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DNA Origami-Based Gene Editing System for Efficient Gene Therapy in Vivo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基因编辑作为一类定点的核酸操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有望发展成为一类高效的基因治疗药物。然而,如何获得有效且安全的基因编辑递送系统颇为关键。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可基于碱基互补配对,经自组装形成具有特定尺寸和形貌的纳米结构。DNA纳米结构具有优异的结构可设计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可控装载和智能递送核酸和蛋白等生物大分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丁宝全课题组在利用核酸纳米载体递送基因治疗药物领域获得了一系列进展,由此而发展的基于核酸化学修饰与可控自组装的药物递送系统有望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该团队提出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的概念。研究将靶向性核酸适配体(aptamer)、内涵体逃逸肽(HA)和富含PAM位点的核酸序列精确定位组装到同一个DNA折纸结构上;进一步,末端延伸的sgRNA和Cas9蛋白相结合所形成的基因编辑复合物,能够被高效地招募和组装到核酸纳米载体上;在含有二硫键的核酸分子锁的作用下,组装得到基于DNA纳米机器的基因编辑递送系统。在核酸适配体的精确引导下,该类DNA纳米机器能够靶向识别并被内化进入肿瘤细胞,进而在内涵体逃逸肽和谷胱甘肽的作用下得以开启核酸结构,最后经RNase H酶的辅助下高效释放基因编辑复合物。小鼠活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基于DNA纳米机器的基因编辑递送系统表现出优异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对活体肿瘤产生显著的基因编辑和治疗效果。该研究基于核酸自组装机制,利用组装结构对生物环境内标志分子的响应性,实现了对基因编辑系统的智能递送,为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实现活体水平的精准基因治疗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研究员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emforEff......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研究员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emforEff......
近日,忻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PCR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处置规程》。2023年10月13日发布,2023年12月13日开始实施。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PCR实验室医疗废物处置的术语和定义、处置程序、技......
真菌感染会对人类、动物和植物构成威胁,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HHU)等机构的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阐明了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有望促进新型抗真菌药物......
细胞外基质(ECM)刚性是影响多种生物过程的重要机械线索。然而,对刚性传感的分子机制的理解受到当前细胞力测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和力灵敏度的限制。2023年10月5日,武汉大学刘郑团队在NatureMet......
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调控在生命个体抵御外源入侵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Argonaute(Ago)蛋白是存在于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蛋白。它为非编码小RNA提供锚位点,达到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翻译......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与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新方法,可同时分析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标志物,改变了对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检测,从而让临床医生收集到有关患者疾病的更多信息。研究成果25日发表......
体细胞突变是肿瘤发生的标志,可用于癌症的无创诊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绘制细胞游离DNA单分子全基因组突变图谱,用于癌症无创检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