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NSTEACS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介绍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它作用于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降解,减少TXA2的产生,抑制GpIIb/IIIa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ACCP7对阿司匹林的推荐如下: 对于所有没有明确阿司匹林过敏的 NSTE ACS患者,推荐立即口服阿司匹林75 到325mg,随后每日口服75到162mg (Grade 1A)。 Walletin等人的研究证实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ACS患者的死亡和心梗机率,而且这一优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另一项荟萃分析提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发生的ACS意味着较差的临床预后。......阅读全文

阿司匹林对NSTEACS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介绍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它作用于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降解,减少TXA2的产生,抑制GpIIb/IIIa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ACCP7对阿司匹林的推荐如下:  对于所有没有明确阿司匹林过敏的 NSTE ACS患者,推荐立即口

关于-NSTEACS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介绍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类、双嘧达莫及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将会改善临床预后。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它作用于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降解,减少TXA2的产生,抑制GpI

噻氯吡啶类药物对NSTEACS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介绍

  包括抵克立得和氯吡格雷。他们都是血小板ADP受体的拮抗剂。作用于ADP受体,抑制血小板GpIIb/IIIa受体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ACCP7对噻氯吡啶类药物的推荐如下:  对于所有没有明确阿司匹林过敏的 NSTE ACS患者,推荐立即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随后75 mg/日

关于普通肝素对NSTEACS的抗凝治疗介绍

  普通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增加AT-III活性,从而灭活IIa和Xa等凝血因子。ACCP7对于普通肝素的推荐如下:  对于NSTE-ACS患者,推荐短期普通肝素与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应用替代单纯抗血小板治疗 (Grade 1A); 推荐普通肝素的剂量应根据公斤体重调整,并将aPTT维持于50到7

低分子肝素对NSTEACS的抗凝治疗介绍

  低分子肝素(LMWH)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物,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大致相同,由于分子量小(平均分子量4500道尔顿),其抗Xa和抗IIa活性比例增加,对于和血小板结合了的因子Xa亦有抑制作用,因而抗血栓形成作用更加明显。LMWH与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较低,因而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较长,

间接抗Xa因子抑制剂对NSTEACS的抗凝治疗介绍

  评价fondaparinux在TE-ACS和NSTE-ACS中应用的安全有效性的大型随机试验正在进行。2005年ESC上发布了fondaparinux治疗ACS的第一个大型临床研究OASIS-5的结果。OASIS-5研究是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入选了来自41个国家576个

关于NSTEACS的抗凝治疗的介绍

  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选择性间接抗Xa因子抑制剂(人工合成戊糖)、选择性直接抗Xa因子抑制剂(DX-9065a)及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1、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增加AT-III活性,从而灭活IIa和Xa等凝血因子。ACCP7对于普通肝素的推荐如下: 

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对NSTEACS的抗凝治疗介绍

  水蛭素及比伐芦丁能够选择性的与凝血酶结合,并将其灭活。在临床上多用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抗凝治疗。综合临床实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凝血酶直接抑制剂与普通肝素相比并不能显著减少ACS患者的死亡和心梗的机率,而且增加相关出血风险。以下是ACCP7关于凝血酶直接抑制剂的推荐: 对于NSTE-ACS患

关于血小板对冠脉综合征的作用介绍

  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GP)受体与血小板的活力密切相关,其中GP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等的结合是各种血小板激动剂导致血小板凝集过程中的最后共同途径。血小板糖蛋白GPIIb

老年NSTEACS的早期处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所不同,因而其早期处理亦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指南原则确定治疗策略    一旦确诊,应及时对老年NSTE-ACS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并以

欧洲新版NSTEACS指南十大要点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了新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管理指南”.以下为指南十大要点:    1、对于NSTE-ACS患者,GRACE风险评分可提供做准确的入院和出院风险分层。GRACE评分>140为高危。    2、对于有心源性休克风险的患者(如,年龄>70

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产科DIC的介绍

  前已述及右旋糖酐可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聚,因其带负电荷。一般用量不要超过1000ml。双嘧达莫(潘生丁)有解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抑制血小板二酯酶的活性,常用剂量为200~400mg/d,但抗DIC血小板凝聚使用大剂量600mg滴注为宜。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此药有增强依前列醇(内源性前列环素)的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1)抗凝疗法:抗凝治疗不能完全防止冠脉血栓的形成,其重要作用近年来有人认为是可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或减少下肢静脉血栓与心腔内附壁血栓的形成,因而也减少了动脉梗死的并发症。但由于早期活动的倡导和住院时间的缩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梗塞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因此,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1、噻氯吡啶治疗检测  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噻氯吡啶。口服剂量250~500mg/d时,在开始用药的1~8周内,需每周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计数各1次,使PAgT抑制率维持在参考值的30%~50%,BT(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延长是参考值(6.9±2.5m

