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0 22:23 原文链接: 痘苗病毒DNA提取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纯化的痘苗病毒

试剂、试剂盒 Tris•Cl 溶液SDS蔗糖溶液 蛋白酶 K用 50 mmol/L Tris • Cl 溶液平衡的苯酚1:1苯酚氯仿1 mol/L 乙酸钠乙醇

仪器、耗材 分光光度计Sorvall 离心机

实验步骤

1. 在 260 nm 处确定纯化的疸苗病毒的光密度,将 20 个光密度单位的病毒(见「痘苗病毒纯化实验」 步骤 24)加入到 50 mmol/L pH 7.8 的 Tris • Cl 缓冲液中,终体积为 1.2 ml。


2. 将以下溶液加到病毒悬液中(终体积为 2 ml):

0. 1 ml 1 mol/L pH 7.8 的 Tris • Cl

0.1 ml 10% SDS

0.2 ml 60% 蔗糖溶液

0.4 ml 10 mg/ml 蛋白酶 K

37℃ 温育 4 h。


3. 用苯酚抽提 2 次,每次加入等体积的平衡苯酚,摇动离心管轻轻混匀,室温,300 g 离心 10 min,用去掉头部的枪头将上层水相吸出保留。


4. 用步骤 3 所述的方法,再用 1:1 的苯酚氯仿抽提 1 次。


5. 加入 1/10 体积的 1 mol/L pH 7.0 的乙酸钠和 2.5 体积的 100% 乙醇。轻轻混匀,并在 -20℃ 冷冻几个小时。


6. 以最大的速度 4℃ 微量离心 10 min,吸弃上清。


7. 用 95% 乙醇清洗沉淀 2 次,每次加入乙醇后以最大速度微量离心,吸出上清。空气干燥后用 100 μl 的水溶解。


8. 制备稀释液(仅取一小部分),用 A260 测定 DNA 浓度。

 

注意事项

在本操作中不要涡旋 DNA。因为痘苗病毒的基因组很大,如果想得到完整长度的 DNA(如用于限制酶切分析)就必须小心操作,以免剪切 DNA。


相关文章

齐心奋进新时代科技放飞梦想——科技馆里的思政课

7月22日晚间,航天英雄、中国首飞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英雄航天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400余名北京市中小学生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齐聚中国科技馆,共同参加由中国科技馆联合中国......

黄荷凤院士:最好的预防从生命源头开始

DNA究竟携带着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释复杂的生命活动现象?5月26日,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从理论到实验,再到临床......

死神的无声低语:英国在人类遗址中发现四千年前鼠疫DNA

在一项重大发现中,来自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牛津大学、莱文斯地方历史小组以及韦尔斯和门迪普博物馆合作,发现了迄今为止英国最古老的鼠疫证据。该小组在萨默塞特和坎布里亚的人类遗骸中发现了三个4......

超强DNA修复让弓头鲸远离癌症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2日报道,弓头鲸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哺乳动物,很少受癌症的影响。美国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弓头鲸的细胞似乎能比人类或小鼠的细胞更快速有效地修复DNA,这或许可解释为什么它......

全国首个DNA存储领域预训练大模型“ChatDNA”发布

近年来,DNA和人工智能一直都是科技发展的热门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之间便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例如,DNA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研究特定基因组的变异和功能。科学家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分析......

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准确定位人类基因组中的特定碱基对

来自南加州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在人类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DNA碱基对。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人口和公共卫生科学助理教授StevenGazal博士正在执行一项任务,回答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尽管......

DNA数据存储系统使用微胶囊来减少错误和损失

未来的数据中心可能会取消硬盘库,转而使用大自然已经使用了数十亿年的存储介质--DNA。在使之成为现实的一个重要步骤中,科学家们已经创建了一个使用微胶囊读取和组织文件的新系统。像人类建造的许多东西一样,......

下一级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不再需要病毒帮助

事实证明,改性病毒是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材料送入细胞核的便捷方式--但它们价格昂贵,难以扩展,而且有潜在毒性。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种非病毒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大多数人都听说......

基因组“暗物质”挑战遗传学中心法则?

1953年,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57年,弗朗西斯·克里克进一步提出了经典的遗传学中心法则,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科学家对于非编码RNA的认知极大丰富......

我国科学家发现DNA柔性的奥秘,有助于抗体药物研发

4月24日,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的一篇合作研究论文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篇文章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孟飞龙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的叶菱秀研究组联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