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我做科普的“功利心”

“做科普,我还是有些比较功利的想法的。”说起做科学普及工作,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坦率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做科普也是希望能够推动学科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学科,促进学科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周忠和说,这是他做科普的“小算盘”,也是自己这样的“小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 采访中周忠和始终在强调科学家的工作定位,他内心十分认同“科研、教学、社会服务”职责描述。科研与教学自不用说,而对于社会服务,在周忠和看来,科普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给了我们科研经费,我们有责任告诉大家,自己做了什么。”周忠和补充道,社会对院士的期待相对更高,院士享受了这份荣誉,也应该承担多一份的责任。 事实上,周忠和坦言,做科普也是把“双刃剑”。虽然能够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繁重的科研压力让很多科研人员抽不开身。对于这种现实情况,周忠和表示理解,他告诉记者......阅读全文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我做科普的“功利心”

   “做科普,我还是有些比较功利的想法的。”说起做科学普及工作,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坦率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做科普也是希望能够推动学科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学科,促进学科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周忠和说,这是他做科普的“小算盘”,也是自己这样

周忠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

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骨架,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我建议科普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将科普放在宏观的人文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在科普活动中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宣传普及,让科普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吸引力。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普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我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委员提出,要多用新

周忠和院士谈科研人员做科普:“四不”窘态怎么破?

   “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9月28日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在主旨报告中总结当前科研人员做科普存在的“四不”窘态。  他呼吁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普,为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力量。“由于各种各样的顾忌导致科技界不敢发声,你不敢发声自然就有人

周忠和委员:持续推动大科普格局建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13.shtm 记者踏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的办公室时,看到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少儿科普丛书。这套丛书刚出版不久,由他担任主编。 “请他们‘带头做科普’

周忠和:望科学基金加大对科普投入

周忠和院士   希望科学基金能加大科普基金的投入。国外申请科学基金时,有些会明确要求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公众普及与教育。我想这是可行的,我总认为科学家有做好科普的有利条件,因为你站在科学的最前沿,你掌握的是最准确的科学知识。   一向与媒体交好的古生物学家周忠和,近来面对采访却是

周忠和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为建

周忠和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消息:8月23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完成所长换届,担任古脊椎所所长。   周忠和,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1986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周忠和院士:古生物研究队伍要少而精

工作人员在修复恐龙化石。资料图片科研人员在广西洞穴中挖掘化石。资料图片  【关注“濒危学科”】  开栏的话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会有一些濒危的“大熊猫学科”。其中有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原因,也有公众对学科的误解、制度设计得不合理造成的影响。本版今起开设《关注“濒危学科”》栏目,选取一些有

周忠和院士:古生物研究队伍要少而精

  工作人员在修复恐龙化石。资料图片  科研人员在广西洞穴中挖掘化石。资料图片  【关注“濒危学科”】  开栏的话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会有一些濒危的“大熊猫学科”。其中有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原因,也有公众对学科的误解、制度设计得不合理造成的影响。本版今起开设《关注“濒危学科”》栏目,选

中科院动物所周琪:70后院士是个“科普狂人”

周琪在作科普报告。(资料照片)  ■周琪对科普有着特殊的情怀,他相信科普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梦想,就像自己儿时一样。他说,科普最大的意义,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为孩子们带去一种思维方式。同时,给他们打开一扇科学的窗户,让人生多一种选择  国际干细胞组织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

周忠和院士:功利主义让我们远离了科学精神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出的一封公开信在科技界引起广泛关注,这份声明谈及的“优青”“杰青”等人才项目被异化使用的问题正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人才“帽子”问题。 实际上,“帽子”压倒一切,西部科研人才大量外流,评价体系不客观等都被认为是科技界面临的“大问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

周忠和院士:功利主义让我们远离了科学精神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出的一封公开信在科技界引起广泛关注,这份声明谈及的“优青”“杰青”等人才项目被异化使用的问题正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人才“帽子”问题。  实际上,“帽子”压倒一切,西部科研人才大量外流,评价体系不客观等都被认为是科技界面临的“大问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

周忠和:守住科研“桃花源”

  当前科研的“桃花源”同时面临来自社会与科学界内部的许多冲击。少一点功利主义的思想,坚守对科学最初的憧憬与好奇心才是根本。  对周忠和来说,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潜心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心无旁骛地做好科学与科普工作,这就是科研的“桃花源”。  周忠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全国科技活动周:中科院开门办科普

