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的临床意义

测定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GBM抗体)是诊断原发性(如急进性肾炎I型)及继发Goodpasture综合征(GP)抗GBM肾炎的必要手段。急进性肾炎I型患者血清抗GBM抗体阳性,用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做抗原,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早期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血清抗GBM抗体滴度的高低与肾炎病变的轻重并不平行。此外,指导治疗监测血清抗GBM抗体,还可决定何时停止血浆置换治疗及何时进行肾移植。......阅读全文

简述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的临床意义

  测定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GBM抗体)是诊断原发性(如急进性肾炎I型)及继发Goodpasture综合征(GP)抗GBM肾炎的必要手段。急进性肾炎I型患者血清抗GBM抗体阳性,用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做抗原,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早期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血清抗GBM抗体滴度的高低与肾炎病变的轻重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的基本介绍

  肾小球基膜(GBM)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细胞外基质混合体,包括胶原Ⅳ、层粘连蛋白、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等。胶原Ⅳ是基膜的主要成分,构成其骨架结构的网络系统,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的抗原决定簇位于胶原Ⅳ羧基端的非胶原球形区NC1中,该抗体与抗原决定簇结合通过促发补体活化和多种趋化因子的释放而导致抗肾小球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的适应症

  进行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检测的指征有:   ①急进性肾功能减退、新月体肾炎。   ②肺咯血、弥漫性肺泡出血。   ③中度贫血、重度贫血。   ④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简述肾小球基膜的临床意义

  1.肾小球基膜受损参与糖尿病肾病、基膜肾病、遗传性肾病和IgA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奥尔波特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和薄基底膜肾病是与肾小球基膜密切相关的遗传性肾病。另外,足细胞在肾小球基膜重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肾小球基膜结构异常亦能影响足细胞功能,因此与肾小球基膜相关的肾脏疾病或许

简述抗肾小球基膜病的临床表现

  有前驱性呼吸道病毒感染,肺出血,肾脏受累,高血压,中重度贫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肾脏受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中度蛋白尿及急进性肾功能减退。肺受累主要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肺出血。大约60%的患者有肺出血。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或血丝.也可以为大咯血。严重者可以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抗肾小球基膜病的简介

  抗肾小球基膜病(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0.14%,男女比为6:1,平均起病年龄为26.1±7.6岁。肾小球基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是肾小球滤过蛋白的主要屏障,不但可作为

抗肾小球基膜病的病因分析

  抗肾小球基膜病的确切病因不清,可能为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GBM主要由胶原及非胶原两种成分构成。由于某种化学毒物或病毒感染,使肾小球基膜中的非胶原成分暴露其抗原性,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病。

肾小球基膜的临床意义介绍

  1.肾小球基膜受损参与糖尿病肾病、基膜肾病、遗传性肾病和IgA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奥尔波特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和薄基底膜肾病是与肾小球基膜密切相关的遗传性肾病。另外,足细胞在肾小球基膜重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肾小球基膜结构异常亦能影响足细胞功能,因此与肾小球基膜相关的肾脏疾病或许

关于抗肾小球基膜病的检查介绍

  1.尿常规  白细胞增多,蛋白尿、尿沉渣有红白细胞管型。  2.痰液检查  痰中除有红细胞外,可见含“含铁血黄素”的上皮细胞。  3.血清GBM抗体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及鉴定血清抗GBM抗体。  4. X线胸片  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肺部阴影

关于抗肾小球基膜病的预后介绍

  本病患者的整体预后差。部分病例临床上可获得暂时缓解,但最终将进展为尿毒症。除肾病综合征为预后不良的征兆外,疾病治疗过程中无缓解,疾病初期即出现肾功能减退、肉眼血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均提示预后较差。

关于抗肾小球基膜病的诊断治疗介绍

  一、诊断  典型患者完全符合下列三联征:  1. 肺出血  肺泡基膜IgG呈线样沉积。  2.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肾脏大量新月体形成(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可伴毛细血管坏死,GBM有IgG呈线样沉积。  3. 抗体阳性  血清抗GBM抗体阳性。  二、治疗  抗肾小球基膜病的治疗多采用血浆置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临床意义

  (1)AGBMA可诱发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血中测到AGBMA,可作为诊断抗GBM肾炎(尤其是肺-肾出血综合征)的有力依据。  (2)不同原因的肾脏损害,后期都可导致GBM病变,从而出现。AGBMA,因此在严重的肾小球疾病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亦可测到AGBMA,但该AGBMA并不一定是其

关于肾小球基膜的简介

  肾小球基膜是肾小球滤过膜的组成结构之一,是维持肾脏正常滤过功能的主要结构。肾小球基膜结构成分及厚度的改变可影响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肾小球基膜没有细胞,厚240~370nm,电镜下从内至外可分为三层,即内疏松层、致密层及外疏松层。肾小球基膜是控制滤过分子大小的主要部分,也是机械屏障的

简述抗SSB抗体临床意义

  抗SS-B抗体检测阳性后有如下临床意义:  1.可见于40%~90%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  2.9%~3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3.约75%先天性心脏病和新生儿狼疮患者。  抗SS-B抗体对上述疾病的临床特异性较高。相应的,即使抗SS-A阳性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SS-B常常也为阴性。抗

