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果蝇唾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构成一个永久间期系统。唾腺细胞数目不增加,但体积增大,其中每条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的核蛋白纤维(染色质纤维)不断复制,多则可达2的10次方至15次方次复制,其复制产物不分开,成千上万条染色质纤维平行而精巧地排列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又称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阅读全文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果蝇唾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构成一个永久间期系统。唾腺细胞数目不增加,但体积增大,其中每条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的核蛋白纤维(染色质纤维)不断复制,多则可达2的10次方至15次方次复制,其复制产物不分开,成千上万条染色质纤维平行而精巧地排列形成一大束

果蝇唾腺染色体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实验目的】1.练习取出果蝇幼虫的唾腺和制作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与技术。2.观察和识别多线染色体的特征:a.巨大,多线;b.染色体配对,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半数(n);c. 染色体含异染色质多的着丝粒部分互相靠 拢 ,形成染色中心(chromo center) ;d.横纹有深、浅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征介绍

  唾腺染色体 salivary gland chromosome,alivary chromosome 双翅类昆虫唾腺细胞的间期核中所看到的巨型染色体。E.G.Balbiani(1881)首次看到了它的带状结构,但到后来,E.Heitz和H.Bauer(1933)以及T.S.Parnter(193

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果蝇唾腺染色体是处于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状态,由于多次复制而不分开,因而形成具有1 000-4 000根染色体丝的巨大染色体,又称为多线染色体.,本实验利用剖离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压制染色体玻片标本的方法,观察多线染色体的特征。实验材料 果蝇试剂、试剂盒 水醋酸洋红仪器、耗材 解剖

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技术

实验概要1、练习分离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学习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2、观察果蝇唾腺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特征; 3、了解体细胞染色体配对现象;实验原理本世纪初,D.Kostoff用压片法首先在D.melanogaster果蝇幼虫的唾液腺细胞核中发现了特别巨大的染色体—唾液腺染色体(salivary

关于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简介

  由于细胞分裂停止在间期,核物质螺旋化程度低而充分伸展,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宽约5um,长约2000um,是其体细胞中期染色体长度的100—200倍。伸展形式的DNA长度约为40000um,只需简单的染色和压片,就可以很容易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唾腺染色体处于体细胞染色体联会配对状态。

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实验_观察法

实验方法原理果蝇唾腺染色体是处于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状态,由于多次复制而不分开,因而形成具有1 000-4 000根染色体丝的巨大染色体,又称为多线染色体.,本实验利用剖离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压制染色体玻片标本的方法,观察多线染色体的特征。实验材料果蝇试剂、试剂盒水醋酸洋红仪器、耗材解剖针双筒解

关于果蝇的Y染色体的介绍

  多种动物精母细胞染色体上可以看到周围有绒毛状的结构,提示精子发生中存在灯刷期。多种果蝇其生长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灯刷样结构比较典型,研究得也最为清楚。  果蝇精母细胞第一次成熟分裂到双线期,在某一染色体上会出现成对的侧环。由于XO型的果蝇的精母细胞中不具侧环,而XYY果蝇的精母细胞中侧环数目加倍

简述染色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一、形成  在果蝇唾腺染色体形成时,染色体着丝粒和近着丝粒的异染色区聚在一起,形成染色中心。所有染色体都连接在这一点,其本质是由每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结合在一起  二、结构  染色中心是染色后的果蝇唾腺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显示的深色部分,位于整个唾腺染色体的中部,是许多异染色质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构。起

关于染色中心的基本信息介绍

  染色中心是染色后的果蝇唾腺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显示的深色部分,位于整个唾腺染色体的中部,是许多异染色质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果蝇第一对染色体的一端与第二对、第三对染色体中部的着丝粒部位相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深色中心。

染色中心的定义

染色中心是染色后的果蝇唾腺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显示的深色部分,位于整个唾腺染色体的中部,是许多异染色质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果蝇第一对染色体的一端与第二对、第三对染色体中部的着丝粒部位相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深色中心。

细胞学图进行基因定位的方法介绍

通过种种方法可以测得基因之间的距离,但图距并不表示绝对长度,而且在不同的生物中同一图距代表不同的实际长度。通过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可以测定基因的实际位置,这样绘制的基因位置图称为细胞学图,而通过一般遗传学方法绘制的图则称为遗传学图。在杂合的二倍体生物中,由于显性的野生型基因的存在,隐性的突变基因得不到表

染色体的结构重复的相关介绍

  一个染色体上某一部分出现两份或两份以上的现象。首尾相接的重复称为衔接重复或串接重复;首尾反方向连接的重复称为颠倒衔接重复或倒重复。重复部分可以出现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邻近位置,也可以出现在同一染色体的其他位置或者出现在其他染色体上。重复杂合体具有特征性的减数分裂图象,它的染色体在进行联会时重复片段在

果蝇X染色体隐性突变的检出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材料黑腹果蝇 (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品系 : 野生型 ClB 品系试剂、试剂盒果蝇培养基乙醚仪器、耗材X-射线仪解剖镜恒温培养箱生物胶胶囊培养瓶及麻醉瓶实验步骤1.将雄性野生型果蝇装入生物胶胶囊中,置于不同剂量X射线条件下处理。2.经处理后的雄果蝇与

果蝇X染色体隐性突变的检出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 (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品系 : 野生型 ClB 品系试剂、试剂盒 果蝇培养基 乙醚仪器、耗材 X-射线仪 解剖镜 恒温培养箱 生物胶胶囊 培养瓶及麻醉瓶实验步骤 1.将雄性野生型果蝇装入生物胶胶囊中,置于不同剂量X射线条件下处理。2.

