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与健康全球联盟与INCF共同打造全球神经科学数据社区

基因组与健康全球联盟(GA4GH)和国际神经信息学协调中心(INCF)周五宣布,它们已合作建立了被称为神经科学社区的项目,旨在连接全球神经科学和基因组数据。作为近年来由GA4GH创建的几个“兴趣社区”之一,新的神经科学项目旨在支持制定并使用患者数据的最佳实践和改进标准。新成立的GA4GH和INCF神经科学社区的共同领导者之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蒙弗雷泽大学的教授兰迪·麦金托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数据共享对于支持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新基因组发现至关重要。他说:“要完全了解一个神经患者或研究参与者,您需要脑图像、基因组序列、基因表达数据、社会文化因素、显示他们代谢药物的测试结果,以及他们的整体健康历史...然后加上他们表型的详细检查,或者他们显示的特征、行为和症状。”他补充说:“现在将这些数据乘以成千上万的人,这是您在研究中获得真正预测力所需的。”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汇总和协调数据的工作,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确保未来的......阅读全文

-基因与健康

  根据生物学的一般规律,人的寿命起码是100岁。听起来好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这一切将有可能。  未病先知 有效预防  从慢性病的自然史可以看出目前临床医学的重点始于病人开始出现症状和体征后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基因检测评价则从疾病尚未形成,环境危险因素尚未出现时,就

科学家开发新方法将健康人类神经细胞注入大脑

  罗格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创造出一种新技术,未来可能帮助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影响数百万人的毁灭性大脑相关疾病。  罗格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化学与生化工程系特聘教授Prabhas V. Moghe表示,这种创新技术涉及将成人组织-衍生的干细胞在三维纤维"支架"或微小岛状物上转化为人类神经元。

如何健康科学护理口腔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全球疫情趋于严峻。口腔颌面部处于消化道与呼吸道的起端,通过口腔和鼻腔与外界相通,容易遭受病毒侵袭。儿童是口腔疾病的高发人群,疫情期间,居家出行不便,如何科学地护理口腔?   中国科协邀请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唐国瑶和上海交

首届中国国际人体基因科学与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开幕

我国基因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规范盲点 12月15日,首届中国国际人体基因科学与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论坛涉及人体基因科学前沿应用科技攻关、产学研协调发展、基因检测与疾病预防等相关课题。论坛上传递的两个信息受到媒体关注,一是基因产业成长迅速但存在规范盲点,二是从预防角度为中医发展提供了

科学家发明健康巧克力

  巴西圣保罗州内地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对健康有益的巧克力,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即可以品尝美食,又有助健康。  从外表和口感,这种巧克力与其他的巧克力没有差异,但是科学家们在健康巧克力中加入了益生菌,就是酸奶中的活性菌,这是PIRASSUNUNGA市圣保罗大学学者们两年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科学杂志

脑科学,破解大脑健康谜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96.shtm

神经酰胺是老化肌肉健康之关键

Skeletal muscle fibers. Credit: Berkshire Community College Bioscience Image Library / Public domain据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

【中国科学报】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基因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实验室与北京大学汤富酬实验室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实验室合作,首次揭示了人神经干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是形成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源驱动力,为实现针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型研究平台和药物评价体系。相关成果12月3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G

神经科学家发现控制脑瘤增长的关键基因

  美国洛杉矶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美国西部最大的非盈利性三级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干细胞调节基因影响脑癌患者体内的肿瘤生长,关系患者的存活率。  为了了解神经胶质瘤干细胞(GCSCs)的增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患者存活,研究人员历时3年分析了超过4000例脑瘤患者的基因组。通过基因组拷贝数分析、桑

神经科学所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整条染色体

  中国“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杨辉研究员提出了一项新的研究。这项研究第一次证实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特异性消除。”他认为该方法或有助于治疗唐氏综合征。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与北京大学胡家志实验室合作完成的一项最新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基因组生

《科学》推出“神经胶质”专题

  11月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专题——《神经胶质》(Glia)。专题导言文章《为神经胶质欢呼》(Glee for Glia)说,神经胶质细胞研究已经有了些年头,但直到几年前,神经胶质生物学家还得为自己的研究作辩护。如今,认为神经胶质只是黏合神经细胞的“胶水”而无活性作用的过

基因检测:迈向健康终极梦想

  人人都想手握一本健康词典,查阅它就能知道身体哪里出了毛病。把词典里的词改一改删一删,毛病就没了。这是人类对健康的终极梦想。  这种梦想正慢慢变得真实起来。实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基因检测业务就是基于这一理念而兴起的。现代基因组学研究表明,DNA的变异会对人体产生深远的影响。  真正将“个人基因检测”

转基因让土豆更健康

  不久以前,国内有一个前电视主持人声称要调查美国转基因食品的情况,给美国麦当劳公司写信询问他们是否使用转基因食品。据说得到答复说“美国本土麦当劳不含转基因,关于中国市场,对方不回答。”其实在美国麦当劳网站上写得清清楚楚:“我们菜单中有些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就像食品杂货店、餐馆和家庭厨房中的许多成分

基因疗法:改良病毒为患者导入健康基因

  所谓基因疗法,就是利用正常基因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病变或缺失的基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英国牛津和美国费城的一些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对因患有罕见基因疾病而影响视力的病人们进行了治疗,成功使他们的视力获得改善。意大利的科学家们也宣布,他们使患有另外两种基因疾病的病人病情得到了减轻。这些研究结果,以

