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4 16:56 原文链接: 5900元“100%名校录取”,高考志愿也有利可图?

女儿高考出分了,但是志愿不会报。

都说填志愿是人生“第二次高考”,红霞一急之下,向志愿填报服务公司付费5900元,对方保证“100%被高校录取”。虽然这笔钱让她感到“肉疼”,但为了女儿的将来,她忍了。

交钱购买志愿填报服务后,红霞发现,志愿填报服务公司所谓的“100%被高校录取”,不过是再保守不过的方案,保证了录取,却忽略了就业方向和考生兴趣。

“若按志愿方案报考,女儿的考分或高出录取分不少,或将来从事不符合自身兴趣的职业。”

这还不如她自己两年来所做的“功课”——翻阅了两本学校发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按照全省排名、上下浮动30名——得出的结论精准。

红霞意识到自己掉入一个“不赔钱的买卖”当中。一气之下,她将这份有着甲方、乙方签名、盖章的高考填报协议书扔进了垃圾桶。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考生填报志愿也马不停蹄地进入冲锋阶段。

无数个家庭跟红霞一样,遇到了专业选择的困惑。网络上,也瞬时涌现出一批指导志愿填报的大V。何其难背后,暴露的是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危机。

“12年学习、2天高考、2小时定志愿”是常态

“我们学校是有职业规划课的。”谈及职业规划教育,大部分人的印象和福建省某中学教师姜言类似。这门课程由心理或德育教师讲授,主要解决的是新高考“3+1+2”改革下如何选科的问题。

所幸的是,即便是姜言所在的农村中学,职业规划课也终于开设了。遗憾的是,课程效果极其有限,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乏脱离实际、用主观意愿去规划行动的行为。

而在所谓职业规划课的掩盖下,“12年学习、2天高考、2小时定志愿”依然是全国大部分考生、家长的常态。出分后,考生、家长不是依据个性、兴趣理性填报志愿,而是四处打听哪所高校好、哪个专业热门,盲目填报志愿。2021年,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对1054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成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未达满意。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到来,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3+3”模式(第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任选三门)、“3+1+2”模式(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历史任选一门,2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任选两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招生,使得职业规划前置。

游戏规则的更改,促使原来只在学业终止前做职业规划的人们回过头来关注,却发现过程中的职业规划“一片缺失”。

不能把中小学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简单归于零,起码幼儿园时经常被问到“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就是一种简单的职业规划教育。但显然,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深度仍不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职业规划培养学生四方面的能力——认知自我能力,帮助学生搞清个性和兴趣,不至于报考时陷入迷茫;识别能力,在经济、教育、就业等众多因素牵引中,不受谣言、不准确信息误导,进行独立思考;决策能力,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发展,而不是被家长、教师决策、规划;执行能力,保证学生在脱离家长、教师管理后,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至于沉迷游戏。“‘四个能力’也是一个人成为合格社会人的能力。”

就目前中学开展的职业规划课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为中小学生提供多样性的生活体验。“因为自我认知是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设立一个学生需要拥有的自我认知,而是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建立认知、感受,据此进行职业选择。”

2018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必修课程,要求所有学习都必须学习、参加。职业体验被列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之一。

志愿填报为何变成一门生意

从苹果园里摘取最大的苹果,条件是从苹果园的这头走到另一头,只许挑选一次。大多数人难以实现。同理,建立自我认知、兴趣挖掘,也不是一蹴而就。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在中小学开多少职业规划课,而是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要发生改变。”有专家这样告诉《中国科学报》。

美国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依次建立了职业启蒙—职业了解—职业探索—职业选择的体系。以小学、初中为例,小学阶段将两万多种不同的职业归纳为15个职业系统,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培养职业意识;初中阶段通过对农业、商业、通信、建筑等门类的一般职业训练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按兴趣、爱好、特点尝试选择职业。

类似这样的做法,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然而,在中国,中小学要开展这样的教育却仍旧艰难。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意味着,要认识和发展自身个性和兴趣。而按分数选拔的评价体系,并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围绕着升学科目进行,这就导致了学校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家庭担心关注个性和兴趣发展会影响学业。”熊丙奇说。

评价标准单一,滋生了整齐划一的群体。

据介绍,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多元评价体系。例如,日本有四类考试保障学生进入大学,且很多国家的升学考试多为验证而非选拔。

在多元评价标准下,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者,可以多学,对数学不感兴趣者,可学难度低的数学,其选择并不会影响升学。

而在单一的评价标准下,少有中小学校长敢冒着升学率、中考或高考成绩下降的风险,大力发展职业规划教育。

由于在教育上得不到解决,无怪乎会出现像红霞遭遇的、将志愿填报变成一门生意了。

开课要解决三大问题——师资、课程、价值理念

在一次调研中,姜言参观福州、厦门等地的示范中学。“厦门某中学,邀请厦大研究生为中学生上建筑、医学、航空、美学课;福州某中学邀请家长为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她兴奋地向《中国科学报》介绍道。