关于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  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染色体在显微镜下可见。

标记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标记染色体是在肿瘤细胞内常见到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如果一种异常的染色体较多地出现在某种肿瘤的细胞内,就称为标记染色体,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两种。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费城染色体即PH小体。  有特殊的形态,且便于识别的染色体。如费城染色体。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 ;遗传学(

染色体臂的基本信息介绍

  染色体臂是其核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结构名称。细胞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两条单体在着丝粒处互相连接,该处缩窄,故又称为主缢痕。  从着丝粒到染色体两端之间的部分称为染色体臂,如果着丝粒不在染色体的中央,则可区分为长臂(q)和短臂(p)。两臂的长度对于鉴别染色体是重

异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异染色体heterochromosome 亦称为异质染色体;最初被用作常染色体(euchromosome)的对应词,也就是说,对与常染色体在大小、形态和行为相异的染色体而命名的。T.H。Montgomery在半翅目昆虫的精子形成过程中于静止核内发现很容易被碱性染料着染的物质,被称为染色质仁(ch

费城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nowell与hungerford于1960年发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一个小于g组的染色体,由于最先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发现,故命名为ph染色体。最初认为是22号染色体的长臂缺失所致,后经显带证明是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易位的结果。易位使9号染色体长臂(9q34)上的原癌基因a

B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B染色体亦称多余染色体,是被称为A染色体的正常染色体的对应词。在一组基本染色体外,所含的多余染色体或染色体断片称为B染色体。  B染色体的数目和大小变化很多,一般在顶端具有着丝粒,大多含有较多的异染色质。减数分裂时不与任何A染色体配对,且B染色体之间的配对也缺乏规律。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个B染色

关于多线染色体的发现介绍

  1881年E.G.巴尔比安尼首先在双翅目摇蚊(Chironomus)幼虫的唾腺细胞中观察到多线染色体,但未引起注意。1933年在遗传学成就的影响下T.S.佩因特在果蝇唾腺,E.海茨和H.鲍尔等在毛蚊属(Bibio)再次看到这种染色体后,人们才予重视。此后在昆虫的多种组织如肠、气管、脂肪体细胞和马

多线染色体的发现与研究

1881年E.G.巴尔比安尼首先在双翅目摇蚊(Chironomus)幼虫的唾腺细胞中观察到多线染色体,但未引起注意。1933年在遗传学成就的影响下T.S.佩因特在果蝇唾腺,E.海茨和H.鲍尔等在毛蚊属(Bibio)再次看到这种染色体后,人们才予重视。此后在昆虫的多种组织如肠、气管、脂肪体细胞和马尔皮

果蝇实验技术

一、实验原理 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2500个种。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蝇优点: 1. 饲养容易。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2.

关于分子伴侣修复热变性蛋白的介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类分子伴侣属于热休克蛋白 (HSP)。这种蛋白是1962年Ritossa在研究果蝇唾腺染色体时首先发现的。果蝇一般在25℃正常生长,当外界温度升至30~40℃时,果蝇体内产生较多的HSP。后来又在酵母、玉米、大豆、大肠杆菌等中发现。当外界温度高出正常生长温度10~15℃,H

染色体组型的基本信息介绍

  染色体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染色体核型。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体细胞的核型一般可以代表该个体的核型。这种组型技术可用来寻找染色体歧变同特定疾病的关系,比如: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加、形状发生异常变化等

关于染色体易位的基本信息介绍

  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称为易位(translocation,用t表示)。它伴有基因位置的改变。易位发生在一条染色体内时称为移位(shift)或染色体内易位(intra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易位发生在两条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时称为染色体间易位(interchromo

关于巨大染色体的基本信息介绍

  某些生物的细胞中, 特别是在发育的某些阶段, 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染色体, 它们的特点是体积巨大, 细胞核和整个细胞体积也大, 所以称为巨大染色体, 包括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  许多双翅类以及二、三种脉翅类昆虫的食道、肠、马氏管和神经细胞中,以及在植物界的Rhinanthus(胡麻科)的胚盘

关于位置效应的稳定型效应介绍

  简称S型位置效应,表型改变是稳定的。  果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野生型的正常复眼呈椭圆形;棒眼突变型由于小眼数的显著减少而呈不同程度的狭棒形。棒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纯合的棒眼果蝇的后代中常出现少数野生型个体;同时出现少数复眼比棒眼更狭细的超棒眼个体。这两种个体出现的频率都约占1/1

果蝇的形态鉴别和饲养管理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普通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类上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属。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饲养简单:凡能发酵的东西都可以作为饲料。2.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在25℃时由卵到成虫只需10天左右,并且易于获得较大的后代群体。一对果蝇交配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