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协第二十届学术(创新)年会举行

11月29日,由上海市科协、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上海市科协第二十届学术(创新)年会举行。本次年会包含第十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颁奖、主题论坛暨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开幕式两部分。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出席并为“第十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获奖者颁奖。颁奖仪式由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主持。陈赛娟、许宁生、金亚秋等10余位院士及上海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市教委等相关人员出席活动。第十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颁奖 主办方供图 在主题论坛暨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政道图书馆执行馆长李新碗教授介绍“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相关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向上海科学会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捐赠了李政道先生手稿复印件。 主题论坛以“基础研究引领 技术创新无限”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员......阅读全文

李政道受聘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4月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2周年纪念大会上,李政道先生正式接受聘任,担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91岁的李政道通过视频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担任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我将一如既往,为李政道研究所提出建设性、指导性的意见,为扩大李政道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作出努力。”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首先提

李政道的求学历程

  叶铭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不能。”政道在年轻的时候,在逃离日本帝国侵略者统治的路上,长途跋涉,孤独逃难,身无分文,不知前途在何方,走过了艰辛的求学之路。  1926年

杨振宁、李政道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2015年是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为纪念这一划时代的进展,5月4日上午,“引力和宇宙学国际学术会议/第四届伽利略—徐光启国际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拉开序幕。会上,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据介绍,马塞尔·格罗斯曼奖被视为物理学界

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落成

   12月28日,李政道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园正式落成。这是国内第一家收藏和展示诺贝尔奖章及证书原件的场馆。图书馆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共收录7万多件相关文献实物。  据上海交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介绍,李政道图书馆将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五馆合一”的独特功能定位,

李政道:祖国现在缺少一个成功的榜样

  6月11日下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四楼会客室,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博士就中国的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等话题,接受了《科学新闻》杂志专访。   多年来,李政道一直关注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基础科学研究,如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李政道与教育学者共答“钱学森之问”

  李政道先生作报告:要创新 需学问     过去的一年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一直是教育界、知识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随着大师的远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民众

李政道:做学问是我一生的追求

李政道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接受《科学时报》独家专访  “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在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用寥寥数语讲述了学、问与创新的关系。而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一直践行这种创新,为他

李政道与杨振宁观点相左,是否影响中国科技战略制定?

  核心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李政道和杨振宁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建议。李政道针对特殊历史时期对基础研究的否定以及改革开放后功利主义的盛行,极力主张中国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并支持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杨振宁针对中国科技和工业落后的现实状况,极力主张中国要更加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国家建设的

李政道获世界杰出华人奖:继续为荣耀中华努力

  首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11月6日在北京亲手接过“世界杰出华人奖”证书及奖杯。  “接受这个奖励,是我莫大的荣誉”,李政道表示,他将与其他杰出华人一起,继续为祖(籍)国的强大,为民族的奋起,为荣耀中华努力。  “世界杰出华人奖”由“世界华商投资基金会”于2003年创办,至今

刘延东会见李政道及美国高能物理代表团

  国务委员刘延东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及来华参加第31届中美高能物理联委会会议的美国高能物理代表团。   刘延东高度评价李政道30多年来在推动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加快中国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

陈佳洱:李政道先生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1年北京大学力学系的王仁院士,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兼任副主任期满到届,被聘为特邀顾问,不再兼任基金委领导职务。他离职回校后,便向新的基金委领导班子推荐我去接任他的副主任岗位。我长期在学校工作,虽然也分管科学研究,但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这样一个成立刚满五年的部门仍然充满着好奇心。特别

李政道:一位“艺味十足”的科学巨人

    6月19日,来到无锡参加上海世博会六大主题论坛之一“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参观科技成果展。   6月20日在上海世博会第三场主题论坛“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的主题演讲中,一位老人的出现备受各国参会嘉宾瞩目,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

李政道:开发境外博士后人才不妨先从港澳台做起

  “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25周年暨2011年博士后迎春晚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为晚会发来贺信,对中国博士后提出“国际化、高质量、责任感”三点希望。  李政道先生在贺信中说,世界各国对博士后的竞争日趋激烈,改善博士后工作环境、吸引高水平博士后已成为世界趋势。作为这

中美合作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动工-李政道祝贺

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又一个重大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10月13日在深圳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大亚湾核电基地动工。    该实验是在中国进行的、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型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是中美两国目前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实验的国际合作组有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美国、

