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eLife解答达尔文的“谜中之谜”

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将发酵茶叶和啤酒的两种酵母进行杂交,为人们揭示了杂交不育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酵母杂交之后迅速出现了多种生殖屏障,帮助划清种属之间的界限。这项研究使用了非洲人酿造啤酒的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及其近亲红茶菌(S. kombucha),红茶菌是功夫茶的常见成分。 上述两种酵母都属于裂殖酵母,而且DNA水平上的相似度达到了99.5%,但它们的杂交后代往往是不育的。Dr. Sarah Zanders领导研究团队找到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将这一成果发表在本月的eLife杂志上。 研究显示,酵母杂交能够形成可存活的二倍体。这样的二倍体有能力完成减数分裂,但它们很难生成有活力的配子。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不育现象的快速出现有两个主要的原因。首先,基因组重排限制了杂交后代,使其较难拥有一套完整的基因。其次,有三个减数分裂驱动基因,严重降低......阅读全文

【盘点】衰老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为什么会变老?对于人类来说,如何才能长生不老真的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到2050年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年龄将超过60岁。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神经网络与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

  大脑神经系统与机体代谢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神经元传递的信号能够调控机体的各类代谢活动的强度,而代谢特征的改变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针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Science:鉴定出暴食神经元  doi:10.1126/

模式动物研究进展

  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领域中,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建立人类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对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解答特定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及新药研发等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模式动物在基因水平以及体内微生物组成等方面都与人类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而疾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2016年版的《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今天(12月19日)公布了,这是《自然》选出的在今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今年的名单突显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天文学,生殖生物学和少数族裔在科学领域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ichard Monastersky,《自然》的特写编辑表示,“

模式动物研究进展

  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领域中,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建立人类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对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解答特定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及新药研发等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模式动物在基因水平以及体内微生物组成等方面都与人类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而疾

抗生素与我们的生活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费莱明首次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青霉素,从此进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作为一线药用抗生素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大大降低了由于伤口处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死亡几率,因此名声大噪的“神药”青霉素的价格曾一度比黄金还要昂贵。此

你知道最早的有花植物昆虫传粉是什么时候么?

  人类的大部分食物来自被子植物(开花植物),而90%以上的被子植物需要昆虫授粉。如此重要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地球上出现的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的新发现,为最早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于11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最早的有花植物昆虫传粉证据

  人类的大部分食物来自被子植物(开花植物),而90%以上的被子植物需要昆虫授粉。如此重要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地球上出现的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缅甸琥珀中的新发现,为最早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于11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生物大分子起源的悖论——“鸡”与“蛋”之争

  在细胞进化过程中,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先有复制还是先有代谢?这些依然是生命起源中的未解之谜。在生物个体水平,亦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或是先有‘雌’的还是先有‘雄’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现代科学无法解答的悖论,但我们岂可一避了之?  1. 蛋白质与核酸之比较 

转基因栽培稻基因漂移是否会带来环境生物安全影响?

  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可以渐渗到作物的野生近缘种, 由此而导致的环境风险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 有3个关键因素可以决定环境风险的程度: 特定空间距离的转基因漂移频率, 转基因在野生近缘种中的表达水平, 以及转基因为野生近缘种群体带来的适合度效应.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生

“人造生命”诞生引争议 科学家被指“扮演上帝”

  一项实验结果立即引起全球的关注。有人认为它预示着生命科学可能进入新纪元,也有一些严厉的批评者指责实验的操纵者“想扮演上帝的角色”。  总有人试图解答生命的起源。如今,这个星球上信仰上帝的人们,或是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可能遭遇一个突然“闯入”的强敌。  2010年5月21日,《科学》杂志报告了世界

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钴/氧化钴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电催化还原CO2为液体燃料01  1、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  将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电还原为碳氢燃料,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化石原料的清洁能源策略,并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关键瓶颈问题是将二氧化

于军:基因组学的未解之谜

  DNA测序技术使我们几乎可以肆无忌惮地获取任何物种和其群体的遗传信息。我们同时也要思考:生物学,尤其是基因组学,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新学科分支(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等),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平台化和规模化,比如高性能计算和规模化生物学数据获取。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0日,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与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召开“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会”,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独立或合作取得的7项重大科学成果入选,包括: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开创煤制烯烃新捷径;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

NIBS杜立林组在酵母中发现违反孟德尔定律的自私基因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指出二倍体中位于基因组同一位置的一对等位基因会以1:1的比例进入单倍体的配子中。有些自私基因违反这一定律,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从而在杂合二倍体形成的配子中以超过50%的频率出现。然而目前已经发现的这类自私基因的数目十分有限,并且在分子水平上被鉴定的更是寥寥无几