简述抗磷脂抗体的临床意义

  (1)SLE:根据检测方法及其分析灵敏度的不同,抗磷脂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可达15%-70%。该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与动脉及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Coombs阳性的溶血性贫血和某些罕见的症状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和各种检测方法对这些症状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各家报道并不一致。高滴度的

简述抗心肌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由于抗原未纯化,方法的非特异反应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得的抗心肌抗体主要见于活动性风湿热(阳性率40%-80%)、风湿性心脏病(阳性率15%-60%)、细菌性心内膜炎(83%)、心脏手术后(60%-100%)、心肌梗死(65%)、全身性红斑狼疮(35%)、类风湿性关节炎(33%)、甲亢

简述抗Sm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且不论是否处于红斑狼疮活动期,抗Sm抗体检测均可显示出阳性,故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性抗体。但红斑狼疮患者中抗Sm抗体阳性者仅占30%左右(20%~30%),故抗Sm抗体阴性时也不能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要结合其他检查,符合诊断标准才能诊断。

关于肾小球基膜的临床介绍

  1.肾小球基膜受损参与糖尿病肾病、基膜肾病、遗传性肾病和IgA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奥尔波特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和薄基底膜肾病是与肾小球基膜密切相关的遗传性肾病。另外,足细胞在肾小球基膜重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肾小球基膜结构异常亦能影响足细胞功能,因此与肾小球基膜相关的肾脏疾病或许

关于肾小球基膜的基本介绍

  肾小球基膜是肾小球滤过膜的组成结构之一,是维持肾脏正常滤过功能的主要结构。肾小球基膜结构成分及厚度的改变可影响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简述抗胃壁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恶性贫血(PA)合并萎缩性胃炎者80%-100%PCA阳性、不并发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40%-60%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均为阳性。另外,PA患者50%-75%可见IFAⅠ型抗体、Ⅱ型抗体30%~50%阳性等。  需要检查人群:上述病症患者。

简述抗心磷脂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心磷脂抗体可用于习惯性流产、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和狼疮脑病的辅助诊断。  1.ACA抗体在SLE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很高。ACA抗体阳性SLE患者发生血管炎、溶血性贫血、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几率明显高于ACA抗体阴性者,ACA抗体阳性的SLE女性患者因血小板凝集功能增强,血栓素增加,更易形成血

简述抗麸质抗体的临床意义

  麦胶性肠病患者血中可检出抗麸质抗体,与抗肌内膜自身抗体(IgA-EmA)相比,抗麸质抗体检测的敏感性明显提高(100%),但特异性却较低,仅为60%左右。此外,抗麸质抗体的滴度随着饮食中麸质的存在或去除而变化,且其变化速度远较抗肌内膜自身抗体为迅速。  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抗肌内膜自身抗体和(或)抗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测定(agbm)的临床意义

  阳性:  抗GBM抗体阳性病人占自身免疫性肾炎的5%,在肾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征患者中有80%的阳性检出率,半月体形成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有20%~70%的阳性检出率,也可在增殖性肾炎中检出。

肾小球基膜的结构与功能介绍

  1.肾小球基膜没有细胞,厚240~370nm,电镜下从内至外可分为三层,即内疏松层、致密层及外疏松层。肾小球基膜是控制滤过分子大小的主要部分,也是机械屏障的主要部分。  2.肾小球滤过膜主要由三层膜组成:①内层为衬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窗孔;②中层为非细胞性基膜,为网状

简述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毒感染可伴有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尤其是EB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中性粒细胞抗体出现在HIV感染的非症状期且在症状期大量增加。  需要检查人群多见于多系统自身免疫紊乱常伴有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  白细胞

简述抗肾上腺皮质抗体的临床意义

  阳性:自身免疫性Addison病患者中,60%-70%抗肾上腺皮质抗体阳性,而在其他原因所致的Addison病患者则很少阳性,抗体可以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前几年即呈阳性,表明肾上腺皮质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在其他自身免疫性内分泌腺疾病患者中,也可出现抗肾上腺皮质抗体。血清中抗肾上腺皮质

简述抗精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精子抗体的检出率因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致。通常不育症患者血清中的AsAb检出率为20%~30%左右,而在梗阻性无精症患者中,AsAb阳性率则高达60%。AsAb的出现以及滴度升高是造成免疫性不育、不孕的根本原因,因而AsAb的检测对不育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指标。  不

简述抗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待测血清的A值与阴性对照的A值比值(P/N)≥2.1为阳性,阳性标本可继续连续双倍稀释测效价;正常人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抗磷脂抗体阳性的疾病主要有全身性红斑狼疮以及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抗心磷脂综合征等;抗心磷脂抗体可作为提示感染并监测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该抗体在肺炎、肺脓肿、肝

简述抗精子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1)抗精子抗体的出现及滴度升高无论在男性或女性,均可导致不育,因此AsAb的检测可以作为不育症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2)AsAb因采用检测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通常不育症患者血清中AsAb检出率为20%-30%左右,而在梗阻性无精症病人,AsAb阳性率则可高达60%。  

简述抗胰岛素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血清抗胰岛素抗体为阳性  (1)指导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循环中高滴度的胰岛素抗体是产生严重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检测A-IAb可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为耐药性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依据抗体滴度高时可适度增加速效胰岛素抗体滴度低时则改用长效胰岛素  (2)判断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预后:胰岛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