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人类染色体的X染色质的相关内容

1949年巴氏(Barr)等人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在雄猫中则见不到这一结构。以后将这一小体称为Barr小体或性染色质。进一步研究表明:①其它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有这种显示性别差异的结构;②性染色质不只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在其它细胞中也可见到。例如,人类女性口腔粘膜细胞核内可见紧贴在核膜内侧的Barr小体,大小约1μm,其形状为平凸形,馒头形或三角形等(图2-6-8)。正常男性则没有X染色质。为什么正常男女之间的染色质存在着差异?女性两个X染色体上的每个基因座的两个等位基因所形成的产物,为什么不比只有一个X染色体半合子的男性的相应基因产物多?为什么某一连锁的突变基因纯合子女性的病情并不比半合子的男性严重?1961年,Mary Lyon提出了X染色体失活假说,即赖昴(Lyon)假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释。其要点如下: 1.间期细胞核中,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有转录活性,而另一条则失去活性,并形......阅读全文

人类染色体的X染色质的相关内容

  1949年巴氏(Barr)等人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在雄猫中则见不到这一结构。以后将这一小体称为Barr小体或性染色质。进一步研究表明:①其它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有这种显示性别差异的结构;②性染色质不只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在其它细胞中也可见到。例如,人类女性口腔粘膜细胞核

人类X染色质的观察

实验概要掌握观察与鉴别X染色质的简易方法,识别其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实验原理1、X染色质的发现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等人在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首次在雌猫体内发现一种染色较深的浓缩小体,而在雄猫中则没有这种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猫外,其他雌性哺乳

人类X染色质的观察

一、 实验目的 掌握观察与鉴别X染色质的简易方法,识别其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 二、 实验原理 1、发现 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等人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首次发现一种染色较深的浓缩小体,而在雄猫则没有这种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猫外,其他雌性哺乳

x染色质的相关叙述

  X染色质,是上皮细胞等的间期核,用碱性染料染色后,在人的女性细胞靠近核膜处可观察到有一个长圆形的小体(长径稍大于1微米),过去叫做染色质,或称为巴尔氏小体。但后来发现了Y染色质,为避免混同,现一律改称为X染色质。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间所呈现形态结构不同的同一物质。  1、正常值 

关于x染色质的简介

  x染色质曾称巴氏小体或x小体,为紧贴细胞核膜内面的团块状结构,直径约1um,染色程度较其他染色质深。其形态不一,常呈三角、半圆、平凸或球形。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研究发现,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DNA复制延迟,称迟复制x。迟复制的x染色体在间期时表现为x染色质。当细胞内有一条以上x染色体时,在

x染色体的概述

  决定生物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的一种,它出现在xx和XY性别决定系统中。对一般人类来说,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两条大小,形态相似的X染色体,男性则X、 Y染色体各有一条。  雌体有相同的性染色体时,此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在 性别决定上,XX为雌,XY(或XY)为雄。过去C.E.Mcclung(190

染色质的组成-DNA的功能相关内容

  DNA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分子。它能够通过复制过程产生自己,细胞每分裂一次DNA便复制一次。它通过转录过程制造三种RNA:信使 RNA(mRNA),转移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这三种RNA在细胞质合成蛋白质的一系列过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信使RNA由DNA模板产生,是按一定顺

人类科学的又一大步:纳米技术完全测序人类X染色体

  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于1990年,如今已匆匆过去30年光景。从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宣告完成后的二十年间,人类参考基因组不断更新迭代。即便如此,其中依然存在数以百计的空缺,尚无一条染色体被真正完成 [1]。  如今,科学家首次完成了一条 “从头到尾” 真正完整的人类染色体测序。7月14日,《自然

人类染色体的染色体带的命名

  根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的规定,每条染色体都以显著的形态特征(着丝粒、染色体两臂的末端和某些带)作界标而区分为若干个区,每个区都含一定数量、一定排列顺序、一定大小和染色深浅不同的带,这就构成了每条染色体的带型。  区和带的命名是从着丝粒开始,向臂的远端序贯编号。"1"是最靠近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区别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它们在核内的螺旋程度不一,螺旋紧密的部分,染色较深,有的螺旋松疏染色较浅,染色质在光镜下呈现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