  “中科院这样的国立科研机构,公众总感觉离生活比较远,就像是阳春白雪。举办科普活动能够让大众走进科学,了解科学的最新进展。”5月19日和20日,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遍布全国的 90多个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了公众科学日活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处处

“科学与中国”20周年第三场科普座谈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承办的“科学与中国”20周年第三场科普工作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围绕“新时代科普领域法治建设”主题展开座谈交流。 “科学与中国”组委会主任、中科院学部科学普

周忠和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据中科院人教局网站通知,中科院经研究,决定:  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任期5年);董军社、邓涛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任期5年);免去高星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职务(保留副局级待遇)。                 

院士给院士“科普”-中科院举办第六届学部学术年会

  5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举行学部第六届学术年会首场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中科院外籍院士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保罗·纳斯和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武向平、谭铁牛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诺贝尔奖获得者司徒塔特介绍了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分子识别与组装过程中模板合成双稳态机械互锁型分子的方

“科学与中国”20周年院士黑龙江科普报告举办

8月6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院士黑龙江科普报告会暨中国科学院学部向黑龙江省有关单位赠送“国家科学思想库系列丛书”活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赠书仪式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郝跃向黑龙江省赠送“国家科学思想库系列丛书”“咨询报告合集”、院士传记、科普丛书等52种/套。中科院学部是

“李四光大讲堂”--周忠和院士谈“为什么还要关注古生物学”

4月22日下午,“李四光大讲堂”首场报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报告厅举行。报告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应邀以“为什么还要关注古生物学”为主题作学术报告。周忠和以“研究古生物有什么用?”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古生物

委员直言:科学家不能缺位科普

   “看!这是《化学总动员》动画片,这是《我们需要化学》短视频,还有《化学萌萌说》漫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激动地掏出手机,急于展示自己的朋友圈,元旦到现在一共发了25条,19条是化学科普,“中央电视台曾有个人做广告,说‘我恨化学’,我就做了18集《我们需要化

赵忠贤院士在武夷学院做院士报告

   4月25日下午,在武夷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召开武夷学院党委中心组第六次学习扩大会,邀请赵忠贤院士作专题报告。校领导班子成员、全校副科以上干部、师生代表及市级科技人员900余人参加了学习会。学习会由吴承祯校长主持。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6

唐本忠院士:“聚集”科学之光

2021年,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一年,距离他首次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这一改写教科书的新概念正好20周年。20年来,唐本忠带领科研团队本着敢为人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不仅从基础研究方面探索了AIE的工作机制,还将AIE材料广泛应用

周忠和蒲慕明:伦理建设应与科学发展齐头并进

  随着中国学术论文数量快速上涨,学术不端事件也逐渐增加,生物医学领域尤甚。最轰动的一起发生在2017年4月,《肿瘤生物学》撤销了107篇中国论文,大部分理由是同行评审环节作假。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该事件作出严厉回应:对于此次事件涉及的所有单位,不论以何种形式,只要参与了学术造假,都将采取严厉

“万人计划”领军人物周忠和:三说“运气”

  周忠和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的领军人物了。   他与很多科学家不同,在讲述自己团队从事的科研工作时,他三次用了“运气”一词。他是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称古脊椎所)所长。到了这个层次,还有几个人愿意说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幸运”的结果?   一说运气。

中科院科普和出版工作取得社会实效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在学术引领和文化宣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6月12日,在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学部第二届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朱作言院士,用这句话总结了4年来的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  朱作言说,我国已进入一个科学和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在国家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政策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9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共53人,分学部以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9人)

周忠和:今天的科学共同体有怎样的社会责任

20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活动的组织与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家发挥社会责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科学家个人;二是通过所在的科学家群体,即科学共同体。  想讲一讲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伴随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共同体的

科学与中国20周年院士黑龙江科普报告会举办

中新网哈尔滨8月6日电(记者 姜辉)6日下午,“科学与中国”20周年院士黑龙江科普报告会在哈尔滨市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出席并作报告。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庞达主持报告会。此次科普报告会是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2022年学术年会暨“科学与

刘嘉麒院士:科普和科研创新同等重要

  “科学普及是一种文明、一种素养,它有着净化社会的功能。”在日前举行的第11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暨2013年北京科学嘉年华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指出,重视科学普及和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同样重要。   刘嘉麒在报告中讲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发展史,科学无时无处不在。但是科学只有

郎景和院士: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人民、用于造福社会,这是其职责所在。事实上,科学家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有多种方式和途径,而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让科学成为人们手中的武器。  研究遗传基因可能带来重大科学突破,普及优生知识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我们不好比较这些贡献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