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秘保守的病毒感染机制

近年来人们发现,包括HIV、Ebola在内的许多病毒,都会利用细胞的蛋白复合体ESCRT(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 Required for Transport)为自己打开出口,以便从受感染细胞释放出去。 现在,印第安纳大学和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感染古生菌的病毒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说明挟持ESCRT是一个古老而保守的机制,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非常惊讶,因为包括植物和动物在内的真核生物,与古生菌差异非常大,古生菌细胞中甚至还没有明确的核结构。 这项研究中的古生菌是Sulfolobus solfataricus,这是一种存在于火山泉中的嗜热菌,能够在极端环境下(高温)生存。研究人员对感染该古生菌的病毒STIV进行研究,发现STIV与许多感染人类的病毒一样,都依赖宿主的ESCRT复合体来完成自己的生活周期。 研究......阅读全文

PLoS-Pathog:将HIV消灭于萌芽状态

  当新的HIV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出芽时,一种被称作蛋白酶(protease)的酶被激活从而协助HIV成熟和感染更多的细胞。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HIV感染导致的一种疾病)药物通过抑制蛋白酶控制这种疾病。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

内源性免疫反应控制HIV1病毒复制研究取得新成果

  免疫学研究领域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 1月26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研究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ANK-Binding Kinase 1 Attenuates PTAP-Dependent Retroviral Budding through

PNAS:揭秘保守的病毒感染机制

  近年来人们发现,包括HIV、Ebola在内的许多病毒,都会利用细胞的蛋白复合体ESCRT(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es Required for Transport)为自己打开出口,以便从受感染细胞释放出去。   现在,印第安纳大学和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

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新机制

  日前,《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阐述了天然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TBK1控制免疫缺陷病毒(HIV-1)复制的新机制,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病毒侵入机体时,天然免疫细胞会

什么叫HIV病毒

+1.什么是HIV病毒HIV全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所以HIV是一种病毒。当这种病毒进入人体时,首先会攻击免疫系统里的淋巴细胞,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正常人感染HIV病毒就像是在身体里预置了一个病情

HIV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

RNA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

概述HIV病毒的传播途径

  普通的接触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只有通过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的某些体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肠液、阴道分泌液、母乳),才有可能被感染。这些体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通过黏膜(直肠、阴道、口腔或者阴茎头部)、开放性的伤口或者溃疡或直接注射等渠道进入人类的血液中。

关于HIV病毒的定义介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逆转录病毒。这一病毒会攻击并逐渐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致使宿主在被感染时得不到保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且去世的人,往往死于继发感染或者癌症。而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1] 。

PNAS:揭秘HIV病毒的要害

  Duke大学的研究人员对HIV衣壳蛋白的关键区域进行了结构分析,即gp41的近膜端外部区MPER(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文章于一月十三日提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的网络版上。   为了控制HIV的传播,数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尝试开发

关于HIV病毒的来源介绍

  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来源,研究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起源于非洲中部的野生灵长类动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以分为两型:HIV-1和HIV-2,其中HIV-1和黑猩猩的免疫缺陷病毒(SIVcpz)在基因组成方面十分接近,很可能是跨种群传播给人类的。而HIV-2和乌色白眉猴的免

关于HIV病毒的危害介绍

  HIV不仅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而且给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用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HIV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及多种器官中,它可通过含HIV的体液交换或器官移植而传播。  侵蚀细胞  现已证实

关于HIV病毒的命名介绍

  1983年,巴黎巴斯德研究所专门研究逆转录病毒与癌症关系的法国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埃(Luc Montagnier)及其研究组首次从一位罹患晚期卡波西氏肉瘤的年轻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及淋巴结样品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经证实,这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巴斯德研究所将这种病毒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

HIV病毒的结构是什么

198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性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会引起至今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近1