关于骨骼的最新研究进展

  【1】eLife:"信使"细胞能够促进骨骼愈合  DOI: 10.7554/eLife.40715  骨骼如何愈合,它们怎么能愈合得更好?根据最近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USC干细胞研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于新发现的"信使"细胞群。在这项研究中,第一作者

混种交配:改变人类基因 影响人类进化

   关于人类的进化史,一直谜雾重重。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当现代人第一次离开非洲大陆后,他们曾经与尼安德特人进行混种交配,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基因,并提高了人类的免疫力。正是由于混种交配,人类才成功进化存活至今,而人类的文化也才得以发展进步。然而,由于目前尚无法对远古时代人类的基因进行分析,因此很

Western Blot实验技术详解和常见问题解答

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是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进行检测。对已知表达蛋白,可用相应抗体作为一抗进行检测,对新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通过融合部分的抗体检测。一、原理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

破解谜团:B淋巴细胞发现50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麦克斯·库珀在明尼苏达大学罗伯特·古德的实验室。图片来自:US Natl Lib. Medicine  1963年,麦克斯·戴尔·库珀(Max Dale Cooper)加入了明尼苏达大学的罗伯特·古德(Robert Good)的实验室。在当时,免疫学界有两大阵营,他们互相看不

用化学常识解释转基因

  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经常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如今喜欢看书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年龄,大家多数是60后、50后,少数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化

Cell封面:为什么进食成瘾?光遗传学告诉你!

  上世纪60年代,世界免疫学界形成了两个水火不容的阵营,只有对抗,没有团结可言了。当时免疫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脊椎动物究竟通过何种方式为每一种病原体量身定制特异性的防御机制,而且这种特异性防御的多样性几乎没有上限。  1963年,年轻的科学家麦克斯•戴尔•库珀加入了明尼苏达大学的罗伯特•古德的

葛颂研究组在植物物种形成研究中获进展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核心议题,曾被达尔文称为“谜中之谜”。目前,自然选择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但对自然选择在物种形成中如何发生作用仍缺乏足够的研究。“平行物种形成”是指决定新种形成的生殖隔离机制在相似的生境中多次独立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物种形成模式,也是自然选择导致物种形成最强有力

达尔文诞辰Nature发表重要测序成果

  达尔文雀(Darwin's finches)是指一群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和科科斯群岛的近缘雀鸟物种,因为栖息地不同它们演化出了多样化的喙和行为。这些雀鸟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有力支持,一直是物种形成和适应性进化的经典范例。  在达尔文诞辰206周年之际,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达尔文雀的大规模

这一年,待解的谜题一箩筐

  虽然科技的突飞猛进大大深化了人类的科学认知,为人们阐明了一个又一个真相,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依然有太多谜题待解。  2018年,我们探寻了巨石阵和纳斯卡线条隐藏的秘密;深挖了尼安德特人灭绝和宁武万年冰洞形成的种种可能;梳理了蜥脚类恐龙长成“巨无霸”和斑马“条纹控”背后的因由……这一年,一

Science:外显子组测序让“生命密码”解读更容易

        简单来说,外显子组就是遗传代码中蛋白质编码的组分,占整个基因组的1%-2%。测序仪每跑一次仅能读取一定数量的碱基,但通过测序外显子组,研究人员能更快地生成更多的碱基。与全基因组相比,它也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好的分

小分子RNA

RNA一度被认为仅仅是DNA和蛋白质之间的“过渡”,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清楚的表明,RNA在生命的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远比我们早前设想的更为重要。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的发现使得人们对RNA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因为可以简化/替代基因敲除而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

培育人猿混合体,让猪长人类肝脏:你能接受哪一种?

  生物医学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不仅证实了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存在“延续性”,而且进行相关研究的目的很明确——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目前研究者正致力于在动物体内培养肾脏、肝脏等器官。研究者试图找出哪一物种的遗传指纹足够接近智人的遗传指纹,进而被人类受体的免疫系统接纳,同时也能代替受体的受损器官发挥功能

昆明动物所在异源四倍鲫鲤品系遗传特性研究中获进展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倍化植物,在有花植物中,大约70%都是多倍体。而在现生脊椎动物中仅有部分鱼类和两爬中存在多倍体现象。为何多倍体脊椎动物数目远比多倍体植物较少至今仍是谜。  为了探讨这一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和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分别发挥他们在基因组进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6

    一、小鼠突变品系   1.AKR/J-nustr:(1)遗传背景:①起源:从1925年到1936年,Furth 从宾夕法尼亚州的Norristown一位商人处获得“淋巴瘤病”原种,继而选择培育成为白血病高发品系,然后又引到了洛克菲勒研究所(Rockerdller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