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14 10:03 原文链接: 《科学》报道南京古生物所“植物庞贝城”研究成果

  “火山灰中浮现远古陆地”(Primeval Land Rises From the Ashes)——5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以此为题,在“新闻聚焦”栏目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植物庞贝城”的研究成果。

  2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南京古生物所王军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内蒙古二叠纪植物庞贝的发现及其对华夏区陆地景观的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区系意义”研究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科学》杂志记者Mara Hvistendahl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围绕“中国乌达”、“天堂的遗失和发现”、“与时间赛跑”等主题,记者用流畅诙谐的语言,从大众科普的角度再现了王军课题组对植物庞贝城艰苦漫长的探索和抢救性的研究保护过程。另外,记者通过采访美国、捷克等国际相关的古植物专家,对比欧美国家发现的此类原位埋藏的植物群落。文章给予内蒙古植物庞贝城的发现意义和研究成果以极高的评价,并期待着新的研究成果。

  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82/662.full.pdf

相关文章

务实创新,成就客户!国仪量子助力445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

2016年,秉承“为国造仪”的使命与初心,国仪量子团队将先进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应用于高端科学仪器开发,致力于帮助客户更高效地推动技术的发展,探索并创造人类的未来。七年多来,国仪量子陆续研制并发布了电子......

我国3项研究成果同日登上《自然》杂志

北京时间6月14日,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液态金属用于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武汉大学教授何光存为通讯作者的《三蛋白互作自我调节寄主植物抗虫性》,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国田团队博士研究生沙干、孙鹏为......

寒武纪动物大爆发之前夜发生了什么?

6月2日,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李四光大讲堂”第二讲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肖书海应邀以“寒武纪动物大爆发之前夜”为主......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一项研究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

珊瑚个体变小适应晚古生代大冰期陆源碎屑输入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要乐等人通过系统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大冰期起始时期陆源碎屑输入与造礁珊瑚个体大小变化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5月24日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当今......

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一支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历经五次生物大绝灭古生物“海豆芽”研究解密

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团队通过对5.2亿年以来的舌形贝腕足动物壳体进行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包括固着、黏附、群居和......

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如始祖鸟、北京猿人等关键化石的发现都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观测分析手段,诸如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技术以及大数据和自动识......

《系统古生物》英国中侏罗世异兽化石研究获阶段性成果

三类贼兽左侧上下齿列对比,其中E-F齿列中的牙齿曾经归入四个属种。(课题组供图)近日,《系统古生物》期刊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合作学术......

可曾想过4.38亿年前我国长江流域曾是一片汪洋!

沧海变桑田,古生物学家找到“实锤”。通过研究全国范围内志留系浅海红层中的古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化石印证了在距今约4.38亿年的志留纪早期,我国长江流域曾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