概述HIV病毒的致病机制

  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需要通过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受体分为两类,第一受体即CD4,为主要受体,第二受体即CCR5或CXCR4等,为辅助受体。艾滋病病毒分为X4和R5两类毒株,前者通常同时利用CCR5、CXCR4和CCR3受体,而后者通常只利用CCR5受体。在疾病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毒通常分别利用CC

HIV病毒(艾滋病病毒)抗原检测介绍

  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可以同时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和HIVp24抗原,广泛用于临床。与单纯抗体检测相比,提高了准确性,尤其是对慢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100%。此外,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检测将艾滋病窗口期缩短至14~21天,有助于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不足之处是,增加了非特异性

PLoS-Pathog:首次揭示奥罗普切病毒在人细胞中的复制机制

  人们对来自病毒科Peribunyaviridae的病毒复制机制知之甚少。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它们是重要的病原体。在巴西,在病毒科Peribunyaviridae中,仅奥罗普切病毒(Oropouche virus)感染引起疾病,而导致出血热的拉克罗斯脑炎病毒(La Crosse encephal

Cell新文章:解答十年细胞生物学谜题

在10月12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称作内体蛋白分选转运装置(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s)的细胞膜塑形(membrane-sculpting)蛋白促进囊泡(vesicles)形成

关于HIV病毒的删除病毒的研究介绍

  2014年7月,美国坦普尔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主任卡迈勒·哈利利教授等研究人员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彻底将艾滋病病毒从人体细胞中删除的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学术进程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在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将一

概述HIV病毒(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方法

  艾滋病病毒检测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其他大部分病原体检测不同,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0] 。  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的主要方法包括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艾滋病病毒耐药检测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的

HIV病毒(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检测

  HIV-1/2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HIV-1/2抗体筛查方法包括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快速试验(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免疫层析等)、简单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等。补充试验方法包括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条带/线性免疫试验和快速试验)和核酸试验(定性

《自然医学》:HIV病毒抑制速度翻倍!

  《自然-医学》杂志近日上线了一篇艾滋病研究的新论文。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Jim Riley教授和哈佛大学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的Todd Allen教授合作领衔的研究团队,介绍了一种新型双特异性CAR-T细

关于HIV病毒疫苗研制的介绍

  开发艾滋病病毒疫苗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在研究HIV-1疫苗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HIV-1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广泛的多样性,随着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单一疫苗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弱,如何开发一种能够应对多种病毒变异、保持效用的疫苗,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HIV-1感染者并不能够完全清除病毒,人类缺乏与之

HIV病毒癌症免疫药物的治疗

  美国埃默里大学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部研究员Justin Harper等人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显示:利用两种癌症免疫治疗药物组合使用刺激免疫细胞,可缩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并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病毒库大小。这些发现对于寻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有重要

简述HIV病毒的形态结构介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80~140纳米,呈圆形或卵圆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其中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

关于HIV病毒的存活条件介绍

  1、存活地点  艾滋病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浓度相比其他体液要更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有很强的传染性 。  2、灭活方法  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极

HIV病毒“检测不到”,怎么回事?

感染者一般所熟知的CD4检测,是用于测量人体内每毫升内CD4细胞的数量。在反应免疫系统的CD4检测外,关心病毒在自身体内的复制情况也是必要的。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定期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病毒载量检测是通过一种叫聚合酶链锁反应(PCR)的技术完成的,英文缩写为HIV RNA,检测结果范围可以从“检

HIV病毒结构特征和致病机理

HIV病毒的结构特征: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2、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3、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

HIV病毒结构特征和致病机理

HIV病毒的结构特征: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2、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3、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

Cell:蛋白ESCRTIII拯救判处“死刑”的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组蛋白在一种被称作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的过程中,如何延缓“刽子手(executioner)”杀死受损的或被感染的细胞。他们认为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开发出药物来控制这种细胞拯救机制,那么这一发现可能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HIV病毒(艾滋病病毒)无症状期的介绍

  无症状期可能发生在急性期之后,感染者也可能没有明显的急性期症状直接进入无症状期,这个阶段持续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由于艾滋病病毒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