-基因疗法:改良HIV为患者导入健康基因

   据国外媒体报道,所谓基因疗法,就是利用正常基因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病变或缺失的基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英国牛津和美国费城的一些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对因患有罕见基因疾病而影响视力的病人们进行了治疗,成功使他们的视力获得改善。意大利的科学家们也宣布,他们使患有另外两种基因疾病的病人病情得到了减轻

体细胞克隆猴为何重要|克隆|基因编辑|神经科学新浪新闻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卓越中心主任蒲慕明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幅漫画——孙悟空拔根毫毛,“诞生”了无数小猴。他笑着说:“吴承恩真伟大,这么早就预言到体细胞克隆猴终将成功。”   拔根毫毛、化身千万——今天,中国科学家让神话变成了现实。这样的成功,让中国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

探讨神经科学独特的伦理-为神经科学创新者提供平台

脑电图图纸也许会读出人的意识”、“脑机接口技术可能使个人的行为被他人操纵”、“人造大脑的发明可能取代人类的角色”……这些形形色色的言论道出了人们对于神经科学的道德和伦理担忧。澎湃新闻专访了神经伦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就神经科学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2018年9月6日至7日,以“推动负责任创新

《自然—神经科学》:针灸止痛存在科学原理

     针灸能够刺激机体释放出一种减缓疼痛的化学物质     全世界有数百万人会使用针灸疗法来缓解各种各样的疼痛,然而人们一直不清楚这种远古的医术到底是如何产生疗效的。如今,对小鼠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向体内插入一根针能够激活附近的痛觉抑制受体。此外,一种促进这些受体响应的化合物能够

转基因食物或危害小鼠健康

法国卡昂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宣布,他们发现被终身喂食一种普通转基因玉米的小鼠易患上肿瘤,并且肝脏和肾脏也受到严重损害。目前,法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对转基因玉米安全性的调查。 虽然之前的安全实验已经证实在食用90天之后,这种转基因玉米对动物没有不良影响,《每日邮报》相关报道称,新的实验被认为是首次对

基因编辑-让你健康又聪明

  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对DNA链条有剪断操作,它又被形象地称为“基因剪刀”。   研究表明,智商与基因有关。   之前的研究认为,一个人越聪明,其体内基因变异就越多,但近日,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研究结论。他们以多个苏格兰家庭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遗传学分析后发现,智商越高的人,其体

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

        提起主粮,许多人想起的是水稻和小麦。其实玉米也是非常重要的主粮。对美国来说尤其如此,全世界的玉米有近一半产自美国。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作物,不仅总产量在所有作物中排第一(2009年总产量3.34亿吨),总产值也是第一(2009年总产值486.6亿美元)。   这么高的产量当然不可能都

欧盟科学家开发基因疗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过去十年中,人们对正常的大脑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机制和原则的理解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催生一系列治疗神经系统紊乱的新方法。但是目前的药理疗法只起到缓解作用。基因疗法是指将特定基因信息转移到某种病变组织和细胞,以恢复其原有正常功能。欧洲科学家正在尝试利用此方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虽然基因

手机侵蚀孩子健康-辐射破坏神经影响发育

  在大人们巴不得“关掉手机”甚至“扔掉手机”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却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近日,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75%的美国青少年拥有手机,这一数字较2004年上升30%。加拿大的统计则显示,在12―19岁之间的加拿大少年中,61%都拥有手机,不少孩子甚至

中国科学报:移动健康刚刚迈步

   每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姚志洪和他93岁的母亲,都会用智能血压仪量一量血压,通过蓝牙把数据传送到手机APP软件上,再借助3G网络传送到健康云平台。这个个性化血压管理系统,正是姚志洪努力了数年的一项成果。  在国内,像姚志洪一样,在移动健康(mHealth)研究领域努力着、实践

国际儿童日,科学检测守护儿童健康

  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这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成立的纪念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球每年仍有97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类可预防疾病。  目前越来越多的准爸爸、准妈妈会通过科学的手段,为尚未出世的宝宝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关心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澳科学用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提升牛类健康新方法

  “高大上”的基因测序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其实也可用于畜牧业——譬如说用来增加牛类的产肉和产奶效率。14日,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遗传学家们汇报了234头牛的完整DNA序列。这些“调查对象”所具有的品种内部遗传多样性,可以帮助畜牧业更好、更直接地选择健康的牛。

澳科学用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提升牛类健康新方法

  “高大上”的基因测序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其实也可用于畜牧业——譬如说用来增加牛类的产肉和产奶效率。14日,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遗传学家们汇报了234头牛的完整DNA序列。这些“调查对象”所具有的品种内部遗传多样性,可以帮助畜牧业更好、更直接地选择健康的牛。  

既胖又健康-基因手段可帮忙

  肥胖通常意味着不健康,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两者可以“兼容”。被切除了一个相关基因的实验鼠,尽管吃得多、长得胖,也仍然没有出现高血糖等症状,成为了健康的胖子。   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在学术刊物《细胞》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44名肥胖人士的情况,其中27人有胰岛素抵

夜班为何有损健康因为基因严重受损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20日刊登的一份新研究表明,睡眠不规律会对超过1000个基因造成严重破坏,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老上夜班、时差失调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英国萨里大学的德克·扬·戴克教授等人通过室内光线亮度调节,让22名受试者的睡眠—清醒周期推迟4个小时,3天后这些受试者的睡眠出现在中午,

Nat-Commun:缺乏长寿基因反而更健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当一个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基因被移除时,这种突变线虫抵抗细菌感染的时间是携带这个基因的线虫的两倍。这个称为TCER-1的基因是产生卵子和健康后代所必需的。但是,这项研究发现在繁殖阶段,这个基因的表达可能让这种线虫更容易受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