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粤举办科普大赛讲好“科普故事”激发公众科学兴趣

比赛现场 广东省科技厅 供图 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 (王坚王子杰)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12日消息,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2023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已在广州举行。该赛事以“线上+线下”方式,旨在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热情,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质增效。 比赛中,选手们通过主题讲解和实验展示助力科普知识形象化、科技成果生活化。讲解主题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等众多学科,涵盖“海姆利克急救法”“荔枝品种”“乳牙龋齿”等生活科普,“ChatGPT”“太空天梯”等科技热点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天链”“数字经济-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部署。 “大赛旨在面向全社会选拔优秀科普人才,广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营造良好创新文化氛围。”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劳帜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创新科普形式、拓宽宣传维度、丰富科普内容、建强科普人才队伍,共同讲好广东“科普故事”。......阅读全文

河南“科普轻骑兵”在南水北调中线点亮科学梦

9月19日,在河南省科普大篷车“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阳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22辆科普大篷车整齐地停放在淅川县汤山湿地公园广场。轻轻转动手轮,小小的铁锤就会敲击两侧的锣和鼓,发出响亮的鼓点和清脆的锣声。“我们并没有直接敲打锣鼓,只是转动了这个手轮,锣鼓怎么会响呢?”来自淅川县九重

科学的盛宴:科普日已满“10岁” 未来更美好

  听科学家讲学、看3D科普电影、体验高科技成果……9月14日至20日,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给人们带来一场丰盛的“科学盛宴”。   用科学知识贯彻环保理念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大,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物排放以及人为引入外来入侵物种,都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纪实

陈贺能教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凝视着手里的中国科学院院徽,12岁的张迅琪将它高高地擎在手中,周围的同学喊着、跳着,一定要一睹为快。   就在两个小时前,这群位于西部的小学生还不知道中科院是个什么机构,科学在这些瘦弱的孩子脑海中还仅限于书本上的简单知识,他们对科学家的印象也只是模糊的“戴着眼镜

郎景和院士: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人民、用于造福社会,这是其职责所在。事实上,科学家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有多种方式和途径,而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让科学成为人们手中的武器。  研究遗传基因可能带来重大科学突破,普及优生知识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我们不好比较这些贡献的大小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科普报告举行

  7月12日上午,由中宣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科院院士工作局、昆明分院、普洱学院共同承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科普报告举行。报告会由普洱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文章主持,昆明分院组织人事处、科技与教育合作处、普洱市科技局、文化局、部分对口企业相

袁志彬: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由于在科普和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前段时间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Carl Sagan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Planetary Science),令人高兴。但面对这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聚焦公民科学素质

  中国科普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保障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记者从第21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获悉的最新数据。  最近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仅有3.27%,相

别让科学素质拖了创新的后腿——中国科普现状解析

  编者按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把科普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科普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科研人员科普动力不足、科普图书引进多原创少等;与此同时,我国科普也面临着

梁汝萍:科研动力来源于兴趣

  “与其说科研已成为一种习惯,我倒觉得说兴趣使然更为合适。”在梁汝萍看来,正是在兴趣的驱动下,她才会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品尝到科研的乐趣。  梁汝萍是南昌大学理学院的教授,主要从事生命分析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无论是早年求学,还是如今的教学科研,梁汝

谷歌为什么对健康研究那么有兴趣?

  谷歌公司在健康领域的热情不减,最近放出消息要重新定义健康,这应该是一种宣传策略,不必认真。不过从谷歌这种国际大公司在医疗领域的热情,我们可以感受到国际的商业巨头对健康领域的重视。商业公司自然离不开利润,显然是他们有这个打算。但从技术细节上,谷歌这次研究的本质就是通过生物分子分析技术,从基因蛋白到

没有童心的科普糊弄谁 国内科普市场被指成人化

   1月18日,国内首家“以儿童为主角、以玻璃为主题”的全新互动式儿童玻璃博物馆在沪正式开馆迎客。该馆将创意、科技、设计,寓教于乐地结合在一起,旨在打造一座科普趣味乐园。CFP供图(资料图片)  文字展板、成果展示堆砌而成的伪科普展,剥下科普外衣,其实是应付视察参观的成果展  很多五六岁的小朋友,

六一 今天的孩子 明天的科学家 科普如何让科学更“吸粉”

   “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一席话浪漫动人又引人深思。  当一名科学家,曾是孩子们最初的

广东省科学院举办第四届“讲科学、秀科普”大赛

6月15日,广东省科学院第四届“讲科学、秀科普”大赛暨2022年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省科学院选区预赛成功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属14家单位的28名选手登台讲解,展现科技创新,演绎科普魅力。据悉,本届大赛吸引了6名博士选手参赛,选手中研究生学历超60%,逐步凝练形成了省科学院“专家博士讲专业科普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开启山间科普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745.shtm

