处地点发现的恐龙足迹为同一时期。贵州大学副教授文雪峰表示,通过脚印形状来看,初步判断它属于兽脚类恐龙,属于侏罗纪早期食肉型恐龙。 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在茅台镇一公路的边坡上,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脚印所在岩层

研究揭示巨型恐龙演化

图片来源:《自然—生态与演化》研究人员近日介绍了最新发现的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约2.37~2.01亿年前)的阿根廷地区的恐龙化石。这一标本来自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巨型蜥脚类动物之一。比其近亲泰坦龙还要早3000万年。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之前的认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分支如何演化成如此庞大的体型。 脖子

恐龙灭绝蛙类崛起

  今天的蛙类可能要感谢曾经导致恐龙灭绝的地球灾难。  一项新研究表明,今天地球上存在的88%的蛙类与距今6600万年前扫灭地球上绝大多数陆地生物的行星撞击有关。几乎10个该类两栖动物中就有9个是生物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三个世系的后代。它们均来自白垩系与古近系的交汇点(正式名称是KT界限),而这正是灾

恐龙化石拍卖引争议

  一块可能代表了恐龙新物种的化石正在巴黎拍卖会上被出售。图片来源:Aguttes 在美国发现的一只肉食恐龙的化石将被拍卖。负责此次交易的法国巴黎拍卖行表示,这个近乎完整的9米长标本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希望它以120万~180万欧元的价格售出。不过,国际古生物学家警告说,该样本或许将不

云阳恐龙群“现身”记

  摘要:堪称“世界级”并非妄自尊大,此次研究人员在云阳县普安乡发掘出长150米、厚2~4米、高6~8米的“恐龙化石墙”。已经多次去现场勘查过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说:“据我所知,这是世界上,目前暴露面积第二大恐龙化石墙。”  正文  6月28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

恐龙化石拍卖引争议

一块可能代表了恐龙新物种的化石正在巴黎拍卖会上被出售。图片来源:Aguttes 在美国发现的一只肉食恐龙的化石将被拍卖。负责此次交易的法国巴黎拍卖行表示,这个近乎完整的9米长标本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希望它以120万~180万欧元的价格售出。不过,国际古生物学家警告说,该样本或许

研究揭示巨型恐龙演化

  研究人员近日介绍了最新发现的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约2.37~2.01亿年前)的阿根廷地区的恐龙化石。这一标本来自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巨型蜥脚类动物之一。比其近亲泰坦龙还要早3000万年。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之前的认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分支如何演化成如此庞大的体型。  脖子细长、身形巨大、四足行走的腕

恒星考古:“探”为“观”止

   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新视野”号深空探测器拍下的柯伊伯带小行星MU69(绰号“Ultima Thule”,即“天涯海角”)的照片,第一次近距离将这位太阳系边缘的远古邻居呈现在世人面前。   探寻宇宙的早期历史,就像寻找人类起源一样令人着迷。然而宇宙之

恒星考古:“探”为“观”止

  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新视野”号深空探测器拍下的柯伊伯带小行星MU69(绰号“Ultima Thule”,即“天涯海角”)的照片,第一次近距离将这位太阳系边缘的远古邻居呈现在世人面前。  探寻宇宙的早期历史,就像寻找人类起源一样令人着迷。然而宇宙之大,深空探测

如何推进考古与科学“联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87.shtm

科学家重建恐龙DNA结构:恐龙“演化成功的蓝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称,恐龙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与现代鸟类是一样的。这种多样性帮助它们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中迅速演化,并统治了地球大约1.8亿年的时间。利用来自现生海龟和鸟类的DNA,研究人员成功将超过2.55亿年前的DNA历史拼接起来。   2018

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化石考古实验室开放

  1月3日电: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第一个古生物化石考古实验室,近日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开放。它的出现将是广大中、小学生探索远古生命、思考和谐自然的第二课堂。通过全面亲身体验、参与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是这个实验室的主要特色。   实验室面积约500平方米,由恐龙骨架展示区、化石挖掘体验区、时光隧

究竟什么导致恐龙灭绝?中国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新机制

6600万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龙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是小行星撞地球,是气候变化,还是大面积火山爆发?  答案或许不这么简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机构的科学家对陕西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一种

恐龙尾巴没有超音爆

一项建模研究认为,梁龙科(拥有长颈长尾的植食性恐龙)或许能移动尾部当作粗鞭来使用,速度高达33米每秒(超过100公里每小时)。但这些发现与一项过去的研究相矛盾,后者提出了一种假设的梁龙尾端结构,类似于鞭尾的毛簇,移速能超过音速(340米每秒),并造成小型超音爆。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葡萄牙

琥珀揭开恐龙甲虫共生关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57.shtm

恐龙死去,在春天里

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尤卡坦半岛,最终导致恐龙灭绝。图片来源:Joschua Knuppe2月24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终结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于北半球的春天。这项发现有助于解释后续的灭绝模式,同时增进了对地球历史这一关键时刻的理解。大约6600万年

什么是水晶恐龙蛋?

水晶恐龙蛋就是恐龙蛋放在水晶里面`让它可以不变质不老化``保存期长一点`好看美光一点`其它也没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