李政道: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这三个定语后,是“李政道”这个名字。10月30日,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近八十四高龄的李政道站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创新中国论坛”的讲坛上,就创新之道深情寄语大学生。破解“钱学森之问”,告慰老友英灵,并助祖国教

李政道: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一对一”的精英教育

  “钱学森之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由此延伸,怎样一所大学才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怎样的模式才能真正培养科学技术发明

九十五岁诺奖得主,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健康发展

  李政道九十五华诞 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健康发展  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北京举办“科学巨擘天语解道——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发来书面信,寄语中国高能物理事业:“我衷心祝愿祖国的高能物理事业蒸蒸日上、健康发展,中国科学家

院士张杰捐款,在上海交大设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316.shtm   ? 张杰常委(中)在捐赠仪式现场,与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和李政道研究所代表们合影留念。 本报讯(记者 朱英杰)2023年11月7日,

CUSPEA项目40年回望:十年树木今成林

   2019年是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简称CUSPEA)实施40周年。回首40年前,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关心国内年轻人的人才培养,呕心沥血、事必躬亲,克服重重困难,在改革开放初

上海交大举办物理教师科学前沿专题培训班

8月15至19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闻道”中学物理教师科学前沿专题培训开班。本次培训整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物理与天文学院、教育学院等各方学科优势,也是为李政道研究所整建制入驻张江后首次开展的中学物理教师培训。据悉,本次培训对象从中学物理教师延伸拓展至中小学科学相关

上海市科协第二十届学术(创新)年会举行

11月29日,由上海市科协、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上海市科协第二十届学术(创新)年会举行。本次年会包含第十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颁奖、主题论坛暨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开幕式两部分。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出席并为“第十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获奖者颁奖。颁奖仪式由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惠英,拿茅台!”  这是上世纪80年代,每次确定了CUSPEA推荐名单,严济慈都会对孙女说的一句话。  CUSPEA即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于1979年提出,78岁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济慈出任委员会主任。严老的出面也成为该项目严格公正的保证。  严惠英记得家

弗朗克·维尔切克:让科学家来负责科学,让他们说了算

一身西装,聪明“绝顶”,却穿着棕色跑鞋、彩色袜子——这就是弗朗克·维尔切克,参加昨天浦江创新论坛时的行头。 这位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基本没谈他最专长的量子物理,而是道出了一门

创新中国论坛综述:创新人才培养,箭在弦上,路在何方

  日前,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成功落下帷幕。   作为论坛主席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心系祖国,关注祖国的未来,令人敬佩。尤其,他在会上就创新之道发表的主旨演讲

“超材料”开辟工程和研究新前沿

5月20日,“上海科普大讲坛特别活动:2022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系列活动主题发布”云直播活动中,“超材料”成为年度基金系列活动的科学主题。 该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朗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教授选定。中国工程院院士、2022李政道

叶企孙:馈赠了这个时代最丰富的遗产

  叶企孙与挚友在住宅前合影,时间约在1929—1930年间。左起依次为:陈岱孙、施嘉炀、金岳霖、萨本栋、萧蘧、叶企孙、萨本铁、周培源。   倘若历史是棵大树,我们探寻的目光深入到它的根部,就会发现实际上它的走向在20世纪之初就已经分布好了。谁在那个时代能洞察未来,谁对物理科学研究最注重,谁最

为拔尖创新人才设“特区”,教学大奖被授予张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71.shtm4月9日,第四届杰出教学奖颁奖现场,张杰获奖。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创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为学生设计高级思维研修课程,在为我国建成基础科学领域的世界顶级研究所的路上持

丁洪:自身因素是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的关键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实习记者 骆香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成长更依赖自身因素,这包括内驱力、科研热情、对科研问题的判断,以及执行力等。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对任何想做的事,不要把‘不行’作为备选项。”近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首任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讲席教授丁洪在2022未来科学大奖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成立

  28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该委员会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和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共同倡导,得到了近200位国内外众多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  李政道在给成立大会的贺信中以亲身经历为见证,来说明文化与技术、科学与艺术

张杰院士获第四届杰出教学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97.shtm4月9日,由教育部支持、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   ?张杰获第四届杰出教学奖。上海交大供图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