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加学者发现首个抑制房颤发生的微小核苷酸

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学者合作,成功锁定一个可抑制心房颤动发生的新分子——微小核苷酸-26(miR-26),首次发现miR-26可降低房颤易感性。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杂志《临床研究》上。此项成果为房颤防治提供了新理论基础。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总发病率约为0.4%,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更高达9%。房颤可引起血栓栓塞,易伴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率。目前房颤治疗是世界性难题,用药效果仍不理想。如何发现新靶点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焦点和难点。 微小核苷酸是近年来学界普遍关注的神奇小分子。自哈医大杨宝峰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其参与缺血性心律失常发生以来,作为重大心脏疾病新靶点,微小核苷酸迅速成为世界关注热点。此次,杨宝峰团队捕捉到能够抑制房颤发生的关键分子miR-26,并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国际著名专家 Stanley Nattel教授合作攻关,揭示其在房......阅读全文

Stroke:INR>1.7的AIS患者逆转抗凝后可立即进行静脉溶栓?

  心房颤动患者现仍然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s)预防缺血性卒中(IS),VKAs也是机械瓣膜型心脏病患者唯一推荐的口服治疗方法。然而,采用VKAs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急性IS(AIS)风险高达约1.7%/年,尽管其中30%的患者具有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INR>1.7的患者不推荐静脉

房颤患者卒中后究竟该何时启动抗凝?看看指南怎么说

  在我国,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11.45%。据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高达17.7%。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卒中复发和致残致死的重要手段。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对伴有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或

止痛药对老年人有造成心律不齐的风险

      新的研究表明,数百万人使用的一些常规止痛药会增加患心律不齐的风险,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心脏病和中风。   研究发现,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虽能有效缓解疼痛,但为老年人带来了心房纤维性颤动的风险。   心律不齐会导致许多问题,包括头晕、呼吸急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2)

第六节 自动化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技术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数码分类技术集数学、计算机、信息及自动化分析为一体,采用商品化和标准化的配套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卡或条板,可快速准确地对临床数百种常见分离菌进行自动分析鉴定和药敏试验。目前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已

深圳先进院穿戴式心电房颤检测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烨课题组在穿戴式心电房颤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其研究成果Multi-Scaled Fusion of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Screening Atrial Fibril

健康提醒:总感觉心慌慌 小心房颤来袭

  冬季气温较低,不少老人会出现心慌、头晕、气短的症状,很多人都以为是气候时冷时热所引起的正常反应。但事实上,这样的症状很可能是因为房颤引起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心外科刘志勇教授提醒,冬季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老人若感到心慌、气闷、眩晕别总是“忍一忍”,应及时就医。  总感觉“心慌慌”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的液相芯片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属于二等位基因的标记,在人类30亿个碱基中每千个碱基出现一次,是近来被受关注的第三代多态性标记。由于SNP的研究将会极大地推动群体遗传学、药物开发、法医学、癌症、糖尿病、精神病等复杂疾病研究,故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技术及方法出现并应用于SNP的检测。

BNP飚高值只是心衰?想得也太简单了!

  BNP是诊断心力衰竭和评判心功能的主要指标。BNP越高,可能代表心功能越差。根据BNP诊断心力衰竭是要依靠年龄分层的,但不管什么年龄段,BNP大于1800pg/ml,加之有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我们就可以诊断心力衰竭了。BNP持续大于35000pg/ml,心功能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可大家

纳米孔技术有望颠覆DNA测序市场

  Christopher Mason有一个喜欢在会议上展示的技巧。通过从志愿者手机上收集的化验样本获取DNA,他和同事能在1个小时内现场进行谱系分析,甚至详细描述出捐赠者一天的生活细节。“我们能从手机上的残留物预言谁刚吃了一个橘子或者谁吃了猪肉。”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计算生物学家Mason表示

纳米孔测序技术有望颠覆DNA测序市场?

 Scott Tighe(左)等研究人员利用MinION设备在南极泰勒谷测序微生物DNA。  “我们能从手机上的残留物预言谁刚吃了一个橘子或者谁吃了猪肉。”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计算生物学家Mason表示。你们相信吗?Christopher Mason有一个喜欢在会议上展示的技巧。通过从志愿者手机

Cell:开发出高灵敏检测疾病相关突变的SNIPR技术

  出现在小说草稿中的错别字不是什么大灾难。但是,自然通常很少容忍错误。遗传密码中仅一个碱基的更改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涉及DNA或RNA中单个碱基的基因组变化称为点突变。它们可导致轻微的异常,比如色盲,但也可导致严重的疾病,包括神经纤维瘤病、镰状细胞贫血、某些癌症和泰伊-萨克斯二氏

Cell:开发出高灵敏检测疾病相关突变的SNIPR技术

  出现在小说草稿中的错别字不是什么大灾难。但是,自然通常很少容忍错误。遗传密码中仅一个碱基的更改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涉及DNA或RNA中单个碱基的基因组变化称为点突变。它们可导致轻微的异常,比如色盲,但也可导致严重的疾病,包括神经纤维瘤病、镰状细胞贫血、某些癌症和泰伊-萨克斯二氏

最新研究揭示心房颤动引与痴呆症存在密切关联

  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心房纤颤(Afib)与衰老和痴呆症发生的变化独立相关。  最近的一项最新研究提高了研究人员对心房颤动相关性痴呆机制的认识。明尼苏达大学心脏病学研究员Jeremy Berman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已经确定Afib与痴呆有关,与临床卒中无关,但关联的机制尚不清楚。 