傅廷栋院士:科普重在寓教于乐

   “唐僧师徒取经归来欲经营农庄,一连串农业科技问题随之而来……”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撰写的少儿科普读物《西游后记——漫游农业》问世,该书通过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观察,把农业科技的神秘面纱一一揭开,让人忍俊不禁。  “科普读物要通俗,能够吸引读者特别是小朋友的兴趣。”在接受《

中国科技馆启动“科学讲坛”系列科普活动

  6月20日上午,随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科协副主席齐让、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共同转动巨型齿轮,缓缓开启蕴涵着知识、力量的“科学讲坛”大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中国科技馆‘科学讲坛’”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

科技日报:希望更多科学家登上科普讲坛

  近日,中科院组织院士专家巡讲团走进中关村,开讲老百姓关心的养生知识。在形形色色“养生专家”泛滥的今天,在老百姓疑惑“科学家去哪了”的当下,这无疑是值得称赞的举措。  让老百姓依靠知识走出困惑,这是科学家无可推卸的责任。科学家是知识的创造者,是知识链条上的第一环。以这样的身份参与科普活动

刘嘉麒:缺乏科学性的科普还不如没有

   从事了几十年火山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在长白山火山景区参观时,被实实在在地吓了一跳:“明明是岩石的柱状节理,可图片说明上却说是喀斯特地貌。这是常识性错误呀!”刘嘉麒忧心:这样的科普还不如没有。  8月2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21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带着他的担忧作了

中国科学报:科普能否摘掉不务正业的帽

  “我一开始做科普,是被‘逼上梁山’的。”中科院院士滕吉文很坦诚,作为一名地质专家,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单位委派任务,去人民大会堂作一场科普报告,可是科学家们都你推我我推你,最后只好我接了这个活”。    然而,一次看似偶然的科普活动,却让过去对科普不感兴趣的滕吉文,开始思

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开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29.shtm4月28日上午,我国首个以空间科学与应用为主题的科普展——“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展览位于中国科学技术馆一层东侧短期展厅,面积约2000平米

青少年科学教育及科普出版研讨会在沪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61.shtm

我们有科学素养吗?

数据来源: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编者的话】  前不久,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虽然有提高,但仍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报告再次引起大家对科普的关注。  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

张杰:科研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和信心

  人物名片  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激光聚变物理与高能量密度物理前沿研究中做出重要学术成就。2006年,48岁的张杰就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在任职上海交大校长的10年间,他与同事们一起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与科研团队研制了超短脉冲高能电子衍射与成像装置,实现了亚毫埃级的结构变化解析能力,并将超快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我做科普的“功利心”

   “做科普,我还是有些比较功利的想法的。”说起做科学普及工作,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坦率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做科普也是希望能够推动学科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学科,促进学科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周忠和说,这是他做科普的“小算盘”,也是自己这样

Harald Fritzsch:科学若不为公众所知,会很危险

  71岁的弗里奇是一名粒子物理学家兼科普作家,为研究者们谱写了一段“从科普到科学”的佳话。他表示在欧洲,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似乎在下降。如果科学不为公众所知,就会慢慢萎缩;如果无法引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不仅无法吸引足够多优秀人才加盟,政府投入也可能缩水。弗里奇与中国学者交流  71岁的德国粒子物理学家

科普书获奖仍难走红 出版方:人们科学素养不足

   明天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也是国家图书馆颁布文津图书奖的日子。这是一个由众多图书馆、专家和读者共同评选的公益性图书奖项,今年恰逢其十周年。据国图书店的工作人员统计,过去9届文津图书奖共评选出89种获奖图书,其中有21种已经再版;再版图书中,自然科学类图书共有8种。图书能够再版当然是好事,可

科普盛宴!中科院科学节首个专场活动在武汉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56.shtm 3月4日,“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正式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 40余个科研机构带来60多个特色科普节目、展品和实践活动,公众可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成

李大光:科学家没有动员起来是科普的失败

  从1988年到现在,我从事了接近21年的科普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也经历了我国在科普方面的政策变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工作的变换,我由原来的单一领域研究转变为对几乎所有科学传播领域的知识进行全面研究,所从事科普研究的模式与对科普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转变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对科普

前沿科学科普视频片《魔力干细胞》专家审片会召开

 审片会现场  3月9日,前沿科学科普视频片《魔力干细胞》(下面简称《魔力干细胞》)专家审片会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开。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中科院副秘书长曹业,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长周德进,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陈浩等13人担任审片专家。   《魔力干细胞》是受

让科普这只“翅膀”硬起来—一论加强科学普及

  科学只有被大众掌握,才能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科学普及,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推进创新的重大任务。  一部人类史,就是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史。在漫长文明进程中,科学曾仅仅是“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