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腮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

08年5月10日于美国亚利桑那州Scottsdale召开的第16届美国儿童耳鼻喉学会年会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激光切除乳头状瘤后局部给予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可有效缓解大多数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RRP)。......阅读全文

关于腮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

  08年5月10日于美国亚利桑那州Scottsdale召开的第16届美国儿童耳鼻喉学会年会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激光切除乳头状瘤后局部给予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可有效缓解大多数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RRP)。

关于腮腺炎疫苗的历史介绍

  美国1948年批准了一种灭活腮腺炎疫苗,并在1950-1978年间使用,该疫苗诱导的免疫力持续期短,保护效力较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微生物学家莫里斯·希勒曼发明了此后常用的腮腺炎疫苗,因为用于研发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病毒是从他女儿Jeryl Lynn身上提取的,故该疫苗以其女儿Jeryl Ly

关于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反应介绍

  一般腮腺炎疫苗的不良反应轻微,而且少见。除接种部位轻度肿、痛外,最常见的反应为腮腺炎和低热。偶见睾丸炎和感音神经性耳聋。极少出现中度发热,曾报道过无菌性脑膜炎,但报道发病率差异很大(例如从1/400至1/50万)。疫苗相关无菌性脑膜炎发病率的差异不仅反映了疫苗毒株和配方的不同,也与研究设计、诊断

关于腮腺炎减毒疫苗的基本介绍

  本品系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接种原代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量明胶、蔗糖稳定剂冻干制成。为乳酪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  通用名称: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英文名称:Mumps Vaccine, Live  汉语拼音:Saixianyan Jiandu Huoyimiao

关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基本介绍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本品系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接种原代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量明胶、蔗糖稳定剂冻干制成。为乳酪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

关于腮腺炎疫苗的使用方法介绍

  用所附的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疫苗后使用,稀释前后疫苗都要避光,稀释后的疫苗必须在冷链中保存,而且一次免疫接种活动结束时或稀释后6小时未用完的必须丢弃(按先符合的情况执行)。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关于腮腺炎疫苗的基本信息介绍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以儿童、青少年为主,多见于冬春季节。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常有局部暴发。腮腺炎病毒属RNA型副粘液病毒科。含有两种抗原成分,即病毒颗粒抗原和可溶性抗原。临床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可波及单侧或双侧腮腺,也可侵犯其他腺体器官,引起

关于风疹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

  1、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UIC)研究人员发现,儿童时期注射的风疹疫苗几乎也可以完全消除眼睛的炎性疾病。  2、 美国CDC登记随访了怀孕前后各3个月内接种风疹疫苗母亲分娩的364名婴儿,发现接种风疹疫苗母亲所生的婴儿发生畸形的危险性与正常妊娠相似,均为3.3%。因此,孕妇接种风疹疫苗后无需终止妊

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的介绍

  1、包装  1瓶/盒:含有1瓶单个剂量的冻干疫苗及1瓶稀释液。  5瓶/盒:含有5瓶单个剂量的冻干疫苗及5瓶稀释液。  10瓶/盒:含有10瓶单个剂量的冻干疫苗及10瓶稀释液。  2、有效期  24个月(从包装并转至2-8°C保存之日起计)  在包装之前,产品可以≤ -20°C保存18个月。如果

关于腮腺炎减毒疫苗的注意事项介绍

  (1)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疫苗复溶后出现异常浑浊、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3)疫苗复溶后如不能立即用完,放置在2~8℃并于1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废弃。  (4)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本疫苗。  (5)本品为减毒活疫苗,不推

关于腮腺炎减毒疫苗的规格和剂量介绍

  1、规格  复溶后每瓶0.5ml。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腮腺炎活病毒不低于3.7LgCCID50 。  2、免疫程序和剂量  (1)按标示量(0.5ml)加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稀释液(灭菌注射用水),待冻干疫苗完全溶解并摇匀后使用。  (2)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关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介绍

  1、不良反应  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6~10天内,个别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禁忌  (1)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者。  (2)对鸡蛋有过敏史者。  (3)妊娠期妇女。

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的禁忌介绍

  1.对包括明胶在内的任何疫苗成份过敏者。  2.对新霉素发生过敏或类过敏性反应者(每剂疫苗含约25μg新霉素)。  3.任何发热的呼吸道疾病和其它活动性发热的感染者;活动性未经治疗的结核病患者。  4.妊娠妇女不应接种本品,目前尚不清楚疫苗对胎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对青春期后的妇女进行疫苗接