这些从国外基础教育搬来的经验,大概是中国土壤上最容易“落地生根”的舶来品。

姜言眼中理想的职业规划教育也是“体验式”。但农村中学的现状——不可能请到各行业的家长作分享,也不大可能请名校学生——又把她拉回了现实。

梦想还是要有的,在梦想照进现实的路上,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师资、课程、价值理念。

熊丙奇指出,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缺少专业的师资。很多中小学安排心理或德育教师授课,但心理教师通常关注学生的兴趣、性格、心理健康,显然不是职业规划;德育教师的讲授告诉学生该干什么,通常有说教意味,跟学生个性、兴趣发展相悖。“职业规划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培养‘四个能力’,教师必须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规划、要求不断完善。”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还缺少课程体系建设。包括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介绍,课后与学生进行现场活动交流,校外的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最终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在熊丙奇看来,这实际上与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连在一起。新高考改革要求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德智体美劳需要相应的空间,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要有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要让学生了解职业。

“其中的问题是,有的中学并不愿意给学生空间,学校认为挤占学习时间,要求学生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家长反对,认为这是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学校、家长考虑安全因素,更愿意学生待在教室。”熊丙奇说。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有专家建议强化生活体验。“生活体验不仅来自企业,也应来自农场、街区、山川、湖泊,这是学生做职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固然会影响认知,但是不同地区客观上对职业的选择也会有所影响,人为设置主观因素反而有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此外,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还遭遇价值理念的冲突。熊丙奇表示,很多中学把学生考取北大、清华作为重要的办学评价标准。“一旦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后,学生有了主见,不想去北大、清华而想去另一所学校,学校就会认为进行了职业规划教育反而坏事。”

尽管障碍重重,熊丙奇表示,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聊胜于无,“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学生有了主见,家长的思想价值观念逐渐发生转变,才能实现职业规划教育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部、从表面到深入,最终逐渐做到重视学生个性、兴趣”。

寻找兴趣并非一个激进的过程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大学与中学的割裂是显见的。无论是在招生咨询会、校园开放日,还是大学先修课上,很少有大学会告诉考生、家长,“你不适合我们学校”。

“大学引导学生职业规划,自身理念很重要。大学要关注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就必须引导中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为此大学首先要办出特色,有非常吻合的育人标准,而不是一味地抢高分生源。”熊丙奇说。

为什么大学在招生入口无力发挥职业规划的引导作用?

除了大学自身的“千校一面”问题,有专家指出,这与我国评价标准单一有莫大关系。如果评价标准多元,教师必然也会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生不必担心考不上一所好大学,而是有了多对多的选择。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看来,寻找兴趣并不是一个激进的过程。高中、大学二三年级、研究生、步入社会,每一次分流都带来一次兴趣的自审,找不到兴趣的个体只会在分流中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

5900元“100%名校录取”,高考志愿也有利可图?

女儿高考出分了,但是志愿不会报。都说填志愿是人生“第二次高考”,红霞一急之下,向志愿填报服务公司付费5900元,对方保证“100%被高校录取”。虽然这笔钱让她感到“肉疼”,但为了女儿的将来,她忍了。交......

5900元“100%名校录取”,高考志愿也有利可图?

女儿高考出分了,但是志愿不会报。都说填志愿是人生“第二次高考”,红霞一急之下,向志愿填报服务公司付费5900元,对方保证“100%被高校录取”。虽然这笔钱让她感到“肉疼”,但为了女儿的将来,她忍了。交......

再添八省新高考改革接近全覆盖|教育观察

6月27日,河南、陕西、山西、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八地先后宣布,将于本届新高一起,启动3+1+2新高考综合改革。自2014年试点以来,全国已有四批21个省(区)参与新高考,此次第五批加入后......

报考大学这几个高频词,你不能不知道

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陆续开启,本科专业的设置与录取计划发生了一些变化。教育部数据显示,有31种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多地公布2022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西藏2022年高考分数线公布 山东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公布今天(25日)下午,山东召开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山东省今年夏季高考分数线划定情况:1.普通类:特殊类型......

高考成绩陆续发布,这些志愿填报陷阱要当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88.shtm近期,各地陆续发布2022年高考成绩,并启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地各......

教育部发布预警: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阱

近期,各地将陆续发布2022年高考成绩,并启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积极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咨询等公共服务,深入实施“2022高考护航行动”。——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

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今年新增了31种本科专业

眼下,高考阅卷工作接近尾声,明天起各地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对考生来说,即将进入志愿填报的关键时期。据了解,今年各高校在专业种类、培养趋势、复合人才特殊需求、办学体制、技术技能培养等几方面体现了新的特点......

北京市高考评卷工作预计24日结束

昨天(17日)下午,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2022年北京市高考评卷相关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高考评卷工作预计6月24日结束,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中午前发布,同时还将发布各批次录取最低......

志愿填报不要一味追求“分数最大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面临的新一轮“考试”。一些地区能填报的志愿数量超过100个;一些高校新增了本科专业;一些专业设置了选考科目的要求……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填好志愿,要......