简述脑梗死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急性期(一般指脑梗死发病6小时后至2周内,进展性卒中稍长)的抗血小板聚集推荐意见如下:  (1)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 mg/d。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150 mg/d;  (2)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阿司匹林治疗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血栓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依靠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已成为临床共识,但由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存在,造成部分患者服药无效。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以筛查出这部分用药无效的患者,有效提高血栓防治效果。因此,在临床开展血小板功能检测显得尤为迫切。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老年时代也随

治疗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相关介绍

  药物诱发哮喘总的治疗原则:一旦怀疑哮喘患者为药物性哮喘则立即停用可疑的致喘药物,同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等处理,并酌情给予抗组胺药,β受体激动药,静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若患者是因类固醇激素诱发的哮喘则不用),对重症哮喘应及早进行机械辅助通气。预防DIA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再次应用这类药物

简述NSTEACS的抗凝早期保守策略

  1、阿司匹林 (Class IA);阿司匹林禁忌时选择氯吡格雷(Class IA)  2、氯吡格雷服用至少1个月 (Class IA)至9个月 (Class IB);如不能早期介入,氯吡格雷应在急诊室近早服用  3、依诺肝素或普通肝素 (Class IA)  4、依替巴肽或替洛非班: 持续缺血

简述NSTEACS抗凝的早期介入策略

  1、阿司匹林(Class IA);阿司匹林禁忌时选择氯吡格雷(Class IA)  2、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 (Class IA);与普通肝素比较,优先使用依诺肝素作为UA/NSTEMI患者的抗凝药物,除非准备在24小时内接受CABG手术 (Class IIaA)  3、如准备早期介入干预应近早

关于双嘧达莫的简介

  双嘧达莫即潘生丁,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cAMP的产生来抑制血小板的激活。于阿司匹林相比,双嘧达莫不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甚至在与华法令合用时也是如此。但在NSTE-ACS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中没有证据支持双嘧达莫可以替代或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合用。

多国批准抗血小板治疗新药上市

  抗血小板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本治疗方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常用的治疗用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日前批准英国阿斯利康研发的抗血小板治疗新药倍林达(替格瑞洛)在中国上市并用于临床ACS治疗,至此已有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在内的88个国家批准该药在本国上市。   倍

关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抗血小板治疗介绍

  (1)阿司匹林:所有无禁忌证的STEMI患者均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  (2)P2Y12受体抑制剂:STEMI直接PCI患者,应给予负荷量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I,A)。  (3)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有效的双联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情况下,不推荐STEMI患者

关于血栓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阿斯匹林它是环氧化酶抑制剂,使该酶第530位的丝氨酸残基乙酰化,破坏了酶活化中心,从而阻断了血栓烷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每日服用60~100mg阿斯匹林就可达到最大的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效果。目前阿斯匹林已被普遍应用于心脑疾患,降低了心肌梗塞复发率和死亡率,对一过性脑缺血(TIA)患者可降低脑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治疗

  药物诱发哮喘总的治疗原则:一旦怀疑哮喘患者为药物性哮喘则立即停用可疑的致喘药物,同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等处理,并酌情给予抗组胺药,β受体激动药,静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若患者是因类固醇激素诱发的哮喘则不用),对重症哮喘应及早进行机械辅助通气。预防DIA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再次应用这类药物

东亚患者需特定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自然综述—心脏病学》在线发表的一篇专家共识声明指出,东亚地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要有一套特定治疗方案。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脏病发作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以打通阻塞的动脉)之后使用,旨在预防血凝块并降低心脏病复发的风险。而东亚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血风险会增加。  世界心脏联盟已意识到这一风险,

抗血小板新药列入多个欧美治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因其发病急、病情重,往往导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日前批准英国阿斯利康最新研发的倍林达(替格瑞洛)在中国正式上市,至此这一新型抗血小板新药已在全球85个国家得到批准用于临床。   中华心血管病学

个体化抗栓治疗与基因检测之阿司匹林

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上述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药物治疗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控制、延缓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血管扩张药等普遍存在个体差异现象

替格瑞洛加阿司匹林双抗治疗研究概要

  PEGASUS-TIMI 54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治疗可减少心梗患者发病后1——3年内的心血管死亡、心梗或卒中风险;研究还显示,使用替格瑞洛的患者出血风险同样增加。研究结果呈现于2015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科学会议,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

血小板功能——实验室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的方法

心血管疾病作为美国乃至全球第一杀手,占到患者死亡的30%左右。研究者现在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但是,当斑块破裂时相关成分会出现在动脉细胞外基质中,从而开启血小板凝集功能或动脉血栓。与此同时,巨噬细胞来源泡沫细胞产生的组织因素也会启动血液系统的凝集作用。这些过程均可引起血块的增加

美国NSTEACS管理指南十大要点

  以下是新指南十大要点:    1. 在美国,每年逾62.5万例患者遭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困扰,患病率几乎占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3/4.    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在病理生理上是连续过程,发病时可能很难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