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的贮藏方法介绍

  在疫苗运输期间,为保证疫苗的效力不降低,疫苗应在10℃或更低温度下保存。运输期间使疫苗冰冻对疫苗效价无影响。本品应避光保存,因为光照可能使病毒失活。  配制前,冻干疫苗瓶保存于2-8℃或更低温度。稀释液可与冻干疫苗一同储存于冰箱中或单独存放在室温条件下。不要冷冻稀释液。  包含冻干疫苗和稀释液的

腮腺炎疫苗的基本信息介绍

  流行性腮腺炎(Epideili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早在公元前640年,医书上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 1934年Johnson和Goodpasture用去除细菌的感染材料接种猴子,证明可引起腮腺炎。1946年Beveridge从

关于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原863计划的长期支持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获批上市,并于2016年3月22日举办了全球首次接种仪式。该疫苗是唯一采用人源性细胞基质生产的EV71疫苗产品,预防由EV71引起的

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介绍

  1.如接种本品后发生过敏性或类过敏性反应,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抢救措施,包括注射(1:1000)肾上腺素等。  2.本品禁止血管内注射。  3.下列人群使用本品时应特别注意:  (1) 对于有脑外伤史、个人或家族惊厥史、或其它因发热引起症状的人群应避免接种本品。医生应注意接种后可能引起的体温升

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的临床试验介绍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是三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分别是由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粘病毒)和风疹病毒(披膜病毒)引起,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或死亡。例如,麻疹引起肺炎和脑炎;腮腺炎可以导致无菌性脑膜炎、耳聋和睾丸炎;患有风疹的孕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284例年龄在11月龄-

关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注意事项

  (1)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疫苗复溶后出现异常浑浊、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3)疫苗复溶后如不能立即用完,放置在2~8℃并于1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废弃。  (4)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本疫苗。  (5)本品为减毒活疫苗,不推

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活病毒疫苗的简介

  本疫苗是高度致免疫的,易感人群注射一次疫苗,能诱导产生95%的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96%腮腺炎中和抗体和99%风疹血凝抑制(HI)抗体。本疫苗中的RA27/3风疹病毒株,在接种后立即诱导产生高水平的HI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而且更接近自然的感染。本疫苗所诱导的高水平、分布广泛的抗体

关于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的简介

  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适应症为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本品为三联减毒活疫苗,其主要组成成份:麻疹、腮腺炎、风疹活病毒。  本品包括  ①ATTENUVAX*(麻疹活病毒疫苗),一种从Enders减毒Edmonston 株衍生而来的进一步减毒的麻疹病毒株,在鸡胚细胞培养中增殖;  ②M

关于腮腺炎的预防介绍

  1.化脓性腮腺炎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  2.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

关于腮腺炎的诊断介绍

  1.化脓性腮腺炎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腮腺局部红肿热痛,挤压腮腺时腮腺口有脓液流出,发病通常单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临床诊断不难。取腮腺导管流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明确诊断。  2.流行性腮腺炎  根据流行情况及患者接触史,发热、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

关于小儿腮腺炎的基本介绍

  小儿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其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

关于腮腺炎的病因分析介绍

  1.感染性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病因为腮腺分泌机能减退者(如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者、手术禁食者等)、腮腺导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腮腺炎病毒,还可见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

关于腮腺炎的诊断标准介绍

  1.化脓性腮腺炎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腮腺局部红肿热痛,挤压腮腺时腮腺口有脓液流出,发病通常单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临床诊断不难。取腮腺导管流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明确诊断。  2.流行性腮腺炎  根据流行情况及患者接触史,发热、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

关于腮腺炎病毒的基本介绍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称腮腺炎病毒,能引起腮腺、舌下腺、颚下腺肿大、头痛、发烧,并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男性还易引起睾丸肿胀。现存的野生型种为88-1961。  腺炎病毒(mumps virus)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属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为球形,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包膜上有血凝素-神经氨酸

简述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

  注射1针减毒活疫苗后,细胞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2以上,可认为疫苗免疫成功。免疫成功率在80%~90%。抗体有效保护期可达10年。但是随后开展的爆发调查研究表明,1针腮腺炎疫苗的长期保护效力要低一些(60-90%)。

关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的简介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别名:麻风腮疫苗,M-M-RⅡ疫苗。  鉴于15月龄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麻疹和风疹抗体,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M-M-RⅡ疫苗对12个月龄或以上的人群,以及未妊娠的青春期妇女和成年妇女进行接种。根据中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情

关于腮腺炎病毒引发的原因介绍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