不搞定这8个问题,别说你吃透了BNP和NT-proBNP

   目前,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临床评估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其中,利钠肽家族中的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目前在心衰诊疗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今天我们通过八个问题,来详细了解一下BNP和NT-proBNP那些事。 

基因检测基本原理以及应用现状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目的在于对人类46条染色体DNA的碱基排序工作,以解开各种基因的遗传密码。2000年6月完成人類基因组图谱的草图。2003年4月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定序。  一、DNA的基本概念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女能够继承父母的某些生理特征,是由于生物体内具有DNA(

生物谷7月份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一览

  1.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课题组从结构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机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免疫系统,被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在CR

不搞清楚这8个问题,别说你吃透了BNP和NT-proBNP

目前,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临床评估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其中,利钠肽家族中的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目前在心衰诊疗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今天我们通过八个问题,来详细了解一下BNP和NT-proBNP那些事。BNP和NT-proBNP是怎样产

PCR技术应用十一:病毒学诊断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甲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其传染源是甲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HAV主要随粪便排出,但在血液、唾液、胆汁和十二指肠液也可查出.本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如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经污染饮水或食物而传播.其中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漏诊或误诊,是重要的传染源,具有重要的

基因芯片的必备知识和操作流程

基因芯片  技术的诞生为生物技术工作人员打开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门,曾被评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本文对基因芯片的实验原理、技术基础、分类、用途、操作主要环节等内容做详细的介绍。 1.基本原理和技术基础 基因芯片以DNA杂交  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

原位合成的基因芯片制备技术

生物芯片制备中材料的固定方式主要包括原位合成法和点样法两种,点样法又分为接触式点样法和非接触式点样法。原位合成法主要用于基因芯片的制备,点样法可用于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的制备。细胞芯片主要是通过细胞本身的贴壁生长来完成固定。组织芯片通过一些黏性溶剂(如石蜡)使组织切片固定在载体上。某些微流体芯片不需

基因技术专题-1

专题一:RNA干扰技术(RNAi)1995年,康奈尔大学的Su Guo博士用反义RNA阻断线虫基因表达的试验中发现,反义和正义RNA都阻断了基因的表达,他们对这个结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98年, Andrew Fire的研究证明,在正义RNA也阻断了基因表达的试验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双链RNA。这些

用 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双脱氧测序反应实验

热稳定 DNA 聚合酶除了在 PCR 反应中应用外,还可用来替代测序酶或 Klenow 片段进行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它在高温下(70°C) 进行等温链终止反应的能力可减少测序反应中由于模板 DNA 上引物假结合位点与引物退火错配产生的问题,它还可用于富含二级结构模板的测序。本实验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用 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双脱氧测序反应实验

            试剂、试剂盒 去离子蒸馏水 ddNTP dNTP 甲酰胺加样缓冲液。酶和缓冲液。Taq 酶或类似的热稳定 DNA 聚合

用 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双脱氧测序反应实验

试剂、试剂盒 去离子蒸馏水ddNTPdNTP甲酰胺加样缓冲液。酶和缓冲液。Taq 酶或类似的热稳定 DNA 聚合酶Taq 酶稀释缓冲液核酸和寡核苷酸寡核苷酸引物模板 DNA(100ug ul) 溶于 TE 中放射性化合物5'32P 标记的寡核苷酸引物仪器、耗材 微量离心管(0.5 ml) 或

大肠杆菌 DNA I Klenow 片段及单链 DNA 模板进行双脱氧实验

            试剂、试剂盒 dATP 去离子蒸馏水 EDTA 延伸 终止混合液 和示踪混合液 甲

用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Klenow 片段进行双脱氧测序实验

当 Sanger 及其同事建立第一个 DNA 链终止延伸法时,只有一种合适的 DNA 聚合酶可用,即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Klenow 片段。它具有在模板存在时聚合 dNTP 的活性,但缺乏完整聚合酶 I 的 5'-3'外切酶活性。本实验来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下册,

用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Klenow 片段及单链 DNA 模板进行...

用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Klenow 片段及单链 DNA 模板进行双脱氧测序实验试剂、试剂盒 dATP去离子蒸馏水EDTA延伸 终止混合液和示踪混合液甲酰胺上样缓冲液Tris-Cl酶和缓冲液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ⅠKienow 片段核酸和寡聚核苷酸寡核苷酸引物单链 DNA 模板放射性化合物

你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类型吗?

什么是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ecules)?有的教科书认为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4类物质,而有的教科书上只提到核酸、蛋白质和糖类等3类物质。那么究竟如何界定生物大分子的涵义呢?大分子(Macromolecule)这一术语最先是由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Hermann S

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物科技公司

   Moderna Therapeutics公司可谓野心勃勃,但是它也有相配套的巨额资金支持。这家羽翼未丰的新创公司是如何成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私有药物公司之一的呢?  在两年半前的一次早餐会上,制药巨头Astra­Zeneca公司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Pascal Soriot签署了一份药物研发协议

卒中后房颤监测的9条建议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约有1/3是由于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栓塞。卒中可能是先前未发现的房颤的首发症状。口服抗凝剂(OAC)在预防房颤相关脑卒中方面非常关键,因此提出在卒中后进行心电检测发现房颤进而给予OAC治疗,以预防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复发的策略。2019年11月26日,Circulation发布了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